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集 歐陽修集   》 捲三十七 居士集捲三十七      歐陽修 Ouyang Xiu

  ◎墓志一十七首〈宗室〉
  【皇從侄衛州防御使遂國公墓志銘〈嘉祐五年〉】
  惟遂昭裕公宗顔,字希聖,太宗皇帝之曾孫,潞恭憲王元佐之孫,鎮江軍節
  度使兼侍中、郇國公允成之長子。初除西頭供奉官,歷內殿崇班,禮賓、崇儀副
  使,六宅使,改左屯衛大將軍、封州刺史,遷左金吾衛大將軍、領復州團練使,
  左衛大將軍、領郢州防御使,拜衛州防御使。
  公好學,通王氏《易》,喜為詩,藏書數萬卷。性聰敏多能,至於琴奕之藝,
  佛老之說,所學必通。履行修謹,未嘗有過失。每燕見,侍上讀《易》賦詩,數
  賜器幣,詔書褒美。嘗召宴太清樓,賦《裸玉》詩,為諸皇子第一,上尤嘉嘗,
  賜繒彩二百段。有詩集十捲。至和二年九月壬戌,以疾薨,享年四十有八。初其
  疾也,上遣中貴人押國醫治之。既薨,輟視朝一日,敕有司具駕,將視其喪,以
  雨不剋。遣中貴人厚加賻恤,乃贈昭信軍節度使,太常考行,謚曰昭裕,權厝於
  東法濟寺。夫人太原郡君郭氏,燕王從義之裔孫。子男三人:長曰仲連,右千牛
  衛將軍;次曰仲丹、仲筠,皆太子右內率府副率,早卒。女四人:長適左侍禁
  若旦,今亡;次適內殿承製、閣門祗候郭士選;次二亡。以嘉祐五年十月乙酉,
  葬於河南永安縣。銘曰:
  學而通,行益修。中充實,外譽優。見於言,帝所褒。雖不剋施於事,斯可
  以銘諸幽。
  【皇從侄筠州團練使安陸侯墓志銘〈嘉祐五年〉】
  安陸侯宗訥,字行敏,太宗皇帝之曾孫,潞恭憲王元佐之孫,鎮江軍節度使
  兼侍中、郇國公允成之第二子。初除西頭供奉官,歷內殿崇班承製,改右千牛衛
  將軍、領茂州刺史。天子祀明堂,推恩,遷領筠州團練使。至和元年八月癸卯,
  以疾卒,享年四十有六。天子哀恤,贈安州觀察使,追封安陸侯,權厝於薦嚴佛
  寺。嘉祐五年十月乙酉,葬於河南永安縣。夫人長樂郡君賈氏。子男五人,其二
  早卒,次仲緘右千牛衛將軍,二人尚幼未名。女八人:長適右侍禁尉世庸;再適
  右侍禁郭昭簡,今亡;次適右班殿直劉起;次適陳敦,今亡;次適王整;次適董
  昭遜;次適張經,今亡;次適程翼,皆右班殿直。最幼入太和宮為道士。惟侯學
  知為詩,好義喜施。性端謹,能修容止,進退有法,未嘗少懈。銘曰:
  思無邪,容則莊。蔚然有儀人所望,學而不止久愈彰。銘昭厥美示不忘。
  【皇從孫右領軍衛大將軍博平侯墓志銘〈嘉祐五年〉】
  惟太祖皇帝之長子曰吳懿王之曾孫,右屯衛大將軍、昌州團練使、贈彰化軍
  節度使、舒國公惟忠之孫,萊州防御使、東萊侯從恪之第二子,金紫光祿大夫、
  檢校國子祭酒、右領軍衛大將軍、兼御史大夫、輕車都尉、天水郡開國侯世融,
  字仲源。幼好學,不驕富貴,以清節自勵。尊重師友,執經問道無倦色。嘗自銘
  其器物,起居飲食視之。喜為詩,工書,亦通浮屠說。平居一室蕭然,終日無所
