|
杂史 》 清王朝绝密档案:权臣回忆录 》
一、坚毅果敢的少数派(2)
唐博 Tang Bo
尾大不掉的形势十分严峻,浩大的军费开支也让朝廷头痛。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借口将其撤除。但他们手里军队太多,一旦仓促操作,必然导致严重后果,怎么办呢?皇上似乎选择了安抚三藩,等待时机。
机遇总是垂青真的高手。那是一个盛夏的早晨。天还不亮,我就穿好朝服,坐着兵部配备的轿子赶往乾清门。今天,皇上要御门听政,据说有要事将与群臣商议。
朝会开始了,皇上拿出两封书信,让太监念给大臣们听。原来,这年三月,尚可喜提出要告老还乡,由儿子尚之信继任平南王,年轻气盛的皇上当时给尚可喜发了一份上谕,准许他归隐辽东,但必须全家皆走,并交出平南王印信和兵权。可以看出,老谋深算的尚可喜能够做出这样的举动,纯粹是摆出姿态,希望缓和与朝廷的矛盾,确保子孙的安全。然而,四个月过去了,尚可喜并没有给皇上回信儿,因此,这件事似乎没有完。
太监念的两封信,是吴三桂和耿精忠写的,他们也要告老还乡,让朝廷定夺。显然,这俩王爷看到皇上要撤平南王的藩,也摆出撂挑子的姿态,探探朝廷的底细,试试皇上的勇气。也许年仅二十岁的皇上,对这样的阵势有些一筹莫展。所以,他要臣子们出出主意。
户部尚书米思翰、刑部尚书莫洛首先发言,坚决主张撤藩,认为三藩为国家心腹大患,早就该撤,现在他们主动辞职,正好可以借机撤之。我深以为然,马上也站出来支持。
这次,我成了不折不扣的少数派,图海、索额图等重臣纷纷表示反对撤藩,他们担心一旦撤藩,会导致三藩同时造反,朝廷目前无力应付,恐怕会直接危及大清江山。反对撤藩的大臣占绝对多数。
米思翰、莫洛和我都默不做声,我们的处境很被动。但我也在想:早在西汉中叶,诸侯王就成为朝廷尾大不掉的心腹之患,诸侯王造反是迟早的事情。当时有人就主张削藩,虽然激起了七国之乱,但朝廷很快将其平定,反而加快了削藩的步伐,使得诸侯王对于朝廷的威胁迅速被削减到最小程度。今天的形势跟七国之乱几乎如出一辙。三藩的造反是迟早的事,为了朝廷的安危,三藩必须撤除,早撤,会导致他们早反,但祸患小;晚撤,他们造反也会迟些,但祸患更大。孰轻孰重,我想皇上自会掂量。
这次御门听政,大臣们把自己的观点拿出来晒了一下。皇上没有表态,而是让议政大臣会同兵部、户部尚书,以及九卿科道等大臣再做讨论。
次日,议政王大臣会议如期召开。米思翰和我为一方,索额图、图海为一方,展开了激烈辩论,最后谁也没有说服对方。正在我们唇枪舌剑之时,皇上驾到。
他带来了一份圣旨。圣旨宣布:批准吴三桂和耿精忠的辞职报告,三藩同撤。皇上的理由跟我的所想几乎一模一样:“三桂等蓄谋久,不早除之,将养痈成患。今日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先发。”
这是一个冒着极大政治风险的决定,是一个怀着极大勇气的决定。没有想到,皇上原来已经拿定了主意。我很庆幸,我通过自己的分析,没有站错队。不管皇上的决策是否正确,我坚信:自己站在皇上一边,没有错。于是,我更加坚决地支持皇上的决断,并在兵部发布命令,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准备。
吴三桂果然反了,耿精忠也反了,尚之信裹胁着老父亲尚可喜也反了。吴三桂甚至还穿上被他丢弃了三十年的明朝将军盔甲,跑到被他绞死的南明永历皇帝坟前大哭一场,誓师反清,真是一幕闹剧!
然而,南方的省份显然准备不足,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一月,吴三桂举兵。其后的两年,战火一下子遍布南方数剩几个月的工夫,叛军已经打到洞庭湖畔,长江以南的四川、贵州、湖南、江西、广西,几乎全境沦陷,北方的陕西、内蒙古也出现叛乱,甚至连京城,也有人号称“朱三太子”,掀起反清复明的事端。形势万分紧急。索额图等一些大臣认为,是主张撤藩的大臣导致了目前这个局面,所以应该诛杀这些大臣。尽管我料到吴三桂会造反,但没想到叛军的势头竟然如此迅猛,八旗将士竟然如此不堪一击。索额图此言一出,我心里立即就凉了半截,看来真要为大清江山献身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序 | 多尔衮简历 | 一、丧父殉母的少年贝勒 | 二、屡立战功的青年才俊(1) | 二、屡立战功的青年才俊(2) | 三、定策建勋的盛年统帅(1) | 三、定策建勋的盛年统帅(2) | 三、定策建勋的盛年统帅(3) | 四、摄政天下的中年亲王(1) | 四、摄政天下的中年亲王(2) | 四、摄政天下的中年亲王(3) | 悬案发布会:我与太后的是非真相(1) | 悬案发布会:我与太后的是非真相(2) | 范文程简历 | 一、从书生到奴隶,从奴隶到书生(1) | 一、从书生到奴隶,从奴隶到书生(2) | 二、皇太极时代,走上权臣之路(1) | 二、皇太极时代,走上权臣之路(2) | 二、皇太极时代,走上权臣之路(3) | 三、明清鼎革时代的最高参谋长(1) | 三、明清鼎革时代的最高参谋长(2) | 三、明清鼎革时代的最高参谋长(3) | 四、我的议政生涯——风烛残年的荣誉流水账(1) | 四、我的议政生涯——风烛残年的荣誉流水账(2) | |
| 第 I [II] [I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