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二拍 警世通言   》 第三十八捲 蔣淑真刎頸鴛鴦會      馮夢竜 Feng Menglong

  眼意心期卒未休,暗中終擬約登樓。
  光陰負我難相偶,情緒牽人不自由。
  遙夜定憐香蔽膝,悶時應弄玉搔頭。
  櫻桃花謝梨花發,腸斷青春兩處愁。
  右詩單說着“情色”二字。此二字,乃一體一用也。故色絢於目,情感於心,情色相生,心目相視。雖亙古迄今,仁人君子,弗能忘之。晉人有雲:“情之所鐘,正在我輩。”慧遠曰:“情色覺如磁石,遇針不覺合為一處。無情之物尚爾,何況我終日在情裏做活計耶?”
  如今衹管說這“情色”二字則甚?且說個臨淮武公業,於鹹通中任河南府功曹參軍。愛妾曰非煙,姓步氏,容止纖麗,弱不勝綺羅。善秦聲,好詩弄筆。公業甚嬖之。比鄰乃天水趙氏第也,亦衣纓之族。其子趙象,端秀有文學。忽一日於南垣隙中窺見非煙,而神氣俱喪,廢食思之。遂厚賂公業之閽人,以情相告。閽有難色。後為賂所動,令妻伺非煙閑處,具言象意。非煙聞之,但含笑而不答。閽媼盡以語象。象發狂心蕩,不知所如。乃取薛濤箋,題一絶於上。詩曰:緑暗紅稀起暝煙,獨將幽恨小庭前。
  沉沉良夜與誰語?星隔銀河月半天。
  寫訖,密緘之。祈閽媼達於非煙。非煙讀畢,籲嗟良久,嚮媼而言曰:“我亦曾窺見趙郎,大好才貌。今生薄福,不得當之。嘗嫌武生粗悍,非青雲器也。”乃復酬篇,寫於金鳳箋。
  詩曰:畫檐春燕須知宿,蘭浦雙鴛肯獨飛?長恨桃源諸女伴,等閑花裏送郎歸。
  封付閽媼,令遺象。象啓緘,喜曰:“吾事諧矣!”但靜坐焚香,時時虔禱以候。越數日,將夕,閽媼促步而至,笑且拜曰:“趙郎願見神仙否?”象驚,連問之。傳非煙語曰:“功曹今夜府直,可謂良時。妾傢後庭,即君之前垣也。若不渝約好,專望來儀,方可候晤。”語罷,既曛黑,象乘梯而登,非煙已置重榻於下。既下,見非煙豔妝盛服,迎入室中,相攜就寢,盡繾綣之意焉。乃曉,象執非煙手曰:“接傾城之貌,挹希世之人,已擔幽明,永奉歡狎。”言訖,潛歸。茲後不盈旬日,常得一期於後庭矣。展幽徹之恩,罄宿昔之情,以為鬼鳥不知,人神相助。如是者周歲。
  無何,非煙數以細故撻其女奴。奴銜之,乘間盡以告公業。公業曰:“汝慎勿揚聲,我當自察之!”後至堂直日,乃密陳狀請假。迨夜,如常入直,遂潛伏裏門。俟暮鼓既作,躡足而回,循墻至後庭。見非煙方倚戶微吟,象則據垣斜睇。公業不勝其忿,挺前欲擒象。象覺跳出。公業持之,得其半襦。
  乃入室,呼非煙詰之。非煙色動,不以實告。公業愈怒,縛之大柱,鞭撻血流。非煙但雲:“生則相親,死亦無恨!”遂飲杯水而絶。象乃變服易名,遠竄於江湖間,稍避其鋒焉。可憐雨散雲消,花殘月缺。
  且如趙象知機識務,離脫虎口,免遭毒手,可謂善悔過者也。於今又有個不識竅的小二哥,也與個婦人私通,日日貪歡,朝朝迷戀,後惹出一場禍來,屍橫刀下,命赴陰間。緻母不得侍,妻不得顧,子號寒於嚴鼕,女啼饑於永晝。靜而思之,着何來由!況這婦人不害了你一條性命了?真個:蛾眉本是嬋娟刃,殺盡風流世上人。