  營欲。世鹹知其賢。初為殿直,歷左、右侍禁,改太子右衛率府率,遷右領軍衛
  將軍。天子祀明堂,推恩,為本衛大將軍。當寶元、康定間,趙元昊叛,西邊用
  兵,侯率宗室七人詣闕,自言願效用,上深嘉奬。至和二年七月癸未,得疾,神
  色怡然,與諸昆弟談論不輟,是日卒,享年四十。贈博州防御使,追封博平侯。
  天子悲思不已,為飛白字六,曰“世融好學忠孝”以褒之。夫人,金城縣君王氏。
  子男七人,五早亡。在者二人:曰令晏,右千牛衛將軍;令箴,太子右監門率府
  率。女二人,長適右班殿直王戡,次早卒。以嘉祐五年十月乙酉,葬於某所。銘
  曰:
  富貴不動其心,生死不渝其色。惟性之安,惟學之力。孰雲不壽?永昭闕德。
  【皇從侄康州刺史高密侯墓志銘〈嘉祐五年〉】
  惟高密侯宗師,字靖之,太宗皇帝之曾孫,潤恭靖王元份之孫,濮王允讓之
  第七子。明道元年,為右侍禁,遷左侍禁,改太子左清道率府副率,纍遷金紫光
  祿大夫、檢校國子祭酒,行太子左清道率府率,兼侍御史,騎都尉,封天水縣開
  國男,食邑三百戶。居三歲,遷右監門衛將軍,兼御史大夫,轉勳上騎都尉,進
  爵子,加食邑三百戶。天子祀明堂,推恩,遷右領軍衛大將軍,轉勳輕車都尉,
  進爵伯,加食邑三百戶。天子有事於南郊,推恩,轉勳上輕車都尉,進爵侯,加
  戶四百。至和元年五月,領康州刺史。嘉祐元年十月甲子,暴疾薨於傢,享年二
  十有九。贈密州觀察使,追封高密侯。惟侯瀋靜寡言,寬仁好學,未嘗有過失。
  夫人,濮陽郡君吳氏。生男一人,仲廩,太子右內率府副率。女三人,尚幼。以
  嘉祐五年十月乙酉,葬於河南永安縣。銘曰:
  好仁而靜,敏學而明。雖不永年,而垂令名。卜安於此,其固其寧。
  【皇從侄右監門衛將軍廣平侯墓志銘〈嘉祐五年〉】
  廣平侯宗沔,字上善,太宗皇帝之曾孫,潤恭靖王元份之孫,濮王允讓之第
  二十子。初授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國子祭酒,行太子左監門率府率,兼監察御史,
  武騎尉,遷太子左清道率府率,兼侍御史,轉勳上騎都尉。天子祀明堂,推恩,
  遷左監門衛將軍,轉勳輕車都尉。天子有事於南郊,推恩,轉上輕車都尉,天水
  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戶。明年二月甲辰,以疾卒,享年二十。贈洺州防御使,追
  封廣平侯,權厝於承天佛寺。惟侯為人明敏好學,能為文辭。娶高氏,封仁壽縣
  君。子男二人,仲足、仲霄,皆太子右內率府副率,早卒。以嘉祐五年十月乙酉,
  葬於河南永安縣。銘曰:
  性之明,學有方。壽不隆,永以藏。
  【皇從孫右監門衛將軍墓志銘〈嘉祐五年〉】
  太祖皇帝之長子曰吳懿王德昭之曾孫,彰化軍節度使、舒國公惟忠之孫,萊
  州防御使、東萊侯從恪之子,曰右監門衛將軍、贈右武衛大將軍世衡,字夏卿。
  母曰平原郡夫人米氏。世衡生早孤,而平原夫人教之以學。性瀋敏,自為童兒,
