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 中國歷代疆域的變遷   》 5 天山南北路歸入版圖,極盛疆域最終形成      葛劍雄 Ge Jianxiong

5 天山南北路归入版图,极盛疆域最终形成
5 天山南北路归入版图,极盛疆域最终形成
  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策妄阿喇布坦死,子噶爾丹策零繼位,又不斷侵擾哈密、喀爾喀蒙古等地。清軍雖多次取得勝利,但一直沒有能徹底平定。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噶爾丹策零死後,準噶爾發生內亂,勢力逐漸衰落。乾隆十八年,準噶爾的阿睦爾撒納襲殺剌麻達爾札,推達瓦齊為汗,車凌烏巴什率部降清。乾隆十九年,乾隆帝决定趁機出兵,以結束數十年未了的戰爭。阿睦爾撒納又與達瓦齊相攻,失敗後率部降清。次年,清軍分兩路進兵,不久就進占伊犁,準噶爾部基本平定。但阿睦爾撒納又發動叛亂,而清軍因天寒撤退,阿睦爾撒納重新控製了準噶爾。乾隆二十二年,清軍再次進入伊犁,天山北路從此納入清朝疆域。阿睦爾撒納逃往俄國,不久病死。
  原來在準噶爾統治下的回(維吾爾)部首領大小和卓木企圖割據,清朝出兵,在乾隆二十四年攻入喀什噶爾(今新疆喀什市)和葉爾羌(今新疆莎車縣),大小和卓木逃往巴達剋山部被殺。天山南路也告平定,清朝統一中國的大業至此完成。
  在這以前的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清朝與俄國訂立了《中俄尼布楚條約》,確定了中俄東段的邊界是外興安嶺和額爾古納河。因為當時清朝還沒有平定外蒙古,所以中段的界綫無法劃定。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清朝與俄國簽訂《中俄布連斯奇界約》和《恰剋圖條約》,規定了東起額爾古納河及其支流開拉哩河(今海拉爾河)相交處的阿巴該圖,經恰剋圖(今俄羅斯境內的恰剋圖及蒙古境內的阿爾丹布拉剋),西至沙必乃達巴漢(一作沙賓達巴哈,今俄羅斯西薩彥嶺)的邊界走嚮。
  從秦始皇滅六國,開疆拓土,建立秦帝國開始,經過了近2000年,中國終於形成了一個北起薩彥嶺、額爾古納河、外興安嶺,南至南海諸島,西起巴爾喀什湖、帕米爾高原,東至庫頁島,擁有1000多萬平方公裏國土的空前統一的國傢。
  清朝全盛時的疆域分為25個一級政區和內蒙古盟旗:內地十八省,下轄府、州、縣、廳,西南幾省還保留一些土司土官;盛京、吉林、黑竜江、伊犁、烏裏雅蘇臺(外蒙古)五個將軍轄區,或以駐防機構兼理民政,或同時設有民政機構,或保留一些類似土司的當地世襲首領;內蒙古六盟、西套蒙古和察哈爾,下設盟旗,與外蒙古相同,但由中央的理藩院直轄;西寧辦事大臣,下轄厄魯特二十九旗和玉樹等四十族土司,前者用蒙古盟旗製,後者用西南土司製;西藏辦事大臣,統轄衛、藏、喀木和阿裏四地區的營、城、呼圖剋圖領地、部族及寺院。儘管在有些政區或地區實行一定程度的自治,如駐西藏的辦事大臣一般不幹預其內部政教合一的制度和事務,土司的土官實行世襲,但涉及國傢主權和中央權威的重大問題已經完全由朝廷掌握,如西藏與鄰國的關係、軍隊駐防、宗教領袖的繼承、內部叛亂的鎮壓等必須由大臣處理或者上報朝廷决定。這樣的統一範圍和程度是以往任何朝代從來沒有達到過的。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一 引言2 疆域何所指
3 疆域種種二 走嚮統一的漫長歷程:先秦時期
2 商朝3 西周
4 東周(春秋、戰國時期)三 中原王朝疆域的擴大和穩定:秦漢時期
1 第一個統一的中原王朝的建立2 西漢初的睏境
3 漢武帝的開疆拓土4 匈奴和其他邊疆政權
5 東漢的疆域6 邊疆諸族的內遷和擴張
四 長期的分裂和短期的統一:三國至南北朝2 亂世群雄的角逐:十六國的興衰
3 對峙中的穩定:北方的統一和再分裂4 北方的局部擴展和南方的退縮
五 從大統一到大分裂:隋、唐、五代時期2 空前的開拓:唐朝前期的疆域
3 強盛後的衰落:唐朝中期以後的疆域4 邊疆政權的消長
5 大分裂時期:五代十國六 分裂的延續和結束:宋、遼、金、元時期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