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史 》 揭秘千年干尸之谜:西域密码·失落的文明(选载) 》
2沃尔克·贝格曼的猜想
舒敏 Shu Min
贝格曼把这座沙丘编做“小河5号墓地”,称它为“红色的死亡殿堂”。后经北京大学考古系和中国科学院考古所鉴定,“小河5号墓地”已经有三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在墓地上有上百具棺木,有王陵般的气势,还有很多贝格曼不能认识和理解的现象。
为什么要把上百根的木桩立在沙丘上面?它们是做什么用的?贝格曼审视的眼光沿着柱子一直向上,他猜想立柱上面可能会有屋顶,并且在很久以前就被风吹离了。后来的考古发现证明,这个结论显然是错误的。
为什么这些木桩都无一例外地被涂成了红色?红色在这里代表着什么意思?贝格曼推测:“看来这座死神的立柱殿堂,曾经笼罩在一片耀眼的红色之中。人们将这些木质纪念物涂成红色,缘于对魔法的敬畏肯定大于对美学的追求。红色是血的颜色,即生命的颜色。”将生命的颜色与死亡相连,其中寓意着什么?
还有,沙丘上散落的弧形木板是做什么用的?他无法想象它的用途,直到发现了未经人触碰过的棺木,贝格曼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些由胡杨木做成的弧形木板,是死者棺木的侧板。
贝格曼当年并没有对小河墓地进行大规模的探查,他只停留了五天,发掘了12座墓葬,带回了大约200件文物,他最有价值的发现是一具完好的女性干尸和在墓地采集到的近500颗白色的小珠。
500颗小珠所体现的文化现象,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这些珠子经瑞典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伯根海恩博士鉴定,属于一种海菊蛤属动物壳,可能是面蛤,分布于东亚海岸。这说明珠子至少是从3000公里之外的亚洲东南部沿海运到这里来的,它出现在距海岸上万公里的罗布荒原上,成为距今近4000年的小河人喜爱的一种饰物,简直是不可思议!这一考古证据确切地表明了,远古时期我国东部地区与新疆之间,已经有了某种交通联系。
贝格曼最惊人的发现是一具女性干尸。当一具棺木被小心地打开,贝格曼吃惊地看到一位正在酣睡的美丽少女,他描述道:“高贵的衣着,中间分缝的黑色长发上戴着一顶装饰有红色带子的尖顶毡帽,双目微合,好像刚刚入睡一般,漂亮的鹰钩鼻、微张的薄唇与露出的牙齿,为后人留下一个永恒的微笑。”贝格曼把她称作“微笑的公主”,人们也称她为“楼兰美女”。
贝格曼记述小河墓地发现的著作《新疆考古记》,于1939年出版,他生动地写道:
在他们的最后睡眠中,一切都忠实地汇入了死亡。亲属们为他们准备了阴间的给养和维持以往人间生活的一切象征性物品。数不尽的风暴在他们头上呼啸,在宁静的夜幕下,永恒的星河就高高悬挂于头顶,每一个夏季,火一样燃烧的太阳都会照射在他们的躯体上,他们如此幸运地得以长时间拥有着一个和平的安息地,直到某一天,有陌生人来到这里,才搅扰了他们不醒的长眠──就为了发现一些未知的东西,为了揭开在这块孤寂的中亚大地上保持了如此长久时间而渐渐被人们遗忘的疑谜。
贝格曼之后,中国战乱纷起,随后欧洲也陷入“二战”的灾难之中,人们似乎把小河墓地遗忘了。
一直到20世纪的60年代,中外探险家开始了重新寻找小河墓地的历程,但是,在半个多世纪中,数次大规模的科学考察都始终没有能够找到小河墓地。
新疆考古所原所长王炳华研究员是中国第一个寻找小河墓地的人,他说:“小河最让我萦怀。在塔克拉玛干的古代废墟中只有小河是最神秘的,它只揭开了一角,就神秘地消失了,而它所透露的信息存在着巨大的诱惑。”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目录 | 自序(1) | 自序(2) | 1张骞之前丝绸之路就已经存在? | 2丝绸之路的三条古道 | 3历史凝结下来的见证:玉门关 | 4不为时间所衰减的历史光彩:阳关 | 5嘉峪关上的明代壁画不可不看 | 6东西文明的碰撞(1) | 6东西文明的碰撞(2) | 1远古的记录:《穆天子传》 | 2寓意深奥的伏羲女娲交尾图 | 3千年干尸之谜(1) | 3千年干尸之谜(2) | 4华光四射的战旗使罗马军团溃不成军(1) | 4华光四射的战旗使罗马军团溃不成军(2) | 5诗人岑参竟然在古墓中留下一纸账单 | 6一个女人和丝绸的美丽传说 | 1踏在高昌故城的千年墟土上(1) | 1踏在高昌故城的千年墟土上(2) | 2从大地上直接雕刻出来的交河故城(1) | 2从大地上直接雕刻出来的交河故城(2) | 3火焰山中的柏孜克里克石窟寺(1) | 3火焰山中的柏孜克里克石窟寺(2) | |
| 第 I [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