  不好弄。既長,好學問,通《周易》、《孟子》,喜為詩,暇則學射法而已。在
  諸昆弟為最幼,而尤以孝悌見稱。初補殿直,改太子右衛副率。天子祀明堂,推
  恩,拜右監門衛將軍,纍遷至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國子祭酒,兼御史大夫,柱國,
  天水縣開國伯,食邑九百戶。嘉祐四年六月丙寅,以疾卒,享年三十有一。娶王
  氏,太原縣君。子男二人,令展、令持,皆率府副率,早卒。女一人,尚幼。嘉
  祐五年十月乙酉,葬於河南永安縣。銘曰:
  學問以為文,孝悌以為本。其華已榮,而實斯殞。銘以藏之,以昭其韞。
  【皇從孫右屯衛大將軍武當侯墓志銘〈嘉祐五年〉】
  惟武當侯世宣,吳懿王德昭之曾孫,彰國軍節度使、舒國公惟忠之孫,武勝
  軍節度觀察留後、韓國公從藹之子。母曰太寧郡君慕容氏。惟侯生於富貴,而不
  習為驕侈。少好學,喜購古書奇字。遇人卑恭,事親孝悌。纍官至左屯衛大將軍。
  嘉祐三年五月己卯,以疾卒,享年三十有六。初娶天水縣君王氏,再娶金城縣君
  張氏。子男六人:長曰令鐸,左千牛衛將軍;次曰令進、令禱、令愔,皆太子右
  內率府副率;其二幼,未名。以嘉祐五年十月乙酉,葬於河南永安縣,以天水縣
  君礻付焉。銘曰:
  孝行之本,謙德之躬。壽鬍不隆?閟此幽宮。
  【安陸侯夫人長樂郡君賈氏墓志銘〈嘉祐五年〉】
  夫人姓賈氏。曾祖廷瑰,纍贈左神武大將軍。祖官至四方館使、昭州團練使。
  父德滋,前左班殿直。夫人以選歸於安陸侯宗訥。至和元年五月乙卯,以疾卒,
  享年三十有六,權厝於薦嚴佛寺。以嘉祐五年十月乙酉,礻付安陸侯以葬。銘曰:
  配德惟諧,卜藏斯吉。其固其安,於此幽室。
  【雍國太夫人馮氏墓志銘〈嘉祐五年〉】
  雍國太夫人馮氏者,皇兄右千牛衛大將軍、贈永清軍節度觀察留後、臨汝侯
  惟和之夫人,襄州觀察使襄陽侯從誨、寧國軍節度觀察留後宣城公從審之母。曾
  祖暉,靜難軍節度使、衛王。祖繼業,定國軍節度使、贈中書令。父訥,西上閣
  門使。馮氏自衛王,仍世守西邊,有功,載國史。夫人生將傢,孝謹柔明,動不
  逾禮,以世族選為臨汝侯之配。居十有二年,而臨汝侯卒,夫人居喪哀毀。真宗
  嘉其行,特封譚國夫人以褒寵之。夫人益自勵,衣服飲食務為儉薄,居處嚴潔,
  未嘗下堂,雖傢人亦罕得見。喜誦浮屠書。皇祐五年正月癸亥,以疾卒,享年六
  十有七,追封雍國太夫人。子男二人,從誨、從審也。女五人:長適東頭供奉官
  宋宗顔;次早亡;次以疾廢,為比丘尼;次適供備庫使姚宗望;次適西頭供奉官
  宋從政。孫男十一人:世遠、世儀,皆大將軍;世英、世堅、世及、世開、世卿、
  世肱,皆衛將軍;世禕、世總、世仍,皆太子率府率。重孫九人:令駔、令晃,
  皆率府率;令戈、令甲、令績、令課、令浮、令收、令僉,皆副率。以嘉祐五年
  十月乙酉,合葬於臨汝侯之墓。銘曰:
  世高勳,選賢配。進國爵,褒行懿。加大名,由子貴。壽考隆,銘不墜。