  說話的,你道這婦人住居何處?姓甚名誰?元來是浙江杭州府武林門外落鄉村中,一個姓蔣的生的女兒,小字淑真。
  生得甚是標緻,臉襯桃花,比桃花不紅不白;眉分柳葉,如柳葉猶細猶彎。自小聰明,從來機巧,善描竜而刺鳳,能剪雪以裁雲。心中衹是好些風月,又飲得幾杯酒。年已及笄,父母議親,東也不成,西也不就。每興鑿穴之私,常感傷春之玻自恨芳年不偶,鬱鬱不樂。垂簾不捲,羞殺紫燕雙飛;高閣慵憑,厭聽黃鶯並語。未知此女幾時得偶素願?因成商調《醋葫蘆》小令十篇,係於事後,少述斯女始末之情。奉勞歌伴,先聽格律,後聽蕪詞:湛秋波,兩剪明,露金蓮,三寸校弄春風楊柳細身腰,比紅兒態度應更嬌。他生得諸般齊妙,縱司空見慣也魂消。
  況這蔣傢女兒如此容貌,如此伶俐,緣何豪門巨族,王孫公子,文士富商,不行求聘?卻這女兒心性有些蹺蹊,描眉畫眼,傅粉施朱,梳個縱鬢頭兒,着件叩身衫子,做張做勢,喬模喬樣。或倚檻凝神,或臨街獻笑,因此閭裏皆鄙之。
  所以遷延歲月,頓失光陰,不覺二十餘歲。隔鄰有一兒子,名叫阿巧,未曾出幼,常來女傢嬉戲。不料此女已動不正之心有日矣。況阿巧不甚長成,父母不以為怪,遂得通傢往來無間。一日,女父母他適,阿巧偶來,其女相誘入室,強合焉。
  忽聞扣戶聲急,阿巧驚遁而去。女父母至傢亦不知也。且此女欲心如熾,久渴此事,自從情竇一開,不能自已。阿巧回傢,驚氣衝心而殞。女聞其死,哀痛彌極,但不敢形諸顔頰。
  奉勞歌伴,再和前聲:鎖修眉,恨尚存,痛知心,人已亡。零時間雲雨散巫陽,自別來幾日行坐想。空撇下一天情況,則除是夢裏見才郎。
  這女兒自因阿巧死後,心中好生不快活,自思量道:“皆由我之過,送了他青春一命。”日逐蹀躞不下。倏爾又是一個月來。女兒晨起梳妝,父母偶然視聽,其女顔色精神,語言恍惚。老兒因謂媽媽曰:“莫非淑真做出來了?”殊不知其女春色飄零,蝶粉蜂黃都退了;韶華狼籍,花心柳眼已開殘。媽媽老兒互相埋怨了一會,衹怕親戚恥笑。“常言道:‘女大不中留。’留在傢中,卻如私????包兒,脫手方可。不然,直待事發,弄出醜來,不好看。”那媽媽和老兒說罷,央王嫂嫂作媒:“將高就低,添長補短,發落了罷。”
  一日,王嫂嫂來說,嫁與近村李二郎為妻。且李二郎是個農莊之人,又四十多歲,衹圖美貌,不計其他。過門之後,兩個頗說得着。瞬息間十有餘年,李二郎被他徹夜盤弄,衰憊了。年將五十之上,此心已灰。奈何此婦正在妙齡,酷好不厭,仍與夫傢西賓有事。李二郎一見,病發身故。這婦人眼見斷送兩人性命了。奉勞歌伴,再和前聲:結姻緣,十數年,動春情,三四番。蕭墻禍起片時間,到如今反為難上難。把一對鳳鸞驚散,倚闌幹無語淚偷彈。
  那李大郎斥退西賓,擇日葬弟之柩。這婦人不免守孝三年。其傢已知其非,着人防閑。本婦自揣於心,亦不敢妄為矣。朝夕之間,受了多少的熬煎,或飽一頓,或缺一餐,傢人都不理他了。將及一年之上,李大郎自思留此無益,不若逐回,庶免辱門敗戶。遂喚原媒眼同,將婦罄身趕回。本婦如鳥出籠,似魚漏網,其餘物飾,亦不計較。本婦抵傢,父母衹得收留。那有好氣待他,如同使婢。婦亦甘心忍受。
