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阳光八万里:2007年最具实力的散文集   》 第37节:神农架:生命的家园(1)      Gu Qingsheng

  《旧中国苏南农家经济研究》中介绍,苏南的度衡同样乱,这纷乱也是旧中国农村商品流通及城乡交流的阻碍。于是,在1929年2月,南京国民政府参照国际公制及中国各地的度衡使用习惯,制定了度法。1932年1月,民国政府公布,禁止使用一切旧制度衡单位,一律改用国际公制及标准市制。从此,城市和中心市镇逐渐通用标准市制,而农村通常还用旧制度单位,且各村之间也不一样。苏南农家度长度基本单位是老尺,老尺长度短于市尺,此外还有专门用来布匹的“加一尺”和“加零五尺”,它们分别比老尺长一寸及五分。商贩用的“九五尺”则比老尺短五分,工匠专用的“营造尺”的长度相当于老尺七寸。苏南乡村的面积单位是用的亩,亩的计算方法亦有所不同。在南通县金沙镇一带以“步”计亩,每步(左右脚各跨出一次为一步)合旧尺五尺,相当于1?84米,每250方步为一亩。在太湖周边农村则以个稻计亩,收稻时以六棵稻为一把,六把捆作“一个稻”,大约400个为一亩。当地插秧通常株行距为:0?5尺×0?8尺。亩的计,是土地转移买卖及租佃押典或交纳地租的依据。
  苏南照例也有容单位的普遍使用,其计谷物的单位是老斗。老斗的容积大于市斗,一般在1∶1?37~1∶1?61之间。斗的不确定性很大,另还有“漕斗”“滩斗”与“河下斗”,用于交纳皇粮专用。苏南的斗多以十进制,有石、斗、升三种。称重的单位则多为斤,十六两制,分天秤、漕秤和康平,一老斤相当于1?18市斤。有一种专用来称棉花的秤,名为司马秤,它相当于1?16老斤。我特别喜欢这个“一老斤”,沽酒及称熟牛肉时这么来上一句:一老斤二锅头,二老斤卤牛肉,三老斤卤煮火烧。据《旧中国苏南农家经济研究》称,苏南还有十八进制十八两秤,二十进制二十两秤、四十两秤、双斤秤、苏法秤等,少用。100斤进位为担。
  苏南大仓县实物容积与称重换算:
  大米:1市石=160市斤
  小麦:1市石=145市斤
  大豆:1市石=140市斤
  蚕豆:1市石=125市斤
  元麦:1市石=125市斤
  看起来,通常在乡村使用的度制度都有各自的历史及各自的主张,我是比较喜欢十六进制的杆秤,还有一老斤。
  ..........................
  神农架:生命的家园
  一
  一只白冠长尾雉落在齐人高的高山杜鹃上,白茫茫的枯去的箭竹如同秋芦,金斑喙凤蝶在山荷花上飞舞,林蛙在潺潺小溪里“口邦口邦”地鸣叫,小松鼠攀援红桦树嬉戏,猕猴成群地在混交林边的灌木丛中漫步,它们身边有红艳的火棘果,点地梅一朵一朵地在地面上绽放,林边的珙桐开着洁白花朵。红隼,在蓝天上飞翔。金黄柔亮浅色的阳光,无边无际洒在苍苍莽莽的神农架群峰。
  悠远、宁静、透明的时间,栖息在喧嚣的神农顶的夏天,一种叫做好蜂子的小蜂,它会落到人的鼻尖或耳朵上,它是一种肉食昆虫,捕捉更小的草食昆虫食用。在茂密的丛林中,藤类绞杀苍老的树木,苔藓布满石壁,蜜蜂嗡嘤,蝴蝶翩飞,大型兽类躲避人类的踪迹逃往老林深处。
  人类的脚步已经抵达这里,进入悠远时光,高达40米的巴山冷杉林,笔直的树干林立,那些拥有数百年和上千年树龄的树木,它们的树冠遮天蔽日,森林里弥漫着绿叶的芬芳,展现一种苍翠的拥挤和繁乱。只有被天雷烧灼而死的枯树,它的树皮斑驳,枝干风折,孤立地直指青天。一些枯朽倒下的树木,静静地卧在森林之中,树上长出美丽的菌类,树边生满青草和灌木。而巨大的藤类,它们是乔木的伙伴与杀手,直径达100毫米的藤类,它撒出罗网般的枝蔓网住树冠,它的主干和副干死死地绞住一棵顶天立地的巨树,这种植物界的生死搏斗触目惊心!藤类往往有比高大乔木更大的力,但是一些超级大树,却未有藤类近身,巨大的树冠能够夺去其他植物的阳光,这是它们退敌的一个方法。在森林,植物从对土壤的争夺到对阳光的争夺,表现得淋漓尽致,最终是对阳光的争夺。所以在茂密的丛林,植物的枝叶呈喷发式向上扩张。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Source】湖南人民出版社
第1节:我心中的梯田第2节:惟有茗者留其名(1)第3节:惟有茗者留其名(2)
第4节:秋椒小烧(1)第5节:秋椒小烧(2)第6节:黪子鱼
第7节:味蕾上的故乡第8节:鱼宜三吃(1)第9节:鱼宜三吃(2)
第10节:我敬爱的番薯第11节:桑椹(1)第12节:桑椹(2)
第13节:燕坐华榭第14节:土鱼的品味报告(1)第15节:土鱼的品味报告(2)
第16节:带着鱼去旅行(1)第17节:带着鱼去旅行(2)第18节:遥远的地衣(1)
第19节:遥远的地衣(2)第20节:遥远的地衣(3)第21节:遥远的地衣(4)
第22节:遥远的地衣(5)第23节:遥远的地衣(6)第24节:年酒
No.   I   [II]   [III]   [IV]   [V]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