  【東萊侯夫人平原郡夫人米氏墓志銘〈嘉祐五年〉】
  皇從侄故萊州防御使,東萊侯從恪之夫人,曰平原郡夫人米氏,贈太子太師
  承德之曾孫,橫海軍節度使信之孫,內殿崇班、閣門祗候繼豐之女。夫人年十七
  選配東萊侯,纍封平陽郡君。子男六人:長曰世安,贈左驍衛大將軍次曰世融,
  贈博州防御使、追封博平侯;次曰世昌,右屯衛大將軍;次曰世規,右監門衛將
  軍;次曰世猷,太子右監門率府率,早亡;次曰世衡,贈左武衛大將軍。女三人,
  長適左侍禁劉希正,次適內殿承製王說,次適右侍禁陳宗誨。孫男十二人,皆諸
  衛將軍。夫人將傢子,有賢行。東萊之亡,諸孤尚幼,夫人治傢訓子,皆有法,
  皇祐元年二月癸酉,以疾卒,享年五十有一,追封平原郡夫人,權厝於奉先佛寺。
  以嘉祐五年十月乙酉,合葬於東萊侯之墓。銘曰:
  門以勳高,配以賢求。撫孤教善,內德以優。永揚其懿,以閟諸幽。
  【韓國公夫人太寧郡君慕容氏墓志銘〈嘉祐五年〉】
  夫人姓慕容氏,贈太保章之曾孫,贈中書令,河南郡王延釗之孫,太子率府
  率德正之女。河南王有功於國,為時名臣,夫人以賢女選為韓國公從藹之配。韓
  公,彰化軍節度使舒公之子,事其親以孝。而夫人承其夫以順,事其舅姑以禮,
  下其妾媵以仁,撫其子無嫡庶以均。故其內外宗姻,莫不稱其能。封太寧郡君。
  至和元年正月戊寅,以疾卒,享年五十有六。子男十人:長曰世豐,贈右驍衛大
  將軍;次曰世宣,贈均州防御使;次曰世準,世雄、世本、世綱,皆諸衛將軍;
  次曰世嶽、世瓞、世庸,皆太子率府副率。女三人,長適高允懷,次適張承訓,
  次適鄭偃,皆右侍禁。餘皆幼。以嘉祐五年十月乙酉,舉夫人之喪,合葬於韓公
  之墓。銘曰:
  承夫以順,為婦以勤。逮下以恩,愛子以均。以成厥傢,以播其芬。
  【右監門衛將軍夫人李氏墓志銘〈嘉祐五年〉】
  惟右監門衛將軍世堅之配曰李氏,天雄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侍
  中、贈中書令、隴西郡王繼勳之曾孫,崇儀副使守微之孫,東頭供奉官舜舉之女。
  惟李氏世為將傢,功在國史,餘烈遺德,是生賢女。夫人年十有五,以選配世堅。
  惟孝與順,以事其親,以佐其夫;惟禮與義,以正其躬,以全其節。歸於世堅也,
  凡若幹年而世堅卒,無子。夫人自誓不嫁,宗族敦迫,其守益堅,凡七年,當皇
  祐五年六月庚辰,以疾卒於寢,享年二十有三。以嘉祐五年十月乙酉,合葬於世
  堅之墓。銘曰:
  婦德之休,惟先順柔。及其大節,有不可奪。刻銘幽陰,以永芳烈。
  【右監門衛將軍夫人金堂縣君錢氏墓志銘〈嘉祐五年〉】
  夫人姓錢氏,余杭人也。曾祖吳越忠懿王俶,祖衛州防御使惟渲,父文思副
  使象輿。錢氏自五代以來,尊中國,效臣順,世稱其忠。子孫蕃昌,至今不衰。
  夫人生於盛族,孝謹勤儉,性巧慧,喜字書。年十有四以選為右監門衛將軍世準
  之配,封金堂縣君。嘉祐二年九月庚子,以疾卒,享年二十有八。子男二人:令
