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 帶你去耶魯   》 第37節:第二章 碰撞:感受耶魯(26)      曹藴 Cao Yun    馬徵 Ma Zheng

  曹: 關於背誦對學習外語的重要性我深有同感。 我學了十年英語, 在新東方教了四年英語, 能體會你教中文的方法多麽有效。 我也可以想象, 那些"可憐" 的耶魯學生在你的課堂裏有多緊張。 學語言興趣很重要, 但興趣不一定能轉化為持久的動力。 因為人的惰性很強, 所以"逼和被逼"在學語言的過程中是很重要的。 耶魯學中文的孩子很幸運, 有你這樣的老師把他們"逼" 得死去活來。 新東方的環境比較特殊, 學生更像是顧客, 沒有人有膽量把顧客逼得死去活來。 我衹能曉之以理, 動之以情, 希望他們能自己把自己逼上學習英語的背誦之路, 這也是成功之路。
  新東方一直強調語言的力量, 語言確實可以改變我們周圍的世界。 我在執教的這些年裏深刻地體會到人們渴望學習外語走出國門的願望。 中國人學英語的路走得很長, 也很艱辛。 被英語折磨了幾十年的中國人, 聽到美國的"中文熱" 無疑是興奮的。 當年新東方托福課堂上刁難美國人的 "漢語托福" 考題曾經讓多少學生感到莫名的安慰: "有一天, 我們讓美國人用毛筆答題, 在龜殼上刻甲骨文, 論活雷鋒與活蜜蜂的區別……"笑過以後, 更多的還是期待, 期待有一天有更多人瞭解中國的語言和文化。 對牟老師的采訪, 讓我們對美國的中文熱有了理性的認識, 也讓更多想從事中文教學的人受到啓發。 任何外語都有相通之處, 耶魯大學中文項目的成功和美國學生學習中文的經驗, 很值得我們藉鑒。
  黃皮膚、 黑頭髮, 你英文講得再地道, 和白人還是不一樣, 白人也不會把你看成是與他們一樣的美國人, 所以有很多在美國的中國孩子小的時候都希望自己是黃頭髮。 他們衹有靠努力學習和取得優秀的學習成績來滿足自尊。
  學語言興趣很重要, 但興趣不一定能轉化為持久的動力。 因為人的惰性很強, 所以"逼和被逼"在學語言的過程中是很重要的。
  Life Is a Miracle
  許田: 生物學家、 美國耶魯大學遺傳學係副係主任、 終身教授。 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院研究員。 1982年畢業於復旦大學遺傳學專業, 1990年獲耶魯大學博士學位。 1990~1993年在加州大學伯剋利分校隨遺傳學家G. Rubin做博士後, 發明了在全世界果蠅實驗室中廣泛使用的鑲嵌體分析技術。 該文章是遺傳學和發育生物學領域被引用最多的文獻之一。 1993年到耶魯任教, 擁有多項國際專利。 1984年獲耶魯大學奬學金, 1990年獲美國優秀博士後奬 (H.H.Whitney), 1995年獲美國優秀青年科學家 (PEW) 學者奬, 1997年成為著名的休斯醫學研究所成員。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目錄(1)第2節:目錄(2)第3節:目錄(3)
第4節:序言第5節:第一章 選擇:夢想耶魯(1)第6節:第一章 選擇:夢想耶魯(2)
第7節:第一章 選擇:夢想耶魯(3)第8節:第一章 選擇:夢想耶魯(4)第9節:第一章 選擇:夢想耶魯(5)
第10節:第一章 選擇:夢想耶魯(6)第11節:第一章 選擇:夢想耶魯(7)第12節:第二章 碰撞:感受耶魯(1)
第13節:第二章 碰撞:感受耶魯(2)第14節:第二章 碰撞:感受耶魯(3)第15節:第二章 碰撞:感受耶魯(4)
第16節:第二章 碰撞:感受耶魯(5)第17節:第二章 碰撞:感受耶魯(6)第18節:第二章 碰撞:感受耶魯(7)
第19節:第二章 碰撞:感受耶魯(8)第20節:第二章 碰撞:感受耶魯(9)第21節:第二章 碰撞:感受耶魯(10)
第22節:第二章 碰撞:感受耶魯(11)第23節:第二章 碰撞:感受耶魯(12)第24節:第二章 碰撞:感受耶魯(13)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