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蒙学 》 蒙臺梭利早期教育法:3歲决定孩子的一生 》
第38節:第四章 孩子和父母的情感拉鋸(6)
瑪麗亞·蒙臺梭利 Maria Montessor
孩子擁有一雙獨特的眼睛,能看到日常生活中大人視而不見的東西,這正是因為孩子對生活本身的熱愛,纔讓他們積極地去探索和發現,他們對周圍的一切都感到好奇,而不是像大人那樣漠不關心。
孩子愛的另一個特殊對象就是父母。他們從父母那裏得到吃穿用等物品,並且衹有從父母那裏,他們才能得到自我發展的東西。同時,在孩子看來,父母的嘴唇仿佛是一個噴泉,能夠源源不斷地提供他們學習語言所需要的詞彙。
孩子是時刻愛着我們的,儘管有時他們發脾氣或拼命反抗,甚至對我們大爆粗口。孩子之所以會發脾氣或反抗,這衹是因為他們想發揮自己創造的潛能,然而他們所熱愛的父母卻一直不能理解他們的需要,一味地忽視和漠不關心。他們終於忍無可忍,於是就大發脾氣。我們一定要明白,當孩子與父母發生衝突的時候,並不是孩子不愛我們了,而是孩子對自己內心潛能的一種聲嘶力竭的自我保護。
這時,父母必須警醒--自己所說出的每一句話,都可能深深地印在孩子的腦海裏,就像用刀子刻在石板上那樣。正因如此,父母一定要仔細斟酌自己所要對孩子說的話,要知道,你所說的每一句話對孩子來說,都可能對其一生産生深遠的影響!
我們到處可以看到那些所謂的教育傢們,手持教鞭教育孩子要愛祖國、愛人民、愛自己的父母、老師和小朋友,然而,成人並不具備教導小孩的資格,這種教育可以說是大人小醜一樣的鬧劇。因為小孩根本無需教育,他們天生就有一種愛的本能,與之相比,那些教導他們的大人們卻丟失了。
小孩經常會弄出一些小的響動,來引起大人對他的註意。更有時候,孩子無理取鬧:"看着我!跟我呆在一塊!"然而,孩子是真的無理取鬧嗎?不!這衹是他們愛我們的體現。作為父母,請你想一下--這個世界上,還有誰會像孩子那樣對父母懷有如此深沉的愛。這種愛甚至等孩子長大後,就會消失不見。到了那時,還有誰會在睡覺前呼喊我們,並充滿深情地說:"不要走,和我在一起!"相反,那個時候,他們衹會禮貌而無關痛癢地對我們道一聲:"晚安。"
可以想象,沒有孩子對我們的召喚,大人們都將萎靡不振,他好像在提醒我們:"如果不努力超越自我,你的心就會慢慢長出硬繭,最終變得麻木冷漠。"
被生活拋棄的大人們習慣抱怨上帝:"你為何不愛我們,讓我們淪落至此!"這時上帝回答:"我愛你們。每天早晨我都前來喚醒你們,但你們卻拒絶我!""神啊!我們什麽時候拒絶過你?""當孩子來喊你們時,他就是我!"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朝華出版社 |
|
|
| 第1節:引言 為什麽3歲决定孩子一生(1) | 第2節:引言 為什麽3歲决定孩子一生(2) | | 第3節:引言 為什麽3歲决定孩子一生(3) | 第4節:引言 為什麽3歲决定孩子一生(4) | | 第5節:引言 為什麽3歲决定孩子一生(5) | 第6節:引言 為什麽3歲决定孩子一生(6) | | 第7節:第一章 孩子是個完美的謎(1) | 第8節:第一章 孩子是個完美的謎(2) | | 第9節:第一章 孩子是個完美的謎(3) | 第10節:第一章 孩子是個完美的謎(4) | | 第11節:第一章 孩子是個完美的謎(5) | 第12節:第一章 孩子是個完美的謎(6) | | 第13節:第二章 抓住生命之初的敏感期(1) | 第14節:第二章 抓住生命之初的敏感期(2) | | 第15節:第二章 抓住生命之初的敏感期(3) | 第16節:第二章 抓住生命之初的敏感期(4) | | 第17節:第二章 抓住生命之初的敏感期(5) | 第18節:第二章 抓住生命之初的敏感期(6) | | 第19節:第二章 抓住生命之初的敏感期(7) | 第20節:第二章 抓住生命之初的敏感期(8) | | 第21節:第二章 抓住生命之初的敏感期(9) | 第22節:第二章 抓住生命之初的敏感期(10) | | 第23節:第二章 抓住生命之初的敏感期(11) | 第24節:第三章 孩子成長的障礙(1) | |
| 第 I [II] [III] 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