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传记 》 梁启超传记 》
巨星陨落
落榜生5 La Bangsheng
1925年秋,梁启超搬离天津印冰室,住进了北京清华北院,全力主持清华大学研究系及京师图书馆的工作。在这里,梁启超似乎脱离了病魔的折磨,颇觉“精神焕发,什么事都做得有趣”,“忽发词兴”作诗消遣或为友人祝寿,或思远方儿女。
这时候,思顺、思成等都已长大,或在外就学,或漂流异乡为生活奔波。梁启超又年老体弱,疾病缠身,在院子里徘徊,抬头望月,可月圆人儿不团圆,远在美洲的思顺、思成、思庄可否在他乡眺望圆月,思念自己呀?“江上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宝贝思顺,小宝贝思庄,你们走后,我很寂寞”,你们听到了没有?
人老了,儿女成为心中最美的牵挂,看着一个个孩子长大成人,然后离开自己,这对于一个满怀儿女情怀的老人该是多么的残忍与失落,从此,“我很寂寞”成为了生命的旋律。幸好还有最令人可爱的“老白鼻”思礼陪伴在自己的身旁,每日同思礼的玩闹成为了自己生活中最大的安慰和乐趣。梁启超将“老白鼻”的成长过程中的一点一滴都记录下来与远在海外的儿女们分享,家庭的温馨也牵动了远方儿女的心弦:
老Baby好顽极了,从没有听见哭过一声,但整天的喊和笑,也很瓠他的肺开张了。自从给亲家收拾之后,每天总睡十三、十四个钟头,一到八点钟,什么人抱他,他都不要,一抱他,他便横过来表示他要睡,放在床上爬几爬,滚几滚,就睡着了。这几天有点可怕,——好咬人,借来磨他的新牙,老郭每天总要着他几口。他虽然还不会叫亲家,却是会填词送给亲家,我问他“是不是要亲家和你和一首?”他说“得、得、得,对、对、对。”夜深了,不和你们顽了,睡觉去。
幼子的嬉笑,亲情的温馨,在梁启超的心中回旋,久违的笑语融成一曲美妙的音乐。然而家的温暖尽管让梁启超心清气爽,可是也不能阻挡命运的无情,正当梁启超“断肠声里忆平生”时,挚友、亲家林长民被流弹击中身亡的噩耗传来,梁启超追思友情,感怀伤悲,悲戚不已。
1925年11月,当郭松林通电反对张作霖,改所部为东北国民军时,林长民加入郭幕,向沈阳进攻。梁启超劝说无效,让他颇感纳闷,“不知何故,一年来我屡次忠告,他都不采纳”,。而林长民死后,遗骸当即被焚烧,竟然无从运回。林长民死后,梁启超东奔西走,为林的后事奔波,募集赈款,安抚林家。而他最为关心的是林长民的女儿、思成的未婚妻林徽因,在给思成的信中,梁启超这样说道:
徽因遭此惨痛,惟一的伴侣,惟一的安慰,就只靠你。你要自己镇静着,才能安慰她,这是第一层。我从今以后,把他和思庄一样的看待他,在无可慰藉之中,我愿意……这些话,你要用尽你的力量开解他。
林长民走了,告别了这个黑暗的社会,可梁启超还活着,仍在病中挣扎,努力朝着自己那个美丽的梦想进发。
1928年1、2月间,梁启超因患便血病甚剧,遂于2月15日入北京德国医院。“入医院今已第四日了,医生说是膀胱中长了一疙瘩,用折光镜从溺道中插入检查,(但我对此颇怀疑,因此病已阅半年,小便从无苦痛,不似膀胱中有病也。)颇感痛苦,已照过两次,尚未检出,检出后或须用手术。”3月8日,梁启超转入协和医院,然而,却在生日那天,被医生灌了一杯草麻油,禁止吃晚饭。活到五十四岁,儿孙满前,“过生日要捱饿,你们说可笑不可笑。”在给女儿思顺的信中乐观地写道,甚至连小儿子“老白鼻”也嬉笑道:“你看,公公不信话,不乖乖,过生日还要吃泻油,不许吃东西哩1 不久,协和医院医生在未查清病源的情况下,误割右肾,这可是手术事故。社会上开始对中国医学产生质疑,并且对协和医院的信誉产生严重恶劣影响,然而梁启超在《晨报》副刊上发表带有辩护性质的短文,维护协和声誉,尽管私下里曾认为“这回手术的确可以不必用”。4月中旬,梁启超带着医生的“一切劳作,比从前减半”的警告出院后,便就任北京图书馆馆长,忙于为京师图书馆筹款及购置图书。
五卅运动期间,中国人民强烈要求收回租界和废除治外法权。苏联在十月革命后发起了一切不平等条约,德、奥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战败国取消不平等条约。1926年1月,英、美、法、日等国迫于形势于北京召开法权会议,承诺撤回领事裁判权,梁启超从培养司法人才,为废除治外法权作准备,接受了司法部的任命,就任司法储才馆馆长。随后,梁启超聘林宰平任学长兼教务长,梁启勋任总务长兼会计,负责实际办理招生事宜,他自己则“卧而治之”,1927年1月,司法储才馆开学。
