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歌燕乐 钢琴大师的蜕变经历:中国钢琴神话李云迪   》 第37节:史上最难钢琴协奏曲(1)      李音 Li Yin    易运文 Yi Yunwen

  十六
  史上最难钢琴协奏曲
  有人说李云迪就是为打破纪录而生的。我想这是因为他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在他身上也的确发生了太多的"首位":中国首位肖邦大赛金奖获得者、同时也是大赛最年轻的金奖获得者,首位获得德国古典音乐"经典回声大奖"中国音乐家,首位成为DG唱片公司签约的中国钢琴家,首位签约哥伦比亚经济公司的中国钢琴家……然而,纪录永远是要被刷新的,对李云迪来说也是如此,他要不断地超越自己。
  2007年5月,李云迪偕同指挥大师小泽征尔联袂顶尖的柏林爱乐乐团,在享誉世界的柏林爱乐大厅,合作演出了"史上最难钢琴协奏曲"--普罗柯菲耶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同时,DG唱片公司对演出现场进行了录音,这使李云迪成为"首位与柏林爱乐合作录音的中国钢琴家",令他的音乐事业又达到一个新的巅峰。
  柏林音乐会早在两年多以前便已敲定,是柏林爱乐本乐季最重要的演出,也列入李云迪新专辑的录制计划。经济公司与唱片公司联合打造音乐会,在李云迪的音乐生涯中也属首次,而成就这次音乐会的关键人物便是执棒的小泽征尔,在他极力撮合下,李云迪得以用艰涩的"普二"与柏林爱乐结缘。小泽曾半开玩笑地对他说:"你第一次与柏林爱乐合作就能够进行现场录音,可比我们那时候幸运多了。"
  本次音乐会缔造了很多"首次":李云迪首次在国际舞台公演20世纪的音乐作品,首次与柏林爱乐合作,首次现场录制专辑音乐;DG唱片公司近5年来首次完成独奏家与大型乐团的合作录音,并首次录制"普罗柯菲耶夫第二钢琴协奏曲";柏林爱乐也是四十年来首次和钢琴家合作演奏该曲;同时,也是小泽征尔十几年来首次与年轻艺术家进行现场录音,并首次将整个柏林音乐会拍摄为纪录片。纪录片真实地记录了小泽和李云迪在柏林期间的一切活动,包括与柏林爱乐的每次排练,彼此之间的交流,现场演出等完整的过程。而该纪录片是由加拿大著名的Rhombus Media公司拍摄完成,他们曾经拍摄过经典的影片《红色小提琴》以及马友友的《巴赫的灵感》。届时,该片将在全球发行,并将抢先在日本的NHK,美国的PPS,以及德国国家电视台热播。
  据当地媒体称BPO(柏林爱乐简称)常演奏普罗柯菲耶夫的第一和第三钢琴协奏曲,对于"普二"却是生疏的。因为这曲子的钢琴技巧太艰深,若没有绝对把握,没有哪个钢琴演奏家会轻易将自己的声誉下注在这个曲子上。
  "普罗柯菲耶夫《第二钢琴协奏曲》和拉威尔的《G小调钢琴协奏曲》。普罗柯菲耶夫的音乐我形容它是非常刚硬的风格,他的音乐里也有大量浪漫派的元素,但是性质完全不同,应该说是一种比较冷色调的浪漫。普罗柯菲耶夫的音乐在听觉上阳刚无比,他固有的创作手法就是恰似'打击乐'的声音,这是典型的轰轰烈烈的指法,使双手不得不经常飞速地、激烈地平放在琴键上,而这时候基本重量都自然而然地落在1、2和3指上。
  演奏他的第二号钢琴协奏曲除了手指触键讲求绝对干净以外,尤其需要坚强的意志力、专注度,以及运动员般的体力,因为这真是一部激烈的作品。正因为它既艰涩又音多,当年普罗柯菲耶夫写信给霍洛维茨时就推荐他选择弹奏自己的第三号钢琴协奏曲,因为这首技巧上相对于第二号简单得多,他写道'原因是第二号的音我写得太多了'。我觉得普罗柯菲耶夫的第三号是音乐性的,第二号是物理性的。这首乐曲也是所有协奏曲中技巧难度最高的,从技术上达到了生理极限,也是我觉得最具挑战性的乐曲。"
  "为什么会选择这首强调重击的曲子?" 听到他这一番描述,让我越发好奇了。
  "在上个世纪,市面上可以找到的第二号录音极少,因为当时比较流行弹'浪漫风',若弹普罗柯菲耶夫顶多弹第三号协奏曲。但第二号在这几年渐渐出现在各个国际钢琴比赛中,本世纪的钢琴家善于表现自己,喜欢挑战前人没有做过或不敢做的事,这也是我会选择弹奏该曲的原因,我希望给大家展示自己的另一面。"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花城出版社
第1节:个性十足的钢琴王子(1)第2节:个性十足的钢琴王子(2)第3节:个性十足的钢琴王子(3)第4节:个性十足的钢琴王子(4)
第5节:琴童出世(1)第6节:琴童出世(2)第7节:初涉钢琴比赛(1)第8节:初涉钢琴比赛(2)
第9节:驰骋国际赛场(1)第10节:驰骋国际赛场(2)第11节:驰骋国际赛场(3)第12节:决战华沙(1)
第13节:决战华沙(2)第14节:决战华沙(3)第15节:21世纪之星(1)第16节:21世纪之星(2)
第17节:留学汉诺威(1)第18节:留学汉诺威(2)第19节:肖邦精选第20节:恶魔般的曲子(1)
第21节:恶魔般的曲子(2)第22节:驰骋国际乐坛(1)第23节:驰骋国际乐坛(2)第24节:音乐的魔力(1)
第   I   [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