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感悟 我不是教你詐   》 第三十七章      劉墉 Liu Yong

  墨不是刀
  過不久,讀到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的文章,其中評論著名的李廷“墨”,真
  是辛辣過癮極了。
  李格非說:“人人都講李遷墨一條值多少黃金、多麽了不得,我卻不義為然。譬如有人
  講那墨的邊緣質地又細,又堅硬,利得能削東西。但我要削東西可以用刀,何必用墨?
  “又有人說那墨如果掉在水裏,隔幾天撈起來,也不會腐爛溶化。但好好的墨,何必拿
  去泡水?
  “還有人說,一般墨不超過二十年就壞了,李廷墨可以存上百年。我則認為這根本不算
  什麽,用墨不過兩三年,何必用百年?
  “那人又說他的墨特別黑,我則笑道?天下本來就沒有白色的墨。何況當我把他的墨和
  普通墨混在一起,請他分辨時,他也分不出來。”(《墨癬說》語譯)
  李格非這幾句話真是實在,一巴掌把腐儒術士們的歪理全打翻了。本來嘛!墨就是墨,
  那衹是個寫字的工具,何必賣得玄而又玄?
  
  不堪一擊的名劍
  也聽過畫傢自稱用的顔料如何珍貴,或說他的筆法如何高妙,可以一筆畫幾尺,直得像
  用尺畫的一般。
  乍聽似乎他的畫太高明了。衹是深入想想,我們欣賞的是畫,不是顔料!我們看的是刨
  意、是境界,而不是特技表演。畫傢要努力在意境上下工夫,何必標榜材料和技術呢?
  看過一部武俠小說,描寫某俠客尋到一把數百年前的名劍,自認可以削斷接觸的剎那,
  當地一聲,持名劍的人倒下了,鮮血沮沮由胸口淌出——
  名劍斷了!他一心迷信古代的名劍,卻沒想到經過幾百年,煉鋼的技術更進步了。
  我很喜歡這個故事,我常想:當人們說“百年老方”的時候,往好處想,那是用了百年
  的方子;往壞處想,則是百年都沒改進的東西。這百年來,科學有了多大的進步?世界有了
  多大的改變?我們憑什麽信古人不信自己?
  當威權的時代過去,偉人的神話不再,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好好的驗證祖先傳下來的道
  理?
  對的!我們留下發揚光大!錯的!即使千百年來都被認為對,即使是聖人說的,我們也
  把它拋棄!這纔是獨立思考,纔是不因循,纔是實事求是,中國人也纔有前途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
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第十八章第十九章第二十章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三章第二十四章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