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进入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参观,手续可繁琐了,不仅需要预约,而且还要核对证件,在网上审查个人背景,然后拍照,过安检门。在保安处通过审核拿到参观证后,我确信前一段引起美国FBI注意的买枪事件并没有给我留下什么"后遗症"。
我们由接待人员带着上楼,在过道上往下看交易大厅。只见场内有十多个马蹄形的交易站,每个交易站又有十多个交易柜台,周围站着一大堆穿蓝色制服的人。那天是星期二,上午9点30分,开市的钟声敲响,场内顿时活跃起来,电脑屏幕上的数字开始急剧跳动,那些穿制服的人手持掌上电脑开始在各交易站之间快速移动,然后聚集在交易站前大喊大叫……那熙熙攘攘的场面,简直像个农贸市场。
1792年5月17日,24个从事股票交易的经纪人在华尔街一棵树下集会,宣告了纽约股票交易所的诞生。令人惊讶的是,两个多世纪过去了,这种面对面的股票交易方式在这个曾经号称世界第一的证券交易所依然延续。据接待人员介绍,场内人员分"专家"和"经纪人"两批。专家守在交易站不动,只买卖自己分配到的几支股票,他们主持竞标、执行买卖、记录和传送价格信息。那些在场内走动的是经纪人,他们在接到顾客要求买卖某支股票的指令后,便到相应的交易站找专家。股票交易的情景,就像拍卖会,专家将从面前众多经纪人的叫声中选出最好的价码。
这种我们曾经在电影上见过的炒股镜头,现在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是看不到了。"如今网络已进入千家万户,你们为什么不采用网上交易,而保留这种面对面的交易呢?"针对我的提问,接待人员回答说:"一是我们大家习惯这种人气很旺的生意方式,二是面对面处理大宗的股票买卖比网络上安全。"
出了纽约证券交易所,我们来到位于时报广场的纳斯达克(NASDAQ)7层楼高的户外电视大屏幕前感受世界经济脉搏的跳动。这是世界上第一家电子证券交易市场,它给公众印象最深的就是股票指数不断变动的蓝色弧形玻璃幕墙。贴近玻璃幕墙,隐约可见几个人在摆弄着几台摄像机,带队的老师说这是在做现场直播。由于该市场主要通过网上直接交易,名义上的"交易大厅"其实就是这么一个大型的摄影棚,欧美主要财经新闻电视台的记者派驻在这里进行即时行情报道。
今天,无论是上市公司的数量还是股票的平均日交易量,只有36年历史的NASDAQ都已超过老牌的NYSE,成为全球最大的证券交易市场。这从侧面说明了电子交易的先进性。可是,为何纽约证交所故步自封,守着古老的面对面交易方式不变呢?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