  一日有個張二官過門,因見本婦,心甚悅之。輓人說合,求為繼室。女父母允諾,恨不推將出去。且張二官是個行商,多在外,少在內,不曾打聽得備細。設下盒盤羊酒,涓吉成親。這婦人不去則罷,這一去,好似:豬羊奔屠宰之傢,一步步來尋死路。
  是夜,畫燭搖光,粉香噴霧。綺羅筵上,依舊兩個新人;錦綉衾中,各出一般舊物。奉勞歌伴,再和前聲:喜今宵,月再圓,賞名園,花正芳。笑吟吟攜手上牙床,恣交歡恍然入醉鄉。不覺的渾身通暢,把斷弦重續兩情償。
  他兩個自花燭之後,日則並肩而坐,夜則疊股而眠,如魚藉水,似漆投膠。一個全不念前夫之恩愛,一個那曾題亡室之音容。婦羨夫之殷富,夫憐婦之豐儀。兩個過活了一月。
  一日,張二官人早起,分付虞候收拾行李,要往德清取帳。這婦人怎生割捨得他去。張二官人不免起身,這婦人簌簌垂下淚來。張二官道:“我你既為夫婦,不須如此。”各道保重而別。別去又過了半月光景,這婦人是久曠之人,既成佳配,未盡暢懷,又值孤守岑寂,好生難遣。覺身子睏倦,步至門首閑望。對門店中一後生,約三十已上年紀,資質豐粹,舉止閑雅。遂問隨侍阿瞞,阿瞞道:“此店乃朱秉中開的。此人和氣,人稱他為朱小二哥。”婦人問罷,夜飯也不吃,上樓睡了。樓外乃是官河,舟船歇泊之外。將及二更,忽聞梢人嘲歌聲隱約,側耳而聽,其歌雲:二十去了廿一來,不做私情也是呆。
  有朝一日花容退,雙手招郎郎不來。
  婦人自此復萌覬覦之心,往往倚門獨立。朱秉中時來調戲。彼此相慕,目成眉語,但不能一敘款麯為恨也。奉勞歌伴,再和前聲:美溫溫,顔面肥,光油油,鬢發長。他半生花酒肆顛狂,對人前扯拽都是謊。全無有風雲氣象,一味裏竊玉與偷香。
  這婦人羨慕朱秉中不已,衹是不得湊巧。一日,張二官討帳回傢,夫婦相見了,敘些間闊的話。本婦似有不悅之意,衹是勉強奉承,一心倒在朱秉中身上了。張二官在傢又住了一個月之上。正值仲鼕天氣,收買了雜貨趕節,賃船裝載到彼,發賣之間不甚稱意,把貨都賒與人上了,舊帳又討不上手。俄然逼歲,不得歸傢過年,預先寄些物事回傢支用,不題。
  且說朱秉中因見其夫不在,乘機去這婦人傢賀節。留飲了三五杯,意欲做些暗昧之事。奈何往來之人,應接不暇,取便約在燈宵相會。秉中領教而去。捻指間又屆十三日試燈之夕,於是:戶戶鳴鑼擊鼓,傢傢品竹彈絲。遊人隊隊踏歌聲,仕女翩翩垂舞袖。鰲山彩結,嵬峨百尺矗晴空;鳳篆香濃,縹渺千層籠綺陌。閑庭內外,溶溶寶燭光輝;傑閣高低,爍爍華燈照耀。
  奉勞歌伴,再和前聲:奏簫韶,一派鳴,綻池蓮,萬朵開。看六街三市鬧挨挨,笑聲高滿城春似海。期人在燈前相待,幾回價又恐燕鶯猜。
