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评论 》 读《金瓶梅》品明朝社会 》
皇帝也是守财奴(2)
梅朝荣 Mei Chaorong
矿监、税使是皇帝的亲信,权力极大,他们每到一地,就撇开地方官府,另建衙署,专折奏事,直通皇帝。他们对不屈从于他们的地方官,上奏告密诬陷,神宗偏听偏信,立即下令逮捕治罪,有的地方官甚至被活活打死。矿监、税使及其爪牙,无恶不作。如湖北税监陈奉,“其党至直入民家,奸淫妇女,或掠入税监署中”。矿监陈增在山东益都,日征千人凿山开矿,为督促多采,打死了许多工人。陈增的爪牙程守训等人到了江浙地区,扬言奉密旨搜金宝,诬大商巨室私藏违禁物,“所破灭什百家,杀人莫敢问。” 据说,万历三十年,万历皇帝一病不起,以为自己会死,良心发现,想给后世留个好名声。于是,下诏,停止矿税。没想到,几个时辰后,他又缓过来了,睁开眼,第一件事,就是赶紧派人去内阁收回遗诏,前前后后一共去了二十多拨人传达这个命令。结果,这个“采榷之祸”又延续下去了。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明神宗死去,朝廷才宣布撤掉一切矿监、税使,过去因反对矿监、税使而被处分的官员也酌量起用。事情并没有过去,等到万历以后的几个皇上,看到神宗的敛财之术,也都纷纷效仿。 万历年间全国大概只有700~800万两的全国税收,到崇祯末年升到3000万两,也就是说民众的负担从万历到崇祯实际上是增加了三倍。当然,皇帝是这样,下面的官僚也绝对不敢落后。据崇祯五年的一个揭发案,淮扬地区的一个巡抚,他半年里面的赃款就是17万两。他走了,后面一个继任者有过之而无不及,贪污盐款21万两。明朝派官员去视察西北东北的边防,冰天雪地,士兵列队检阅。这个长官看着那些士兵悚悚发抖,忽然“扑”倒下了。 明朝官员的敛财,都是空忙了一场。等到明末农民起义进了北京抄家的时候全都没收了。当初崇祯皇帝召集大臣,说形势紧张,有个大臣问他:国库里还有多少钱?崇祯皇帝脸色很难看,说国库这个事情我不能告诉大家。实际上他不肯动。 到三月初的时候义军进来了,因此急了,可是,自己又舍不得出钱。他就要大臣、亲戚、宦官捐钱。只有两家人家各捐一万两,大多数都是几千两。太监的头目叫王之心,据说是最富了,传说他有30万两,死活只捐了1万两。一个大学士叫陈演,他说我平时很清廉,一个钱没有,所以一毛不拔。等到李自成抄家的时候,就是这一毛不拔的人,先是把4万两银子送到大将军刘宗敏家里,想蒙混过关。结果,他家里的佣人揭发,说他家里还有。军队一抄,抄下来银子四万八千两,加上黄金160两。 皇后是苏州人,姓周,她的家里抄出来白银是51万两。起义军在北京抄家,仅一个刘宗敏上交给李自成就是1000万两。可见朝中官员私吞了多少。 李自成把国库里的那些银子全部搬到西安,有用驴、用马车搬,其中竟然有万历八年国库里的底银始终没有动过,算下来是三千七百万两,还有黄金150万两。 万历皇帝的敛财癖好,终于得到了历史的惩罚。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千古一奇梅 |
|
|
杀人不见血的刀(1) | 杀人不见血的刀(2) | 杀人不见血的刀(3) | 太监敢顶半边天(1) | 太监敢顶半边天(2) | 太监敢顶半边天(3) | 玩主坯子皇帝命(1) | 玩主坯子皇帝命(2) | 玩主坯子皇帝命(3) | 父母还是亲生好(1) | 父母还是亲生好(2) | 父母还是亲生好(3) | 特务行业很吃香(1) | 特务行业很吃香(2) | 特务行业很吃香(3) | 平民组织闹党派(1) | 平民组织闹党派(2) | 平民组织闹党派(3) | 亲兄弟得明算账(1) | 亲兄弟得明算账(2) | 亲兄弟得明算账(3) | 别人挖坑自己跳(1) | 别人挖坑自己跳(2) | 别人挖坑自己跳(3) | |
| 第 I [II] [III] [IV] [V]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