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魔志怪 八仙得道   》 第三十八回好身手製伏猛獸 真功夫感悟神童      無垢道人 Mo Goudaoren

  卻說仙姑見追趕巨豹之人乃是一個十歲未滿的孩子,不覺驚駭之至,原想趕上山去,助他一劍,免緻枉送性命,不料那豹一見孩子追上,大吼一聲,嚮山下跑來。仙姑纔料定此事確有奇異,那孩子不是仙神化身,必係大有來歷之人,既然如此,豹子决不能傷他毫末,索性迎上前去,嚮那豹對面攔住,使手中劍嚮豹子喉間刺去。豹子正逃得發昏,萬不料前面有人攔截,擡頭一看,勃然大怒,就嚮仙姑撲下。仙姑身靈眼銳,慌忙把頭一低,身子嚮下一挫,已在那豹肚子下面。正想刺它腹部,豹子也似解得他的意思,立刻嚮上一縱,起在空中有一丈多高,避過仙姑的劍。衹此一刺一避,剎那之間,後面孩子趕到,趁着豹子騰躥之勢,伸出一隻小手,嚮空衹一托,扯住了一條豹腿。那豹先見仙姑的劍還不怎樣懼怯,及孩子這麽一扯,似萬分疼苦一般,又大吼一聲,衹得甩轉頭來吞孩子。豹子口大,孩子頭小,仙姑不覺“啊呀”一聲,待要上前救護,不道孩子竟不避開,反順着勢兒把個小頭嚮豹子口中送去,中間相去不過幾寸之隔,把個仙姑愈加急得要死,慌忙舉手中劍迎着豹子嚮他眼珠刺去,但是孩子手法身段比他這劍步來得更快,仙姑的劍剛近豹眼,豹子略略後退一些,同時孩子已躍過豹頭,翻個身,在那豹子背上玩個倒竪蜻蜓的把式,兩腳朝天,雙手卻揪住豹背,揪得豹子伏伏帖帖地一動也不得動,宛如一座大山壓身上一般,口中呼呼地盡喘氣,現出非常乏力的情狀來。仙姑纔又明白,這孩子真有收伏猛獸的力量,自己執有寶劍,屢刺不中,枉為修道有術的人,心中頓生愧恧,忙把寶劍插入鞘中,待要和孩子說話。
  忽見孩子翻過身來,騎在豹子的背上,指着仙姑笑道:“你這位姊姊倒生得一片好心,可惜你枉有寶劍,連大蟲身上的毛也削不得一根,這種兵器衹配殺殺貓狗、剖剖魚鱉,再不然拿去削削篾片、斬斬草茅,倒也有些用處;若要收拾這樣的大蟲,衹怕連姊姊你這窈窕的身子一並送入大蟲肚中,我敢包他用不着皺一皺眉頭,揉一揉肚子哩。”仙姑見孩子這般輕薄,又是內愧,又不好和他怎樣,但惜他這般天才,大可造就,若不乘機警戒他一下,將來越發目中無人,必致弄成無惡不作的元兇大憨,不但白白棄了一副好材料,而且有貽害人民之患,正是可惜可慮的事情。想到這裏,不覺把雙眉一蹙,心生一計,因笑了笑,對孩子說道:“小哥哥,你的力氣果然不小,但是總不能不用氣力,萬一沒有這點蠻力,衹怕老早做這大蟲點心,此刻則已變成大蟲拉出的糞穢了。所以照貧道看來,這還算不得十分了不得的本領。”孩子經這一激,不禁大怒起來,騎在豹背,並着兩個小指頭兒駡道:“你這賤人能有多大本領,敢出這種狂言。從來打獸之人自然都靠氣力,氣力大到我這樣子,赤手空拳比你用劍之人還厲害百倍,難道還算不得本領?倒是你這挺着寶劍,削不得一根豹毛的人,算有本領嗎?”仙姑笑道:“不是這麽說法。我說,用力打獸,獸便給打死了,衹是一勇之夫,萬一來大批獸隊,你氣力再好點,也免不得顧此失彼,纔緻送入獸腹,無可輓救。