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金融股票 》 如何在金融危机中幸存和发展:大衰退 》
第37节:进行中的经济泡沫和资产负债表衰退(6)
辜朝明 Koo
?第四类(IV):不存在资金需求的系统危机。
前两类危机发生在经济周期处于“阳”态阶段时,而后两类则发生在经济周期的“阴”态阶段。
这四类危机表示在表7-1中。3
表7-1 四种类型的银行危机及其解决之道
“阳”态阶段
资金需求正常 “阴”态阶段
资金需求低迷或者不存在
银行危机
局部
(I)迅速清理不良贷款 奉行问责制
(III)稳步清理不良贷款 奉行问责制
系统
(II)缓慢清理不良贷款 向银行让利
(IV)缓慢清理不良贷款 资本注入
在此基础上可以判定:
?1989年的美国储蓄信贷协会(S&L)危机属于第一类。
?1982年的拉丁美洲债务危机,1991~1992年遍及全美的信贷紧缩,以及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北欧银行危机属于第二类。
?日本在1995年之前的状况属于第三类。
?日本自1996年、中国台湾自2000年、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和美英两国自2007年开始的次贷危机都属于第四类。
从以上的表7-1中可以看出,只有在面对第一类银行危机时,迅速清理银行不良贷款才是最佳解决之道,而对于其他类型的银行危机,只有谨慎稳步的方式才能产生较好的结果。在面对第二类和第四类系统危机时,在缺乏购买方的情况下,试图销售不良资产的尝试有可能将资产价格进一步压低,使得经济形势更加低迷,最终造成更多的不良贷款发生。因此,借用斯蒂芬?英韦斯(Stefan Ingves,瑞典央行行长——译者注)的话来说,过于匆忙地清理不良贷款只会“破坏价值”4,使局势进一步恶化。事实上,美国正是以非常缓慢而谨慎的节奏在处理第二类银行危机中的不良贷款问题。
第三类银行危机虽然不存在雪球效应,但是依然没有立即解决不良贷款的紧迫性,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不良贷款并不会对经济成长构成障碍。因此显然也就没有理由在第三类银行危机时动用纳税人的资金来加速对不良贷款的清理。
与此同时,在资金需求依然存在的第二类系统危机发生时,政府当局可以通过让利措施来支持银行系统。所谓的让利就是指中央银行调低向银行系统提供流动性时的利率,同时又允许银行的贷款利率不变。在现实中,美国正是通过这种方式解决了在第一章中已经指出的,于1991年至1993年间发生的全国性信贷紧缩。虽然这种方式将储蓄者的收入转移给了银行,显得很不公正,但是由于这种方式不需要政府动用公共资金,因此作为权宜之计仍然可以容忍。
然而对于第四类危机,由于私营部门的资金需求不足,从而造成中央银行的让利措施失去效力。在这种类型的银行危机发生时,政府需要在局势进一步恶化之前就采取行动,开始向银行注资,这正是美国在1933年和日本在1998年与1999年所执行的政策。由于美国当前的次贷危机可能将会导致信贷紧缩现象更加严重,因此美国当局必须考虑实行这种补救措施的可能性。
在英国,英国政府最终在2008年2月放弃了寻找愿意接手北岩银行(Northern Rock,英国第五大银行,因为次贷危机的影响陷入经营困难,而不得不向英国当局寻求援助——译者注)的下家的企图,转而将这家银行国有化。没有任何私营部门愿意出来接收这家银行的事实强烈显示出,现在发生的是一场系统危机,所有的金融机构都深受其害,自顾不暇,遑论解救他人。1998年中期,在日本长期信用银行面临破产之际也出现了完全相同的情况,虽然日本政府花费了大量精力来为长期信用银行寻找合并伙伴,但是却没有任何一家国内外投资者愿意出来接手这个烫手山芋,最终,日本政府只得出面将长期信用银行国有化。事实上,在日本政府实行大规模注资和公共工程建设政策,使日本经济和银行系统得到稳定之后,国外的投资者才表示出了购买这家银行的意愿。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东方出版社 |
|
|
| 第1节:导读(1) | 第2节:导读(2) | | 第3节:导读(3) | 第4节:日本经济衰退(1) | | 第5节:日本经济衰退(2) | 第6节:日本经济衰退(3) | | 第7节:日本经济衰退(4) | 第8节:日本经济衰退(5) | | 第9节:日本经济衰退(6) | 第10节:日本经济衰退(7) | | 第11节:日本经济衰退(8) | 第12节:日本经济衰退(9) | | 第13节:日本经济衰退(10) | 第14节:日本经济衰退(11) | | 第15节:日本经济衰退(12) | 第16节:日本经济衰退(13) | | 第17节:日本经济衰退(14) | 第18节:美国大萧条就是一场资产负债表衰退(1) | | 第19节:美国大萧条就是一场资产负债表衰退(2) | 第20节:美国大萧条就是一场资产负债表衰退(3) | | 第21节:美国大萧条就是一场资产负债表衰退(4) | 第22节:美国大萧条就是一场资产负债表衰退(5) | | 第23节:美国大萧条就是一场资产负债表衰退(6) | 第24节:美国大萧条就是一场资产负债表衰退(7) | |
| 第 I [II] 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