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评传 全景記錄詩人短暫一生——海子傳   》 二 陽光打在地上(1)      餘徐剛 Yu Xugang

  1986年,對於中國詩壇來說,是非同尋常的一年,由安徽的《詩歌報》和《深圳青年報》聯合推出的“中國詩壇1986年現代詩群體大展”轟轟烈烈,這次大展的意義時至今日仍被人議論不止。  它完全是詩歌界的一次大革命。形形色色的詩歌流派、團體、個人紛紛推出自己的作品、專集亮相於詩壇。  這是一場中國詩人的集體大合唱,各種派別的詩人都在打着自己的旗號搖旗吶喊地聲張造勢。但海子不在此列,他拒絶了這次大展。作為一個青春寫作的詩人,這是令人費解的。  實際上,海子渴望在詩壇得到承認。海子從大學畢業後就開始油印了《河流》、《傳說》、《但是水,水》等大批詩集,不間斷嚮外郵寄。  他期望他的詩作能被某位編輯看中,這是他自認為尋求發表的最好方法。對於像海子這樣一位無名小輩,編輯們哪有時間審閱他的詩歌,恐怕一些編輯一瞧見“海子”這個陌生的名字時,會隨手把他的集子扔進紙簍。  不諳世事的海子是不會這樣想的,他一如既往,固執地油印着他的詩集,固執地郵寄散發到全國各地。他可能不知道昌平的哪傢餐館飯菜的價錢最便宜,但他一定知道哪傢打印社打印書稿的價格最低。  他衹知道瘋狂地投稿,寄稿。以至於有一天,有個青年詩人把他詩集裏的詩歌重新摘抄一遍,署上自己的名字要找正規出版社出版,海子仍然蒙在鼓裏,渾然不知。  與拒絶參加“詩歌大展”相對應的一件事是海子在1986年參加了“中國當代新詩潮詩歌十一人研究會”。  這個研究會是由北大中文係發起的。它的目的“旨在精通中國當代詩歌的本質主流,把握其最有發展前途的流嚮。限定其內涵豐富的藝術特徵,強調並贊賞對詩歌的語言而非語言的詩歌的探索,因為這種探索的最終意味着已經復活的中國當代詩歌具有一種真正的生命”。  在第十三期發行的《啓明星》雜志,我們可以看到與海子一起列入研究會中其他十個人的名單,分別是:李書磊、駱一禾、於慈江、老木、西川、張旭東、海翁、落兵、張偉、鬱文。  名譽顧問是著名詩評傢、北大中文係教授謝冕先生。  離開北大三年後,北大仍把他擺在了重要的位置。能進入“研究者”的行列,該會的領導者無論如何都要很好地衡量一下其詩歌資質的深淺程度。海子能進入其列,應該是與其實力有關的。  該雜志的第四十一頁同時配發了海子的一首詩———《歌:陽光打在地上》  陽光打在地上  並不見得  我的胸口在疼  疼又怎樣  陽光打在地上  這地上  有人埋過羊骨  有人運過箱子、陶瓶和寶石  有人見過牧豬人。那是長久的漂流之後  陽光打在地上。陽光依然打在地上  這地上  少女們多得好像  我真有這麽多女兒  真的生下過這麽多女兒  真的曾經這樣幸福  用一根水勺子  用小豆、菠菜、油菜  把它們養大  陽光打在地上  北大,這個造夢工廠,海子與她再一次締結了不解之緣。北大再一次承載了他的夢想,他於該年榮獲了人生中第一個詩歌大奬———“北大一九八六年度五四文學大奬特別奬”。同時得到文學大奬的還有芒剋、北島、西川等人。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江蘇文藝出版社
海子去世15周年 江蘇文藝出版社推出《海子傳》離世十五周年 《海子傳》出版紀念詩人短暫一生生日忌日同天 《海子傳》展現海子生命全景
《海子傳》序引子:皖江士風———《給安慶》一 《春天》,死亡與誕生
二 《鄉村的雲》三 《風》,助我成長的榮耀四 少年查海生的煩惱
五 我是查灣村裏的一條船六 大學,請為少年祝福七 傢裏的一盞煤油燈
八 今夜的月光多美好一 初來乍到(圖)二 我就是最可愛的鼕子(1)
二 我就是最可愛的鼕子(2)三 我的村莊,我的歸來(1)三 我的村莊,我的歸來(2)
三 我的村莊,我的歸來(3)四 和繆斯初吻的夜晚(1)四 和繆斯初吻的夜晚(2)
五 北大的恩一 城裏的月光(1)一 城裏的月光(2)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