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者 让未来记住今天   》 第38节:陆川 保持正常人的情感(2)      杨澜 Yang Lan

  杨 澜:哇,一个里弄干部能够组织2000人!
  陆 川:他当时带队2000人,我妈就是其中的一个。
  杨 澜:这个因果关系我们就不问了。
  陆 川:对。我妈是在这2000人里边的,他带着2000人就去了。
  杨 澜:小的时候西部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
  陆 川:兵团的印象都是碎片,不连贯。我记得我父亲带我去看剪羊毛。还记得那时候我们家边上有一个大坑,很深的一个大坑,猪都养在坑里边。
  杨 澜:怕它们跑出来。
  陆 川:对。我问我妈,我说新疆养猪都是养在坑里啊?内地都养在圈里。她说其实也不是一坑,就是很浅的一个洼地吧,但那会儿太小了,我会觉得那就是一个大坑。
  杨 澜:你怎么看待父母这一辈的理想主义?我想要如果说到理想主义的话,大概他们这一辈属于最狂热的了。
  陆 川:每一代人其实都有每一代人的任务吧,我觉得他们算是比较坚贞地完成了自己对自己的要求。
  杨 澜:当你成年之后,有没有跟父亲谈他年轻时候的经历?他怎么看待这些事情?
  陆 川:好像从我很小的时候他就开始讲他的经历,每天跟我讲,就是他是4岁上学,14岁已经到安徽去教书了这种事。他的学生都比他大。他在那儿得了病,然后回到里弄去休养。后来,一说支边,他又自己把户口本撕了,去支边。在那儿,他就趴在凳子上写,写剧本、写小说,后来被中央广播文工团看中,把我们全家都调到北京。他说:陆川,如果我当年不是这么拼命去写作去创作的话,你现在肯定就跟那些农工子弟一样在种地呢。可是后来有一次,我爸已经50多岁了,建设兵团请我父亲回去。他回来时带回这么厚一摞照片,我就在那儿看。我突然看见有一张照片上我爸跟一个老头儿,两人抱头痛哭。那个人看上去像70多岁了,头发花白。我爸在那儿痛哭,我就问我妈,我妈一看这照片也哭。我就问这是怎么回事,她说,这人就是那时候你爸爸带过去的同班同学。那一天我突然在想,在想象我爸爸看到那些人的时候他内心的那种冲击。
  杨 澜:这些人当初是和他坐一列火车,在他的领导下。
  陆 川:但他们是真诚地相信他们能改变什么。我觉得新疆变成了他的一个挥之不去的记忆了。
  在父亲的臂弯里,小陆川全然不知愁滋味。直到5岁的一天,当熟悉的新疆奎屯变成了首都北京,忧愁和孤独也悄悄地降临了,陆川说,走在这个繁华的城市里,他始终有一种"不带我玩儿"的边缘感。
  陆 川:刚去的时候,我几次被人抓住在楼道里大小便。因为我是野孩子,那会儿新疆哪儿有厕所啊?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第1节:常昊 "围棋让我希冀,让我忧"(1)第2节:常昊 "围棋让我希冀,让我忧"(2)
第3节:常昊 "围棋让我希冀,让我忧"(3)第4节:常昊 "围棋让我希冀,让我忧"(4)
第5节:常昊 "围棋让我希冀,让我忧"(5)第6节:常昊 "围棋让我希冀,让我忧"(6)
第7节:常昊 "围棋让我希冀,让我忧"(7)第8节:洪昭光 适则有寿(1)
第9节:洪昭光 适则有寿(2)第10节:洪昭光 适则有寿(3)
第11节:洪昭光 适则有寿(4)第12节:洪昭光 适则有寿(5)
第13节:洪昭光 适则有寿(6)第14节:蒋雯丽 自负与自卑的矛盾体(1)
第15节:蒋雯丽 自负与自卑的矛盾体(2)第16节:蒋雯丽 自负与自卑的矛盾体(3)
第17节:蒋雯丽 自负与自卑的矛盾体(4)第18节:蒋雯丽 自负与自卑的矛盾体(5)
第19节:蒋雯丽 自负与自卑的矛盾体(6)第20节:蒋雯丽 自负与自卑的矛盾体(7)
第21节:柳传志 让蛇吞了象(1)第22节:柳传志 让蛇吞了象(2)
第23节:柳传志 让蛇吞了象(3)第24节:柳传志 让蛇吞了象(4)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