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萧乾夫人文洁若深情回忆:俩老头儿——巴金与萧乾   》 三 被文艺女神抛弃(4)      文洁若 Wen Jiere

  1937年5月,胡老板、萧乾用公费赴雁荡山一游,编辑部的同事们都羡慕地说,这是个美差,老板是在犒赏他。
  卢沟桥事变发生后,报馆曾派萧乾飞到北平,随同记者团到宛平去采访。八·一三发生了,他又跑过几趟闸北和大场,还在外滩目睹中国飞机轰炸日本旗舰“出云号”的情况。
  租界里也落过两颗炸弹,一颗落在大世界前边,另一颗掉在先施公司后身。萧乾亲眼看到卡车上堆满鲜血淋漓的尸首,擦身而过。
  萧乾一连给正在东京留学的“小叶子”发了三封电报。她好容易找到船位,旋即返沪。
  10月,日本在东京设立帝国大本营,把战争指挥权集中在天皇裕仁直接指挥的陆海军将领手里。当时我正在北京东单头条的日本小学校读四年级。日本军国主义者错误地估计了形势。他们原以为,占领全中国易如反掌。到1940年3月我小学毕业时,日本侵略者已经在北平创立了男女中学各两座,小学(那时已改名“国民学校”,战后又改回来)数座。在国内吃不上饭的日本贫民,携家带口拥到中国的沦陷区来,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后,才一轮船、一轮船地把他们遣送回本国。
  1953年在人民文学出版社担任过总编室主任的郑效洵曾对我说,在旧社会,毕业就是失业,像萧乾这样,还没毕业就定好工作,很不简单。
  然而1937年开战后,《大公报》从十六版缩成四版,萧乾被老板解雇了,他只好带着“小叶子”加入逃难的队伍。辗转来到武汉,恰巧杨振声和沈从文也从北平逃到武汉。那时他们正在编一套中小学教科书,杨振声让萧乾也帮助编,叫小两口子搬进了五福堂——他们在珞珈山脚下租的房子。萧乾相信,杨振声这个时期以编教科书的名义给他的待遇,实际上是个人掏的腰包。一行人转道长沙、湘西沅陵,1938年初抵昆明。随后,由于许多读者写信要求《文艺》复刊,胡老板写信给萧乾,要他从昆明遥编。不过,遥编的《文艺》有时半版,有时仅仅两三栏,不啻是不定形的报屁股,他干得不起劲。这时,萧乾在福州英华学校执教期间结识的曹维廉到新四军去了。延安抗敌协会寄来了一封信,邀请萧乾等人到延安去。“小叶子”跟他认真商量赴延安的问题。有人吓唬他们说,一路关卡比比皆是,一旦被扣留,就得蹲集中营,上老虎凳,灌肥皂水。萧乾十六岁上因CY的问题被关进报房胡同的拘留所那次,曾饱尝皮肉之苦。少年血气方刚,顽强地挺过来了。然而自从1929年考入燕大国文专修班后,他就开始靠脑力劳动糊口,变得娇嫩了,脱离了十一岁进地毯房就开始的体力劳动,失去了早年风里来雨里去,与天地拼搏的大自然之子那份坚韧皮实。正因为如此,1928年就入党的、党的好女儿杨刚未能促使他读革命理论的书籍。
  当然,他没在对革命怀着满腔热情的“小叶子”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当胡老板打电报给他,要他启程赴港,筹办《大公报》香港版时,他欣喜不已,弄得“小叶子”怫然不悦。
  在香港,萧乾干的还是老行当:编《文艺》,并负责一个娱乐性刊物。
  《文艺》是在1938年8月13日出刊的。萧乾在第一期上向读者交代了方针。他申明:“《文艺》过去从不登萎靡文章。现在仅仅那样就不够了,我们要把文章变成信念和力量。”
  接着,他表示希望保持该刊固有的全面推动文艺的做法,提出不必局限于战争题材。因为对抗战而言,后方也一样重要。为此,《文艺》曾出过《我们的大后方》和《不打仗的作家们干什么》等特辑。
  这个时期,《文艺》刊登了有分量的作品:《囚绿记》(陆蠡)、《小山岗上》(李辉英)、《夜哨》(芦焚)、长诗《我站在地球中央》(杨刚)、《退到后方的人》(艾芜)、长诗《成渝路上》(老舍)、《在轰炸中过日子》、独幕剧《女国士》(落华生)、中篇连载《湘西》(沈从文)、《跳动在历史过程中》(杨朔)、《追记一页》(茅盾)。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中国工人出版社
一 昨日当我年少时(1)一 昨日当我年少时(2)一 昨日当我年少时(3)一 昨日当我年少时(4)
一 昨日当我年少时(5)二 赴巴黎·闯入文坛(1)二 赴巴黎·闯入文坛(2)二 赴巴黎·闯入文坛(3)
二 赴巴黎·闯入文坛(4)二 赴巴黎·闯入文坛(5)三 小三子和小叶子(1)三 小三子和小叶子(2)
三 小三子和小叶子(3)三 小三子和小叶子(4)三 小三子和小叶子(5)三 小三子和小叶子(6)
三 小三子和小叶子(7)三 小三子和小叶子(8)四 代表作《寒夜》问世(1)四 代表作《寒夜》问世(2)
四 代表作《寒夜》问世(3)四 代表作《寒夜》问世(4)四 代表作《寒夜》问世(5)四 代表作《寒夜》问世(6)
第   I   [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