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 全本新註聊齋志異   》 楊大洪      蒲鬆齡 Pu Songling

  大洪楊先生漣[1],微時為楚名儒[2],自命不凡。科試後[3],聞報優等者,時方食,含哺出問[4]:“有楊某否?”答雲:“無。”不覺嗒然自喪[5],咽食入鬲[6],遂成病塊[7],噎阻甚苦。衆勸令錄遺纔[8];公患無資,衆醵十金送之行[9],乃強就道。夜夢人告之雲:“前途有人能愈君疾,宜苦求之。”
  臨去,贈以詩,有“江邊柳下三弄笛[10],拋嚮江心莫嘆息”之句。明日途次,果見道士坐柳下,因便叩請。道土笑日:“子誤矣,我何能病?請為三弄可也。”因出笛吹之。公觸所夢,拜求益切,且傾囊獻之。道士接金,擲諸江流。公以所來不易,啞然驚惜[11].道士曰:“君未能恝然耶[12]?
  全在江邊,請自取之。“公詣視果然。又益奇之,呼為仙。道士漫指曰:”我非仙,彼處仙人來矣。“賺公回顧,力拍其項曰:”俗哉!“公受拍,張吻作聲,喉中嘔出一物,墮地堛然[13],俯而破之,赤絲中裹飯猶存[14],病若失。回視道士已杳。
  異史氏曰:“公生為河嶽,沒為日星[15],何必長生乃為不死哉!或以未能免俗[16],不作天仙,因而為公悼惜。餘謂天上多一仙人,不如世上多一聖賢,解者必不議予說之傎也[17].”
  據《聊齋志異》鑄雪齋抄本
  “註釋”
  [1]大洪楊先生漣:楊漣,字文孺,別字大洪,湖北應山人。明萬歷三十五年進士,歷擢兵科給事中。萬歷四十八年(即泰昌元年),神宗、光宗相繼去世,楊漣與御史左光鬥等協心建議,扶幼主熹宗正位,於時並稱“楊左”。
  天啓間,拜左副都御史,激揚諷議,嘗劾魏忠賢二十四大罪,魏黨恨之入骨。
  天啓五年,被魏黨誣陷下獄,拷訊殘酷,死獄中。本傳見《明史》。
  [2]微時:指作官前地位卑微之時。
  [3]科試:明清時各省學政周歷各府州,考試欲應鄉試的生員,稱科試。
  [4]含哺(bǔ補):口中含飯。哺,口中所含食物。
  [5]嗒然自喪:自感灰心沮喪。參捲一《葉生》“嗒喪”註。
  [6]鬲:通“膈”。胸腹間的隔膜。
  [7]病塊:因積食不化所致胸腹悶滿結塊之癥,即痞癥。
  [8]錄遺纔:指參加錄遺考試,以取得參加鄉試資格。明清時,秀纔參加科試,考在一、二等及三等前十名者,得錄名參加鄉試,稱錄科。其在三等十名以下,及因故未試之秀纔與在籍貢、監生等,得再參加錄科考試,取中者亦得參加鄉試。錄科考試未取及因故未參加者,可以參加錄遺考試,其名列前茅者,亦可參加鄉試。
  [9]醵(jù聚):此從二十四捲抄本,原作“鐻”。湊錢。
  [10]三弄笛:三度吹笛或吹奏三闋。
  [11]啞(yā亞):嘆詞。表驚訝,惋惜。
  [12]恝(jiá戛)然:淡然。恝,無愁貌。
  [13]堛(bì必)然:猶言“噼地一聲”。堛,本義為土塊,《聊齋》常藉作象聲詞用。
  [14]赤絲;揩血絲。
  [15]“人生為河嶽”二句:宋文天祥《正氣歌》:“天地有正氣,雜然
  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此藉謂楊漣不論生前死後,其浩然正氣經天緯地,受人景仰。
  [16]未能免俗:行事未能擺脫俗例。語出《世說新語·任誕》。此指楊漣不忘功名而且愛惜金錢,無異於常人。
  [17]“解者”句:謂洞達事理的人必不認為作者的見解是顛倒是非。傎,同“顛”,謂顛倒事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大話聊齋
捲一: 考城隍耳中人屍變噴水瞳人語畫壁山魈[1]咬鬼
捉狐荍中怪宅妖王六郎偷桃種梨勞山道士長清僧
蛇人斫蟒犬姦雹神狐嫁女嬌娜僧孽妖術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XIII]   [XIV]   XV   [XVI]   [XVII]   [XVIII]   [IXX]   [20]   [XX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