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评论 梨园往事   》 第37节:四大须生说"谭派"      周简段 Zhou Jianduan

  四大须生说"谭派"
  京剧中的"谭派",有"老谭"、"新谭"之说。老谭指的是形成于一九○○年前后的谭鑫培唱腔;"新谭"指的是形成于三十年代左右的谭鑫培之孙谭富英的唱腔。
  京剧中的"四大须生",有前、后之分。前"四大须生"是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达良,皆宗"老谭"而自创新腔;后"四大须生"是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亦宗"老谭"而自成流派。
  这里讲的"四大须生",自然指的是"后四大须生";这里讲的"谭派"自然也是"新谭派"。一句话就是谭富英。
  谭氏乃梨园世家,传至今已历七代。从谭志道、谭鑫培、谭小培、谭富英,到今天活跃于舞台的谭元寿、谭孝曾、谭正岩,这七代中,竟有谭鑫培、谭富英祖孙两位,分别创成独具演唱风格的"谭派"。因此,旧日有一则笑话,并由此形成一幅漫画,内容是:谭小培在中间,一边对谭富英说:"你父亲不如我父亲!"另一边又对谭鑫培说:"你儿子不如我儿子!"洋洋自得状,溢于言表。
  应该说,谭小培把最大的心力用在培养儿子身上。当时京剧界传有"四大名妈",即坤伶李砚秀、吴素秋、李玉茹和现在台湾的梁秀娟,四位的母亲很能干,终将自己的女儿培养成材。还有"四大名爹",即谭富英、李万春、李少春、荀慧生,四位的父亲亦很能干,很早就将自己的儿子培养得出类拔萃。
  谭富英自幼生就一副甜亮清脆的好嗓子。而且,练武功,肯吃苦;学文戏,一点就透。尽管这样,祖父谭鑫培还说:"孩子不能让他总在家里学,究属管教不严,必须让他进科班坐科!"父亲谭小培说:"眼下科班,以富连成最好,可是我向班主叶春善提过,说不收名家子弟。"谭鑫培说:"明儿你把春善请家来,我见见他。"后来,叶春善毕竟碍于谭鑫培的面子,又加以谭小培的诚意,只好破例答应,但是却提出"法三章":
  第-,与所有学生同样待遇,决不特殊照顾;第二,家里人不能常来看望,也不许随便回家;第三,够什么材料学什么行当,不能挑拣。
  这且不算,随后又由谭小培立下"关书"。文字如下:"立关书人谭小培,今将长子裕升,现年十二岁,情愿投在叶师门下为徒,学习梨园,六年为满。言明四方生理,任凭师父代行。六年之内所进银钱,归叶师收用。无故不准告假回家,倘有天灾病孽,各有天命。如私自逃走,两家寻找。年满谢师,但凭天良。日后若有反悔者,由中保人一面承担。空口无凭,立字为据。"
  当时富连成正值"富"字辈一科,故"富英"由此而得。先学武生,后改老生,深得萧长华、王喜秀、雷喜福等先生传授。坐科时已属"尖子",有"科里红"之誉。十八岁出科,祖父谭鑫培已去世,父亲小培又令其拜在得"老谭"真传的余叔岩门下,终创出自己的风格,为区别"老谭"而称"新谭"派。有趣的是,后来,谭小培之女嫁给了叶春善之子叶盛长,二人又成了儿女亲家,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第1节:程长庚"大老板"第2节:"单刀叫天"谭鑫培第3节:"老乡亲"孙菊仙
第4节:知县名伶汪笑侬第5节:"关戏泰斗"李洪春第6节:"德艺只馨"盖叫天
第7节:名丑箫长华的念白第8节:"戏篓子"赵松樵第9节:"猴王"李万春
第10节:女伶刘喜奎不畏权贵第11节:程砚秋三请俞振飞第12节:花脸宗师郝寿臣
第13节:当代名丑马富禄第14节:"四大须生"之一奚啸伯第15节:一代名旦荀慧生
第16节:四大名旦中的尚小云第17节:须生泰斗马连良第18节:著名武旦宋德珠
第19节:"金霸王"的癖好第20节:"铁嗓青衣"王玉蓉第21节:吴素秋早年二三事
第22节:童芷苓和她的弟弟妹妹第23节:"舞台飞人"张德俊第24节:李世芳青岛罹难前后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