依貧道愚見,用劍用力果然不甚便利,最好是連赤手空拳都不要用他,卻要使得千百猛獸俯首帖耳,受你的指揮,命令要他不動,他便氣都不敢出;要他動時,他就足都不能停,那豈不比用氣力更平安穩妥,而且還可利用他們馱東西,代腳步麽?”孩子聽了,坐在豹上笑得幾乎跌下豹來,大聲笑道:“我先當你是個活人,纔把規規矩矩的話對你說說,還喊你一聲『姊姊』,如今看起來,你也不是什麽活人,簡直是個專說死話的鬼東西罷了。”仙姑笑道:“怎見得我是鬼東西?”孩子又大笑道:“你要是個活人,怎麽專一搗鬼。你打量我是孩子哩,可知我年雖小,人卻乖,怎肯聽你這等鬍言瞎道的。”仙姑笑道:“怎見得我是鬍言瞎道?”孩子笑道:“你要當面做將出來給我看,我纔相信你這說話是真,但我又怕你法子不曾試驗,你那一條性命先葬在活墳裏面了,豈非自討苦吃?還惹得我見笑哩!”仙姑笑道:“你這孩子真頑皮,說的話兒全不講些理性,什麽活墳哩、討苦吃咧,年輕輕地,嘴頭恁不忠厚。”
  孩子聽了,不覺又惱怒起來,大聲叱道:“鬍說,我倒真是好心,怎麽說我不忠厚?你要收不住豹子,豹子一定會吞你下去,你這身子豈非葬埋在豹子肚中。豹子吃了你這苗條瘦小的身體,不見得就會脹死,或者格外得些補益,反而肥健起來,那麽你這葬身之地豈非就是活墳?再說,豹子好好被我收伏,與你有甚相幹,偏你又會想出這等花樣來,有心去撩撥它,分明就是俗語說的老虎口中奪食吃,又叫做空手捋虎須,你想這個還有命麽?所以這便叫做自討苦吃。你這女子,看你倒像個在行聰明人兒,怎麽說的話兒全不懂個好歹是非。你要再這般瞎說,可莫怪我要拿你和這豹子一樣看待,那時可別怪人粗魯!”說時仰天大笑,把個身子擺得像風吹楊柳一般。
  大凡人類生存世上,這哭笑兩字總是不可免的,但兩事當中對於身體康強與否,剛成一個反比例。照衛生傢、醫學家的論調,說那多哭的人叫做憂能傷人、哀能毀體;對於善笑之人,說是笑可忘憂,喜能爽神,可見笑與哭對於我人的關係了。然而凡事都要有個一定的範圍和限度,哭笑既是全不能免,我們又不能一天到晚盡是張口大笑,不許皺眉哀哭,那麽身體上豈非太不舒適了麽?原來這哭笑兩者也和平常事情一般,總都有個相當的範圍,哭不過分,於身體上也不是一定有甚害處;笑而過當,也未嘗不會弄出毛病來。這是很顯明的道理,用不着再作註解的。單說那打豹的孩子,氣力誠然大,然而無論如何,衹有這一點年紀,知識上究竟差一點兒。古人說,履虎尾、蹈春水,都是非常危險之事,何況豹子猛烈大過老虎,你既騎上豹背,怎得不時時當心、刻刻留意,防他有個反動行為。誰料這孩子因和仙姑鬥口,鬥志了神,一陣大笑,渾身骨節為之放鬆,已合到俗語骨頭輕的那句話兒,所謂笑不得當其害卻不甚於哭。