梁启超又恢复了往日的激情与活力,每日奔波于清华大学之间,没有一丝空闲,甚至准备到美国接受耶鲁大学赐予的名誉博士学位。和年轻的学生一起,梁启超似乎年轻了不少。
1927年春,南方国共合作组成的北伐军,节节胜利,继占长沙、武汉之后,又占上海。梁启超看到“好的军队”打倒了万恶的封建军阀,倍感振奋。然而工农运动却让他陷入了恐惧、彷徨,“天天在内心交战苦痛中”,针对中国动乱的状况,他为中国开出了一个新方子,“我倒有个方子,这个方子也许由中国先服了,把病医好,将来全世界都要跟我们学。我这个方子大概三个月后便可以到你们眼边了。”
共产党来了,康有为却走了。3月31日,康有为因食物中毒逝世于青岛天游园别墅。尽管政治理念已经分道扬镳,梁启超仍对这位恩师满怀崇敬,是他引领自己走上了维新道路,并为之奋斗了数十年。作为中国维新运动的领袖,康有为却身后萧条,贫困不堪,万分可怜,梁启超“得着电报,赶紧电汇几百块钱去,才能草草成殓。”梁启超随后撰写祭文一篇,挽联一副,肯定他在维新变法运动中的历史功绩“如日月之丽空”。但也批评他“冒天下之大不晦”,与人民作对,妄想复辟。挽联如下:
祝宗祁死,老眼久枯,翻幸生也有涯,幸免睹全国陆沉鱼烂之惨,西狩获麟,微言遽绝,正恐天下之将丧,不仅动吴党山颓木坏之悲。
康有为去了,梁启超也没能开出医治中国的病方,便匆匆离去。国忧家难,师友的离去,日夜劳累,致使病势更加严重,梁启超不得不回天津刻意养息,不久,思永从美国归来,主持梁家日常事务,王桂荃则护理、监督丈夫休息。1928年8月13日,旅欧度蜜月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返回天津,亲人团聚,梁启超“几年来的忧虑,现在算放心了”,家中又响起了昔日那温馨的笑声。
然而,重病在床的梁启超仍然没有停止工作,念念不忘著述。《中国文化史》、《国书大辞典不露之部》、《儒家哲学》、《书法指导》、《古书真伪及年代》等著作在病床上作就。梁启超稍一劳累则小便出血或堵塞20至30小时,有时竟多达50余小时,疼痛难忍。思成回国后,梁启超精神振奋,稍有转机,便托人弄到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生平材料,开编《辛稼轩年谱》。26日,痔疮痛剧,不能复生,只好停笔,27日才入北京协和医院就医。10月5日返天津,却又不小心感冒发烧,10日体温升至37.2摄氏度,仍不止笔。《辛稼轩年谱》编至稼轩61岁时,梁启超一字一停,极为艰难。《祭朱晦庵文》最后四句是:“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此“凛凛犹生”四字成为梁启超的绝笔,似乎成为梁启超的个人写照。11月28日,他再入协和医院医疗。
此时,周希哲、梁思顺夫妻从加拿大赶回天津,与思成夫妇一起侍奉于父亲身边,给了梁启超极大的安慰。然而,他入院后,又遭庸医之害,弄得肠胃一塌糊涂,连日高烧不降,寒热交作,命在垂危。1929年1月19日下午2时15分,为中国命运操劳一生而彷徨求索的一代圣贤梁启超在亲人的泪水中,带着心中那美丽的梦想、含着无尽的遗憾,闭上了眼睛,年仅56岁。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序 | 幸福的童年 | 漫漫科举路 | 修弟子礼,事南海先生 | “灰姑娘”的浪漫爱情故事 | 千百书生掀学潮——公车上书 | 百日维新 | 报界先驱 | 时务学堂激风云 | 逋逃日本 | 流浪东瀛 | 夏威夷之游 | 邂逅心中的“小鹿” | 武装勤王运动 | 澳洲之游 | 重返报界显雄风 | 引领思想启蒙运动 | 康梁笔战言论界 | 轰轰烈烈的论战 | 考察美式共和 | 预备立宪的背景 | 预备立宪 | 创办政闻社 | 国会请愿运动 | |
| 第 I [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