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评传 山长水阔知何处   》 第37节:人生如梦(8)      宋浩浩 Song Haohao

  苏轼回到长江南岸后,有感武昌的田园生活,终于下了一个有趣的决定,就是自己也开始务农,他要从一个翰林学士,天下文宗彻底解脱农夫,几十年了,苦苦追索的是什么生活,怪不得陶渊明如此精明,一下子就找到了自己所要的田园生活。在州郡中申请了十几亩地,这片地位于黄州城东,坐落在山坡之上,耕作时,他体味到了似乎只有写文章时才有的痛快。。山坡顶上,苏东坡自己动手盖了五间房子,由于房子是来黄州第二年于雪中盖成的,因此就叫作雪堂。苏东坡极其风趣顽皮,你看,这五间房子的墙壁他觉得光粉刷一下太单调了,就在上面画了雪景寒林以及江上钓翁,雅致至极,传遍当地士林,引得文人墨客蠢蠢欲动,都想来拜访苏轼,看看他怪异别致又极有情调的山居。
  雪堂往东的低处,是被苏轼分类的稻田、麦田、桑林菜圃,还有飘着清香的果园,苏轼是爱茶之人,因此也种了一片茶树,友人来访可随手采摘。大约在这个时期,朝云也长大成人了,这个少女在杭州被苏轼的妻子买回做丫鬟时才十二岁,现在已是个婷婷玉立的姑娘了。按照古代的规矩,妻子的丫鬟长大后升为丈夫的妾是很正常的事,而朝云本身对苏东坡这位才华绝世的男主人充满了好感,也就在润之的应允下嫁给了苏东坡,元丰六年,苏轼的第四个儿子在黄州出生了,这是朝云为他生的,因为出生在逃遁隐世的生活之中,苏轼给孩子起名为遁儿,有感以前自作聪明才落到了今天这个地步。苏轼语重心长地作了首诗,赠给襁褓之中的孩子:"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苏东坡觉得自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希望孩子不要象自己一样,但愿这个遁儿能愚笨一些,无灾无难地走上仕途。至此,江山胜景尽在眼底,田园十亩,孩子也有了,苏东坡真正过上了神仙般的生活,整日有充足的时间吟诗作画,品茶弈棋,他相信要是陶潜现在还活着,肯定也会羡慕,甚至会搬到这里与自己同住。
  苏东坡现在生活可以自己自足了,还有些盈余,于是为当地的一些看不起病的孩子成立了一个救助会,请邻村的一位读书人任会长,这个救助会让富户捐钱,捐多少可以随意,用此钱来买些布米棉被。苏轼是提倡者当然捐得尤多,他觉得大家尽一点微薄之力一年内能救一百个婴儿是件功德无量值得欣喜的事。
  在这里,苏东坡的朋友真多,这也与他的文名有关系,你看,太守都以与苏轼相交为乐事,把他当作坐上宾,何况一些还未成名的文人。当然,在苏轼眼中,无论你是地方官员还是布衣书生,他都一视同仁,相交皆欢。他的友人中有一位李姓的朋友,此人颇为贪睡,午饭之后,苏东坡和朋友下棋对弈时,他就打着哈欠躺到了苏轼床上睡觉,喝酒的人叫酒量,此位李姓朋友的睡量也极大,让苏东坡叹为观止。下了几盘棋后,这个李姓朋友才翻了一下身,说我刚睡了一个回合,你们下了几回合了,弄得苏东坡和棋友们大笑不止,这种逍遥自在、惬意悠闲的生活俨然在目,苏东坡因了乌台诗案之祸到真正得了福。
  在新舍雪堂与江边的临臬亭间,苏东坡来回轮流着住,每次往返不过几里路。在这条路上,苏东坡次次都要经过一个叫黄泥坂的山坡,这个山坡极有特色,四周望去,山身全是黄色,只有山头零星地点缀着竹林碧草,苍翠绿树。耕作之余,苏东坡就到临臬亭附近与朋友喝几盅小酒,有时喝得醉如烂泥才想起回雪堂,可此时天也昏暮了,而且这晚霞中的天居然有些摇晃,苏东坡经常一头栽到黄泥里,朦胧的意识里到觉得还挺舒服,那黄泥柔柔的软软的。以草为被,以泥块为枕,直至天明,几次这样下来,诗情也有了。这不,那首颇为诙谐又不失文采的《黄泥坂词》就是写在某一天酒醒的早上,也许写下这篇文章时,这位大文豪还可能满脸满鼻子粘满了泥土,没有洗尽。
  五
  苏东坡这样饮酒夜游,逍遥自在的生活状况,据说被传到了京师,那些整过苏东坡的群小们嫉恨不已,本想让你不能再翻身的,现在到比自己在京师都快活,苏东坡真是会过日子,拿你没办法。又是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苏东坡喝到了三更才摇摇晃晃地往回走,他翻过了山,在山顶醉意朦胧的眼睛发现这天空如此静美,月亮皎洁地挂在空中,远处隐约传来江涛的声音,这等美景真是赏心悦目,他拖着不听使唤的腿脚回到了雪堂。这个时候他想敲响柴扉,让家丁出来开门,可从篱笆内传来的却已是家丁熟睡的呼噜声。睡吧,自己何不乘着宁静的月色,到刚才飘来涛声的江边去看看,明月下的长江一定别有意韵: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仗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临江仙》
  来到江边,面对着这永恒的长江流水,仰望天穹遥悬的明月,光阴如百代之过客,长恨此身并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在时间与永恒面前,我们所拥有的也许只是短暂的躯壳,人生苦短,那么我们何不将蝇营狗苟之事忘得一干而净呢。在这夜阑风静,水月空明的美景里,真的希望自己能驾着小舟顺水而逝,去追清风逐明月,在茫茫江海里度过自己的余生。苏东坡不愧有一枝绝世妙笔,此词第二天就传到了好朋友黄州太守那,传言的人看着这词,然后添油加醋,以为苏轼写的这首是作别词,真的到江边悄悄地上了小舟,顺着长江溜走了。黄太守听闻后也吓了一跳,朝廷交给他的任务就是要看护好苏东坡,不能让他溜走。黄太守知苏轼甚深,知道他不可能这样卤莽行事,可作为地方官心里毕竟有些忐忑不安,他急切地来到雪堂看个究竟,还没进门,就见家丁在清扫宅院,这回房内传来的是苏轼的鼾声,家丁悄悄地示意黄太守,主人深夜才归来的,正在休息,最好还是别打扰他了。黄太守见此情景,不禁窃笑,这个苏东坡,真是诗鬼酒仙。是啊,黄州美酒这么多,苏轼这位太守不是不知道,赶苏轼走还未必肯呢,乘舟而逃果然是一场谣言。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第1节:引子第2节:水风空落眼前花(1)第3节:水风空落眼前花(2)第4节:水风空落眼前花(3)
第5节:水风空落眼前花(4)第6节:水风空落眼前花(5)第7节:水风空落眼前花(6)第8节:山长水阔知何处(1)
第9节:山长水阔知何处(2)第10节:山长水阔知何处(3)第11节:山长水阔知何处(4)第12节:山长水阔知何处(5)
第13节:山长水阔知何处(6)第14节:山长水阔知何处(7)第15节:乱红飞过秋千去(1)第16节:乱红飞过秋千去(2)
第17节:乱红飞过秋千去(3)第18节:乱红飞过秋千去(4)第19节:乱红飞过秋千去(5)第20节:故 国 晚 秋(1)
第21节:故 国 晚 秋(2)第22节:故 国 晚 秋(3)第23节:故 国 晚 秋(4)第24节:故 国 晚 秋(5)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