  也是孩子該遭一場危險,當他大笑之時,骨節一鬆,那久受壓迫伏不敢動的惡豹頓時覺得身上的重力減輕了十倍,這正是它脫離羈縛的機會兒到了。它便用出全力嚮上一掀,把孩子拋下地來。孩子先前打豹之時,本是萬分留神,一點不敢鬆懈,所以能夠成此伏豹之功,這時卻因大笑之後,骨輕已甚,一時之間竟不能回覆他的實力,況且經此一拋一跌,又未免受驚受傷,神情意態更不免加上一層慌張。有此三層的原因,掙紮之際也當然比平常要迂緩一些,同時那豹子卻因占足了上風,且從失敗之後忽轉勝利,精神愈覺抖擻。見孩子已被拋跌,如何敢稍存怠慢,但見它疾如鷹隼般旋轉身,嚮孩子身上撲下。說時還不甚急,那時更快得百倍。當那孩子掙紮未起之時,豹子的雙蹄已直撲孩子身上,好像要以孩子壓它的方法還治孩子一般,也將孩子用身壓住,不怕他逃到哪裏,然後才能張開它那血盆大口,慢吞吞地細嘗他的滋味。列公們,莫說作書人不是豹子,怎知豹子心理,須知天下事往往有見一知二,憑事測理的,照彼時豹子對付孩子的情狀看來,實實在在似乎有這等意想。不過小子嚮來虛心,無論何事,不敢憑一己臆斷,妄作肯定之語,所以在發表豹子心理之前,特地冠以“好像”兩字,“好像”雲者,即表明我這觀測尚在是非之間而已,未敢斷為必然也。
  唉,話太多了,理由縱然充足,讀書人又要說我惡作劇,蹈那小說傢促狹弄人的醜習,故意在這萬分緊急的當兒,插入這等太沒緊要的空話。這究和作書人名譽有關,還是就此為止,再說那豹子搏人的故事罷。
  當下豹子在上,孩子在下,好似一個可以開合啓閉的機關,專待上下兩方“喀嚓”一聲。合個榫兒,這人獸雙方的勝敗生死就此下了判决,再沒輓救餘地。因為豹身太重,孩子太小,孩子壓住那豹,完全憑藉天生膂力;豹子要壓那孩子,衹消隨隨便便在孩子身上一躺,更不待張口吞吃,可以保險孩子身體非成齏粉不可。當時實在形勢已到這等地步。在這一剎那間,但聽得“啊呀呀”一聲怪叫,可憐好好一個天生巨力、絶頂乖巧的孩子,一個小小身軀已和豹子下腹接近,頭腹相觸,憑那孩子膽氣再壯個十倍,不怕他不驚極慘呼、魂膽俱喪,不知不覺身子往前一撲,面朝地,背嚮豹腹倒撲於地,同時豹子也施出全力嚮下一臥,並將四足軋緊,免得孩子逃走,這時候孩子就有十條小性命,也免不了要到活墳中去走一遭來。在這萬萬分危急的當兒,不但讀書人個個要替那孩子捏一把汗,就是作書人寫到這裏,心中也何嘗不替他戰兢兢地擔着一百二十分的小心。然而作書人究是胸有把握的人,比到讀者多了一層預知術。因為孩子在書中是個重要人才,無論如何危險,哪裏就會短命而亡,當那幾乎短命之時,自然有那意外的救星替他旋轉這兇惡的環境。不說別的,單就何仙姑一人而言,他雖未能成仙,究竟是富有道法之人,為想玉成孩子而反害他短命,仙姑又將何以自解。列公們該應牢牢緊記。
  孩子自豹背被拋,以至被壓入腹下,總不過一霎那時間,在此一霎時中,那對他說話之何仙姑卻始終還在他的身邊,未曾離開一步,一見孩子拋下,他那受驚的程度實在比躬歷危難的孩子更形厲害,幸他轉機很快,知道用力不如用法,連忙念念有詞,捏起一個定身决來,喝聲“孽畜,還不丟開”,就從這一聲裏引出一聲號呼。原來豹子被仙姑道法定住了身子,雖將孩子睏住,兀自動彈不得。孩子見豹子不動,認為自己逃命報仇的機會又到,看它還狠麽?一面從豹腹爬出,順手就將他站定的前腿用力一拉。衹要自己出了豹子腹下,又可轉敗為勝。頓時意氣膽力全都恢復,便思先折斷了豹腿,以為製勝之計。
