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一代才子錢鍾書   》 出國訪問(1978-1980)(5)      湯晏 Tang Yan

  夏志清為錢鍾書安排一個座談會,時間是23日下午2時至4時,地點在懇德堂(KentHall)四樓405會議室(SeminarRoom),參加座談會的大都是哥大中國文學係的師生;也有一些旅居紐約的華人慕名而來,想一瞻錢氏丰采,這些人大都是夏志清的朋友。因此三四十人把這個小教室擠得滿滿的,濟濟一堂,甚是熱鬧。當座談會開始後的一刻鐘,有一個美國女學生走進來,夏志清即說:“她是我的學生,專門研究《平妖傳》,正撰寫博士論文,想請教錢先生。”錢鍾書隨即用英語說出他對《平妖傳》的看法,並說了這本小說的優點和缺點。最後說,《平妖傳》是明代最好的一部小說,其前半部較後半部為佳,最後幾章寫得極差。錢鍾書讀這本小說,當在四五十年前或者更早,但他給人印象好像他昨天才看完這部小說。還有一個例子,據夏志清說,一位哥大華籍教授就抄了一首絶句問錢;此詩通常認為是朱熹寫的,但不見於《朱子全集》,錢一看便如利劍斷鐵,很明快地說此詩刊於某書,非朱熹作品。錢鍾書在座談會上講話,全是用英語講的,錢氏講得一口流利而典雅的英語,據在哥大教中國史的洋教授大衛·詹森(DavidJohnson,哈佛畢業,在柏剋萊加州大學獲博士學位)事後對人說,生平從未聽過講得像錢鍾書那樣漂亮的英語,他回憶說,也許他在哈佛做學生時,有一位教授的英語或差堪與錢氏可比。錢鍾書不但英文好,也精通法、德、意及拉丁文。在座談會中講到法國文豪莫泊桑時,他引用一句法文原文,在座有懂法文的美國人聽了就哄堂大笑。其他在談話中引錄德文、意大利文及拉丁文的地方也所在多有,他對古今中外文學道來如數傢珍,且時有極精闢的見解,其積學之深,嘆為觀止。
  ……
  錢鍾書在學問以外的另一面——嫉惡如仇。中國社會科學院代表團訪耶魯那天,晚間參加一位華裔教授傢裏招待的自助餐,到會的有耶魯師生及外賓大約七八十人。在席間講話最多的是錢鍾書與費孝通,其他團員則很少講話。有人問到有關吳晗被清算時,錢當衆說當年反右運動(50年代),吳整別人時,也是一點不留情面,無情得很。神情口氣好像費孝通即是受害者之一。錢講話時,不時看費孝通,費則一臉苦笑,表示默認了他的話。[26]餘英時說:“在這次聚會中,我發現了默存先生嫉惡如仇,激昂慷慨的另一面。”[27]像陶淵明一樣,他在寫《歸園田居》、《飲酒》詩之外,也寫《荊軻》、《讀山海經》一類的詩。餘英時特別指出錢鍾書1989年《閱世》一詩:詩云:
  閱世遷流兩鬢催,塊然孤喟發祥哀。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上海人民出版社
鐘情於書不問功名的一生(1)鐘情於書不問功名的一生(2)鐘情於書不問功名的一生(3)楊絳先生函
引言(1)引言(2)傢世(1849-1910)(1)傢世(1849-1910)(2)
幼年(1910-1929)(1)幼年(1910-1929)(2)幼年(1910-1929)(3)父親錢基博(1887-1957)(1)
父親錢基博(1887-1957)(2)父親錢基博(1887-1957)(3)清華才子(1929-1933)(1)清華才子(1929-1933)(2)
清華才子(1929-1933)(3)清華才子(1929-1933)(4)清華才子(1929-1933)(5)青年講師(1933-1935)(1)
青年講師(1933-1935)(2)青年講師(1933-1935)(3)青年講師(1933-1935)(4)牛津(1935—1937)(1)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