  其夜秉中侵早的更衣着靴,衹在街上往來。本婦也在門首拋聲衒俏。兩個相見暗喜,準定目下成事。不期伊母因往觀燈,就便探女。女扃戶邀入參見,不免留宿。秉中等至夜分,悶悶歸臥。次夜如前。正遇本婦,怪問如何爽約。挨身相就,止做得個“呂”字兒而散。少間,具酒奉母。母見其無情無緒,嚮女言曰:“汝如今遷於喬木,衹宜守分,也與父母爭一口氣。”豈知本婦已約秉中等了二夜了,可不是鬼門上占卦?平旦,買兩盒餅饊,雇頂轎兒,送母回了。薄晚,秉中張個眼慢,鑽進婦傢,就便上樓。本婦燈也不看,解衣相抱,麯盡於飛。然本婦平生相接數人,或老或少,那能造其奧處。自經此合,身酥骨軟,飄飄然其滋味不可勝言也。且朱秉中日常在花柳叢中打交,深諳十要之術,那十要?一要濫於撒漫,二要不算工夫,三要甜言美語,四要軟款溫柔,五要乜斜纏帳,六要施逞槍法,七要妝聾做啞,八要擇友同行,九要穿着新鮮,十要一團和氣。
  若狐媚之人,缺一不可行也。再說秉中已回,張二官又到。本婦便害些木邊之目,田下之心。要好衹除相見。奉勞歌伴,再和前聲:報黃昏,角數聲,助凄涼,淚幾行。論深情海角未為長,難捉摸這般心內癢。不能勾相偎相傍,惡思量縈損九回腸。
  這婦人自慶前夕歡娛,直至佳境,又約秉中晚些相會,要連歇幾十夜。誰知張二官傢來,心中納悶,就害起病來。頭疼腹痛,骨熱身寒。張二官顒望回傢,將息取樂,因見本婦身子不快,倒戴了一個愁帽。遂請醫調治,倩巫燒獻,藥必親嘗,衣不解帶,反受辛苦,不似在外了。
  且說秉中思想,行坐不安。托故去望張二官,稱道:“小弟久疏趨侍,昨聞榮回,今特拜謁。奉請明午於蓬捨,少具雞酒,聊與兄長洗塵,幸勿他卻!”翌日,張二官赴席,秉中出妻女奉勸,大醉扶歸。已後還了席,往往來來。本婦但聞秉中在座,說也有,笑也有,病也無;倘或不來,就呻吟叫喚,鄰里厭聞。
  張二官指望便好,誰知日漸沉重。本婦病中,但瞑目就見嚮日之阿巧和李二郎偕來索命,勢漸獰惡。本婦懼怕,難以實告,惟嚮張二官道:“你可替我求問:‘幾時脫體?’”如言逕往洞虛先生卦肆,卜下卦來,判道:“此病大分不好,有橫死老幼陽人死命為禍,非今生,乃宿世之冤。今夜就可辦備福物酒果冥衣各一分,用鬼宿度河之次,嚮西鋪設,苦苦哀求,庶有少救;不然,决不好也。”奉勞歌伴,再和前聲:揶揄來,苦怨咱,朦朧着,便見他。病懨懨害的眼兒花,瘦身軀怎禁沒亂殺。則說不和我幹休罷,幾時節離了兩冤傢。
  張二官正依法祭祀之間,本婦在床,又見阿巧和李二郎擊手言曰:“我輩已訴於天,着來取命。你央後夫張二官再四懇求,意甚虔悖我輩且容你至五五之間,待同你一會之人,卻假弓長之手,與你相見。”言訖,歘然不見了。本婦當夜似覺精爽些個,後看看復舊。張二官喜甚,不題。
  卻見秉中旦夕親近,饋送迭至,意頗疑之,尤未為信。一日,張二官入城催討貨物。回傢進門,正見本婦與秉中執手聯坐。張二官倒退揚聲,秉中迎出相揖。他兩個亦不知其見也。張二官當時見他殷勤,已自生疑七八分了;今日撞個滿懷,湊成十分。張二官自思量道:“他兩個若犯在我手裏,教他死無葬身之地!”遂往德清去做買賣。到了德清,已是五月初一日。安頓了行李在店中,上街買一口刀,懸挂腰間。至初四日連夜奔回,匿於他處,不在話下。
  再題本婦渴欲一見,終日去接秉中。秉中也有些病在傢裏。延至初五日,阿瞞又來請赴鴛鴦會。秉中勉強赴之。樓上已筵張水陸矣:盛兩盂煎石首,貯二器炒山雞,酒泛菖蒲,糖燒角黍。其餘餚饌蔬果,未暇盡錄。兩個遂相轟飲,亦不顧其他也。奉勞歌伴,再和前聲:緑溶溶,酒滿斟,紅焰焰,燭半燒。正中庭花月影兒交,直吃得玉山時自倒。他兩個貪歡貪笑,不堤防門外有人瞧。