  誰知豹子受仙姑法術定身不能動,渾身骨肉卻堅硬得和鋼鐵一般。孩子用盡氣力,衹把腿子稍許推動了一些,豹子渾如不覺,也不叫一聲疼。孩子爬了出來,嚮豹子周身打量了一回,見那豹伏伏帖帖地立在一處,雙目閃閃,如電如炬,嚮着仙姑呆呆註視,宛如人傢畜的馴犬一般。孩子這纔有些驚異起來,對着仙姑厲聲喝道:“兀那道姑,這可是你教它裝這死樣的?”仙姑笑而點頭說道:“不教它裝這死樣兒,你還有命呢?這時敢則老早爬到它那活墳中去了。”孩子受這譏笑,卻不動怒,忽然走近仙姑身邊,笑嘻嘻地問道:“姊姊,你要真有這等本領呢,我就請你到我傢去,我傢有大房子、大花園,好玩得很。我就拜你做師父,請你指教我這伏豹打虎的法門,好不好哩?”仙姑聽了,心中暗暗點頭:這孩子能夠服理,卻是可造之才。
  因也笑道:“你還不相信麽?衹憑我這一指兒,再教這畜生蹲在地上,給你做個坐騎,送你回傢,你看怎樣?”孩子大喜道:“好師父,快請發個命令,着它蹲下去罷。”仙姑並不說話,衹伸一個食指嚮豹子喝聲“疾”,豹子果然蹲下地來。孩子喜極稱妙,便也不顧什麽,一躍而上,騎在豹子的背上,卻伸出一對小拳頭,在豹子身上槌了十多下,駡道:“你這王八,幾乎害得我性命都丟了。”豹子受打,卻如毫不覺得一般。仙姑笑道:“這東西現在還被我的道法束縛,魂靈不在身上,你就殺了它的腦袋,包它覺不出一些痛楚咧。”孩子方纔住手,因問:“師父不同我回去麽?”仙姑笑道:“你傢在什麽地方,傢中還有什麽人,你可一一告我明白,我纔肯跟你去咧!”孩子忙道:“姊姊不用多問,我傢離此最近,就在這山後後湖地方。我姓鍾離權,名權。我爹叫鍾離權俊,他如今老得很,不會出來打獸,有時走得遠些,還要我姊姊扶住了他。我還有一個祖母,他的年紀比爹爹還大。”說到這句,仙姑不覺好笑起來。
  未知孩子更有何言,仙姑是否同去,請看下回分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藉竜丹仙人助孝子 起貪念惡吏索神珠第二回兩點竜淚灑成望娘灘 一柄仙劍刺破篾竜眼
第三回試道心特設迎竜閘 解凡體投入孝女懷第四回受謗言不夫而孕 明心跡烈女投河
第五回錢塘江竜遊傳古跡 東海岸徒弟覓師尊第六回爭意氣二竜搶珠 鬧上界玉帝求賢
第七回說份上名師救高徒 提往事老鼠化蝙蝠第八回老蛟登岸毀福德 月老下海作竜媒
第九回邀天眷實授竜王 博庭歡假製蠃肉第十回鰥夫驚豔 田蠃報恩
第十一回遷怒迷人蛟竜泄恨 法師收妖當場出醜第十二回文美化身驅妖孽 仙賜被攝入禦園
第十三回試心田少年立志 全孝道三姐善言第十四回夫妻雙修道 骨肉生異心
第十五回千載老狐說明因果 少年公子斬斷俗緣第十六回孝子下海訪蠃母 狐仙入宮謁竜王
第十七回孫仙賜海中見母 張果老轉世成丹第十八回金山成古跡報德在來生
第十九回為修仙不辭險阻 因求道反遇妖魔第二十回老祖下凡救世 李玄脫險成仙
第二十一回日觀峰收妖為僕 紫霞洞女怪劫經第二十二回成功參老祖 得道省雙親
第二十三回投清流孝子殉慈母 施大法仙人拯危難第二十四回李仙人施術儆淫暴 楊孝子感德入玄門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