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 高考年轮:高考恢复三十年的民间观察   》 第38节:1983年:谁在唯高考指挥棒是瞻(5)      马国川 Ma Guochuan    赵学勤 Zhao Xueqin

  在1983年即将结束的时候,12月29日,《中国教育报》登载了这样一则消息:教育部在12月28日发出《关于1984年高考命题若干问题的通知》。
  《通知》对1984年高考命题作了以下规定:
  一、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仍然是:必须符合高等学校选拔新生的要求,同时又有利于中学教学。命题的原则是:命题范围不超出中学教学大纲、试题内容的要求,不超过中学所用统编教材所能达到的程度。
  二、1984年中学数学、物理、化学和外语(限于英语和俄语两个语种)等学科开始按两种教学要求进行教学,高校招生考试的命题范围将不超出基本要求;同时,按较高要求增加若干附加题,附加题的成绩不计入总分,重点高等学校在录取时应适当参考。
  三、过去有关高考复习范围的文件,其内容与本通知精神有抵触者,以本通知为准。
  1983年7月15日到17日,167万多人参加了全国高校统一招生考试。据新华社报道,当年有1/5以上的考生被录取。
  年度人物 徐利刚
  徐利刚,上海第四中学考生。徐利刚在家是独子,在校是三好学生。1983年高中毕业时,他在教师的鼓励下,报名参加高考,并在第一志愿栏里填上了复旦大学的经济管理专业和中文专业,但是他的家长和有些亲戚担心徐利刚大学毕业后分配去外地工作,就一再劝说他放弃高考,顶替家长到国营工厂去当工人。但是倔强的徐利刚还是愿意参加高考,家长便想方设法阻挠其参加高考。七月十五日上午,徐利刚考毕语文回家,午睡后发现下楼的楼梯被搬开,准考证也不见了,遍寻无着,因而没能参加下午的地理考试。徐利刚毫不气馁,他在老师的帮助下,补了准考证,继续参加剩余的几科考试。虽然缺考一门科目,但徐利刚仍然取得总分四百二十四分的良好成绩。
  八月的一天,复旦大学谢希德校长收到了徐利刚的一封信。在信中,徐利刚叙述了家长因怕自己参加高考毕业分配去外地,想方设法阻挠其报考大学的经过,表达了自己刻苦学习,志在祖国四方的强烈愿望。复旦大学的校领导看了徐利刚的这封信,探为考生的抱负和志向所感动,学校立即派人去第四中学,经调查证实反映情况属实。为了鼓励青年与世俗偏见做斗争,鼓励青年攀登知识高峰,该校中文系于八月十三日作出院破格录取徐利刚的决定。当天,名誉校长苏步青和谢希德校长谈到这件事时说,这位青年精神可嘉,破格录取他,不仅是对该青年追求知识,准备献身科学事业精神的一种鼓励,也是对社会上某些考虑眼前个人"实惠"比较多考虑国家长远利益比较少的人的一种教育,我们国家的文化科学水平还不高,建设四化迫切需要有知识的青年一代,做为家长应该支持自己的子女发愤学习,掌握建设四化的本领。
  年度话语:高考加分
  我国的高考加分政策以1978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1978年前主要实行"优先录取"政策,1978年后则主要实行"加分录取"政策。
  早在1950年,教育主管部门就规定,高校招生对于"参加工作3年以上的革命干部和革命军人、兄弟民族学生以及华侨学生,考试成绩虽差,得从宽录取"。这一政策体现了照顾性与鼓励性兼顾的原则,符合当时的人才选拔环境和制度。
  1956年,高等教育部学生管理司发布的《全国高等学校1956年暑期招生录取、分配办法》,则进一步规定了优先录取的分数控制幅度,要求"在与一般考生成绩相同或相近(指总分少20分左右)时,就应该优先录取"。
  1978年以后,国家加大了人才选拔的力度,不再对工农成分学生及革命干部进行照顾,而是对三好学生、学科竞赛获奖者、体育艺术特长生等实行高考分数优惠政策。
  从1983年开始,更是规定对获得地区以上表彰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中的三好学生和优秀干部,以及高中阶段参加地区级以上体育竞赛获单项前5名的队员,或集体前3名的主力队员,考分达到规定分数线的,可提上一个分数段投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新华出版社
第1节:序 言第2节:引子:废除科举后的70年沧桑风雨(1)
第3节:引子:废除科举后的70年沧桑风雨(2)第4节:引子:废除科举后的70年沧桑风雨(3)
第5节:1977年:扔掉锄头,我们报考去!(1)第6节:1977年:扔掉锄头,我们报考去!(2)
第7节:1977年:扔掉锄头,我们报考去!(3)第8节:1977年:扔掉锄头,我们报考去!(4)
第9节:1977年:扔掉锄头,我们报考去!(5)第10节:1978年:跃过高考这道"龙门"(1)
第11节:1978年:跃过高考这道"龙门"(2)第12节:1978年:跃过高考这道"龙门"(3)
第13节:1978年:跃过高考这道"龙门"(4)第14节:1978年:跃过高考这道"龙门"(5)
第15节:1978年:跃过高考这道"龙门"(6)第16节:1978年:跃过高考这道"龙门"(7)
第17节:1979年:高考之船直挂云帆济沧海(1)第18节:1979年:高考之船直挂云帆济沧海(2)
第19节:1979年:高考之船直挂云帆济沧海(3)第20节:1979年:高考之船直挂云帆济沧海(4)
第21节:1980年:迎来"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时代(1)第22节:1980年:迎来"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时代(2)
第23节:1980年:迎来"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时代(3)第24节:1980年:迎来"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时代(4)
第   I   [II]   [III]   [I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