  兩個正飲間,秉中自覺耳熱眼跳,心驚肉戰,欠身求退。
  本婦怒曰:“怪見終日請你不來,你何輕賤我之甚!你道你有老婆,我便是無老公的?你殊不知我做鴛鴦會的主意。夫此二鳥,飛鳴宿食,鎮常相守;爾我生不成雙,死作一對。”昔有韓憑妻美,郡王欲奪之,夫妻皆自殺。王恨,兩塚瘞之,後塚上生連理樹,上有鴛鴦,悲鳴飛去。此兩個要效鴛鴦比翼交頸,不料便成語讖。況本婦甫能得病好,就便荒淫無度,正是:偷雞貓兒性不改,養漢婆娘死不休。
  再說張二官提刀在手,潛步至門,梯樹竊聽。見他兩個戲謔歌呼,歷歷在耳,氣得按捺不下,打一磚去。本婦就吹滅了燈,聲也不則了。連打了三塊,本婦教秉中先睡:“我去看看便來。”阿瞞持燭先行,開了大門,並無人跡。本婦叫道:“今日是個端陽佳節,那傢不吃幾杯雄黃酒?”正要駡間,張二官跳將下來,喝道:“潑賤!你和甚人夤夜吃酒?”本婦嚇得戰做一團,衹說:“不不不!”張二官乃曰:“你同我上樓一看,如無便罷,慌做甚麽!”本婦又見阿巧、李二郎一齊都來,自分必死,延頸待荊秉中赤條條驚下床來,匍匐口稱:“死罪,死罪!情願將傢私並女奉報,哀憐小弟母老妻嬌,子幼女弱!”張二官那裏準他。則見刀過處,一對人頭落地,兩腔鮮血衝天。正是:當時不解恩成怨,今日方知色是空。
  當初本婦臥病,已聞阿巧、李二郎言道:“五五之間,待同你一會之人,假弓長之手,再與相見。”果至五月五日,被張二官殺死。“一會之人”,乃秉中也。禍福未至,鬼神必先知之,可不懼歟!故知士矜纔則德薄,女衒色則情放。若能如執盈,如臨深,則為端士淑女矣,豈不美哉!惟願率土之民,夫婦和柔,琴瑟諧協,有過則改之,未萌則戒之,敦崇風教,未為晚也。在座看官,漫聽這一本《刎頸鴛鴦會》。奉勞歌伴,再和前聲:見拋磚,意暗猜,入門來,魂已驚。舉青鋒過處喪多情,到今朝你心還未剩送了他三條性命,果冤冤相報有神明。
  又調《南鄉子》一闋,詞曰:春老怨啼鵑,玉損香消事可憐。一對風流傷白刃,冤冤。惆悵勞魂赴九泉。抵死苦留連?相是前生有業緣。景色依然人已散,天天。千古多情月自圓。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捲 俞伯牙摔琴謝知音第二捲 莊子休鼓盆成大道第三捲 王安石三難蘇學士
第四捲 拗相公飲恨半山堂第五捲 呂大郎還金完骨肉第六捲 俞仲舉題詩遇上皇
第七捲 陳可常端陽仙化第八捲 崔待詔生死冤傢第九捲 李謫仙醉草嚇蠻書
第十捲 錢捨人題詩燕子樓第十一捲 蘇知縣羅衫再合第十二捲 範鰍兒雙鏡重圓
第十三捲 三現身包竜圖斷冤第十四捲 一窟鬼癩道人除怪第十五捲 金令史美婢酬秀童
第十六捲 小夫人金錢贈年少第十七捲 鈍秀纔一朝交泰第十八捲 老門生三世報恩
第十九捲 崔衙內白鷂招妖第二十捲 計押番金鰻産禍第二十一捲 趙太祖千裏送京娘
第二十二捲 宋小官團圓破氈笠第二十三捲 樂小捨棄生覓偶第二十四捲 玉堂春落難逢夫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