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亲历与见闻——黄华回忆录   》 第37节:军事调处执行部的建立      Huang Hua

  军事调处执行部的建立
  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迫切希望实现和平和民主,医治战争创伤。中国共产党主张恢复同国民党的谈判,以求举行政治协商会议和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中共明知蒋介石一心想消灭共产党,为掩人耳目,才玩弄和平花招,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为顺应民意,争取国内和平和民主,毛泽东和周恩来在蒋介石代表张治中将军和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陪同下,于1945年8月28日飞抵重庆,同蒋介石谈判。双方于10月10日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这个又被称为"双十协定"的主要内容是:尽快召开由国民党、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停止国共两党的军事冲突。
  事实上,国民党根本没有停战诚意。蒋介石抢在1946年1月10日发布停战令的前三天,即已密令所属部队迅速抢占战略要点,并频繁调动部队为扩大内战做准备,企图在半年内消灭共产党军队。
  美国杜鲁门政府战后的对华政策是扶蒋压共,给蒋介石大量美援,并在日本投降后三个月内帮助国民党从西南运了十个军的兵力到东北和华北,但比早已在那里的中共领导的部队要少得多,不足以压倒我方。杜鲁门派五星上将马歇尔为总统代表到中国来,在国共之间进行调停,以便一方面争取时间为蒋介石运输更多的兵员到内战前线,另一方面也希望蒋介石能在政治上改善形象,成为能统领全国的亲美政权。
  1945年12月19日,马歇尔来到中国。他知道美国总统在12月15日发表的对华政策声明的要害是要"取消中国自治性军队,如共产党军队",他理解扶蒋灭共和遏制苏联在远东的影响是美国和蒋介石的共同利益所在。马歇尔到重庆后即去拜会蒋介石。蒋介石当然十分欢迎杜鲁门的上述声明。
  从毛泽东8月13日的一篇讲话中,可以清楚看出中共对抗战胜利后的形势估计。他指出:"八年来,我们在敌后,他(蒋介石)袖手旁观,等待胜利,保存实力,准备内战。现在,他要来抢夺抗战胜利果实了。蒋介石对于人民是寸权必夺,寸利必得。我们呢?我们的方针是针锋相对,寸土必争。我们是按照蒋介石的办法办事。"
  中共驻重庆的谈判代表周恩来、叶剑英在同马歇尔会面时表示,欢迎杜鲁门总统对华政策声明中关于停战和建立联合政府的部分;同时也明确表示,除非共产党在政府中的发言权足以保证它作为一个政党继续存在和活动自由,否则不能交出军队。
  为执行"双十协定",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与国民党代表团就停止国共军事冲突问题进行谈判,达成了《关于停止国内军事冲突的协议》,并决定由国共各派一名代表会同美国特使组成军事三人小组,共商各项军事问题的解决办法。 1946年1月10日,国共代表张群和周恩来在《关于停止国内军事冲突的命令和声明》上签字,并连同上述停战协议交由国民政府主席颁布。该协议规定,为监督停战命令的执行,由周恩来和张群签署《建立军事调处执行部的协议》,由国、共、美三方各派一名委员,在北平成立军调部。国民党的代表是政府军委调查统计局局长郑介民,中共代表是中共军委副总参谋长叶剑英,美方代表是美国驻华大使馆经济参赞罗伯逊。
  1946年1月13日,叶剑英、郑介民和罗伯逊及各自的随员十余人自重庆飞抵北平。我作为秘书随叶剑英将军同机抵平,住进了北京饭店。叶剑英任命的中共方面的参谋长是罗瑞卿,秘书长是李克农。中共方面在参谋长之下设了几个处:计划执行处,处长宋时轮;交通处,处长耿飚;整军处,处长陈士榘;新闻处,处长黄华;秘书处,处长冯铉;行政处,处长伍云甫。秘书长之下设有秘书、通讯、机要、编译、救济等处。饶漱石、李立三、伍修权、薛子正、张经武、荣高棠、柯柏年、黄镇等同志也先后担任过中共方面一些部门的领导工作。中共方面人员部分住在北京饭店,部分住在翠明庄。长驻人员中还有徐冰、张香山、陈叔亮、董越千等同志。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执行部中共方面人员增至六百人,但远不及国民党和美方人员各达数千人之多。
  在北平,中共方面的主要负责人叶剑英、罗瑞卿和我们几个部门的负责人,每天到执行部总部的办公大楼上班。总部设在协和医院主楼内。协和医院是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于20世纪20年代建造的大型综合医院,设备先进,是全中国最著名的医院。其建筑宏大典雅,属中西结合的风格。日本侵华战争期间,该医院被华北日军司令部改为日军总指挥部办公大楼。日本投降后未及改为医院,由军事调处执行部作为总部办公楼。
  在执行部,我主要负责同国民党和美方的新闻官员联系,向北平中外记者发布新闻和提供有关调处小组的情况,宣传和解释中共对时局的立场和主张,揭露美国帮助国民党大量运送军队到华北、东北准备内战的阴谋。2月28日至3月6日,军事三人小组周恩来、张治中、马歇尔和执行部三委员叶剑英、郑介民、罗伯逊乘飞机访问张家口、集宁、济南、徐州、新乡、太原、归绥、延安、武汉等城市。我作为叶剑英将军的秘书随行。一路上,周副主席同各根据地的领导同志面谈,传达我党中央的方针和意图。11月,我还曾随叶剑英委员赴沈阳,解决执行部长春分部的领导人选等问题。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Source】世界知识出版社
第1节:前言第2节:序第3节:家庭和学校(1)
第4节:家庭和学校(2)第5节:一二·九学生运动的爆发(1)第6节:一二·九学生运动的爆发(2)
第7节:一二·九学生运动的爆发(3)第8节:南下宣传团的活动第9节:抬棺游行和《牢狱之花》(1)
第10节:抬棺游行和《牢狱之花》(2)第11节:抬棺游行和《牢狱之花》(3)第12节:抬棺游行和《牢狱之花》(4)
第13节:接受斯诺邀请去陕北苏区(1)第14节:接受斯诺邀请去陕北苏区(2)第15节:随斯诺在保安会见毛泽东(1)
第16节:随斯诺在保安会见毛泽东(2)第17节:随斯诺在保安会见毛泽东(3)第18节:目击红军三个方面军大会师(1)
第19节:目击红军三个方面军大会师(2)第20节:目击红军三个方面军大会师(3)第21节:关于西安事变(1)
第22节:关于西安事变(2)第23节:随红军进入延安第24节:延安生活(1)
No.   I   [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