  犭瞿、令烜,皆太子右內率府副率,早亡。女三人,皆尚幼。以嘉祐五年十月乙
  酉,葬於永安之原。銘曰:
  生宜其室,歿安其藏。銘昭其昧,以永不忘。
  【右監門衛將軍夫人武昌縣君郭氏墓志銘〈嘉祐五年〉】
  夫人姓郭氏。曾祖恕,右千牛衛將軍;祖遵式,洛苑使;父昭晦,左侍禁。
  夫人聰明孝謹,能讀書史,善書畫,喜浮圖之說。以選歸於皇從孫右監門衛將軍
  世覃,封武昌縣君。子男四人,長曰令闢,太子右內率府副率,餘皆幼,未賜名。
  夫人以嘉祐二年十一月丁未,以疾卒,享年三十有三,權厝於奉先佛寺。以嘉祐
  五年十月乙酉,葬於永安之原。銘曰:
  行之修,學以明。德施於內,銘告諸冥。
  【右監門衛將軍夫人東陽縣君鄭氏墓志銘〈嘉祐五年〉】
  夫人姓鄭氏。曾祖誠,贈定國軍節度使;祖崇勳,贈左屯衛將軍;父從範,
  內殿崇班。夫人以選歸於皇從孫右監門衛將軍世智,封東陽縣君。生子男三人:
  長曰令唐,太子右內率府副率,早卒;次未名,卒;次令祈,太子右內率府副率。
  夫人為人孝謹節儉,喜誦浮圖書。至和元年八月戊戌,以疾卒,享年十有九。以
  嘉祐五年十月乙酉,葬於永安之原。銘曰:
  儉以行其躬,孝以事其親,以是貽其子孫。
  【右屯衛將軍夫人永安縣君慕容氏墓志銘〈嘉祐五年〉】
  永安縣君慕容氏者,皇從孫贈右屯衛大將軍仲謇之配也。曾祖隱,贈左千牛
  衛大將軍;祖興,虢州團練使;父守恩,左班殿直。年十七,選為屯衛之配。有
  子二人:長曰士潔,太子右監門衛率府率,早卒;次士彠,太子右內率府副率。
  女一人,尚幼。夫人以嘉祐三年三月丙戌以疾卒,享年二十有五。嘉祐五年十月
  乙酉,合葬於仲謇之墓。銘曰:
  選以賢配,封以夫貴,歿而從之安此位。
  【右監門衛將軍夫人周氏墓志銘〈嘉祐五年〉】
  皇從孫右監門衛將軍世哲之夫人,曰永安縣君周氏。曾祖景,右領軍衛上將
  軍,纍贈尚書令;祖瑩,天平軍節度使,宣徽南院使;父普,西染院使。夫人以
  慶歷五年選為監門之配,勤孝柔仁,剋有婦道。生一男,曰太子右內率府率令儇。
  女三人,皆幼。夫人以嘉祐二年二月庚午以疾卒,享年二十有九。五年十月乙酉,
  葬於河南永安之原。銘曰:
  山川既佳,日月惟吉。惟永其安,其藏其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捲一 居士集捲一捲二 居士集捲二捲三 居士集捲三
捲四 居士集捲四捲五 居士集捲五捲六 居士集捲六
捲七 居士集捲七捲八 居士集捲八捲九 居士集捲九
捲十 居士集捲十捲十一 居士集捲十一捲十二 居士集捲十二
捲十三 居士集捲十三捲十四 居士集捲十四捲十五 居士集捲十五
捲十六 居士集捲十六捲十七 居士集捲十七捲十八 居士集捲十八
捲十九 居士集捲十九捲二十 居士集捲二十捲二十一 居士集捲二十一
捲二十二 居士集捲二十二捲二十三 居士集捲二十三捲二十四 居士集捲二十四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