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演绎 话说唐僧   》 大难不死(1)      冯宝善 Feng Baoshan

  贞观四年(公元630年)秋末,玄奘一行从波里夜呾罗国东行五百余里,来到古代印度十六大国之一的秣兔罗国(今印度马土腊西南马霍里)。在玄奘之前,我国东晋时期,法显大师就已经到过这里,当时这儿有寺院二十所,僧人三千。玄奘来到这里的时候,虽然寺院不少,僧徒却仅有二千余,从这里可以看出,印度的佛教,似乎已不如从前兴盛。而踏着先行者的足迹,玄奘心中倍感亲切。这里有着释迦牟尼几位弟子的舍利塔,每年修福的日子,僧徒们按照自己的修业,各自选择供养,倒是十分有趣的事情。
  由此向东北行五百余里,到萨他泥湿伐罗国(今印度旁遮普邦塔内沙尔)。再东行四百余里,约在冬初,玄奘一行来到窣禄勤那国(今印度北部罗塔克以北)。窣禄勤那国东临殑伽河(今恒河),北靠大山,阎牟那河(朱木那河)从中间流过。国周长六千余里,看起来很有些荒芜,但城墙坚固,修缮完好。当地人质朴淳厚,崇尚学艺。该国有寺院五所,僧徒千余人,多修小乘。有天祠百所,多异道之徒。在这里,玄奘曾师从阇耶毱多,向他学习《经部毗婆沙》。
  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初春时分,玄奘渡河东进,来到秣底补罗国(今印度北部罗希尔坎德的曼达瓦尔)。国周长六千余里,都城周长二十余里。国王是戍陀罗种姓,不信佛教,敬事天神。国民崇尚学艺,娴熟于咒术。国中有寺院十多所,僧徒八百多人,学小乘一切有部。
  都城南四五里,有一所不大的寺院,前代高僧德光法师曾在这里完成了他的《辩真论》等经论约百余部。德光原本修大乘佛教,后改习小乘。该寺院向南三四里,有一所较大的寺院,是前代高僧众贤论师寿终的地方。众贤为迦湿弥罗国人,博学多才,精于一切有部《毗婆沙》。当时,世亲作《阿毗达磨俱舍论》,将《毗婆沙》批驳得体无完肤,为西域僧徒崇仰,众贤为了重振《毗婆沙》思想,花了十二年的时间,殚精竭虑,撰写了《俱舍雹论》二万五千颂,八十万言,决心要与世亲当面一决高下,可惜宏愿没有实现,就已经老病而死,赍志以殁。后来,世亲读到了他的这部著作,也感慨他书中见地的精到,认为在思力上,并不次于《毗婆沙》,便为之更名曰《顺正理论》,后以此名行世。在众贤塔附近,又有佛塔,是为纪念前代僧人毗末罗密多罗论师(无垢称)修造。
  窣禄勤那国有位高僧密多斯那,已经九十高龄,是德光论师的弟子,精熟于三藏经论。玄奘便跟从他学习萨婆多部的《辩真论》、《随发智论》等,前后用了半春一夏的时间。
  夏末,玄奘又北行三百余里,到婆罗吸摩补罗国(今印度北部迦尔瓦尔地区);东南行四百余里,到瞿毗霜那国(国境约在今卡昔浦尔、拉姆浦尔、比利毕特地区);再东南行四百余里,到垩醯掣怛罗国(今印度北部拉姆那加尔);南行二百余里,渡过恒河,向西南到达毗罗删拏国(今印度北部别尔沙尔);东南行二百余里,到劫比他国(今印度法鲁卡巴德)。
  劫比他国周长二千余里,国都周长二十余里,有寺院四所,僧徒千余人,都修小乘正量部法。另有十所天祠,杂居着异道徒,他们信奉的神灵为大自在天。劫比他国都城东去二十余里,有一所雄伟庄严的寺院,寺内有三宝阶,南北成列,据说是佛陀在忉利天为摩耶夫人说法完毕,归赡部洲降临的地方。三宝阶中间为黄金铺地,左为水精铺地,右为白银铺地。传说如来佛率领诸天众在三宝阶蹑中阶而下;大梵天王位右,手执白拂,踏着银阶而下;天帝释持着宝盖,位左,踏着水精阶而下。玄奘到此观礼,所见到的一律是砖石垒造、用杂宝装饰、高七十余尺的建筑,上筑精舍,中间石雕佛像,左右是释、梵之像,旁边有高达七丈的石柱。在三宝阶不远处,是优钵罗比丘尼化作转轮王、拜见佛陀的地方。
  从此向东南,行二百里,来到彼时正称霸五印的普西亚布蒂王朝戒日王的国家羯若鞠阇国(即女曲城,位于今印度恒河与卡里河合流处)。羯若鞠阇国周长四千余里,都城西临殑伽河,长二十余里,宽四五里。城池雄伟,固若金汤。城内高楼台阁,鳞次栉比;花木繁茂,池沼潋滟;物产丰富,百姓富足。当地风调雨顺,风俗淳朴,人们喜好修饰,穿着锦绮;笃学游艺,好清谈阔论。城中有寺院百余所,僧徒万余人,大小乘兼修。另有天祠二百余所,异道徒也有数千人。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选集】西游记
王立群作序(1)王立群作序(2)楔子(1)楔子(2)
楔子(3)楔子(4)华阀裔孙(1)华阀裔孙(2)
华阀裔孙(3)净土寺出家(1)净土寺出家(2)游学大江南北(1)
游学大江南北(2)求法缘起(1)求法缘起(2)求法缘起(3)
求法缘起(4)杖策孤征(1)杖策孤征(2)杖策孤征(3)
杖策孤征(4)杖策孤征(5)杖策孤征(6)穿越西域各国(1)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