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老俗事   》 第37節:漫話中國植樹節      周簡段 Zhou Jianduan

  漫話中國植樹節
  近百年來,在許多有識之士的倡導下,再加上外來影響,歷屆政府都製定了鼓勵植樹造林的政策,使我國近代植樹造林事業有所發展,還確立了全國性的植樹節。
  晚清時期,光緒皇帝於光緒二十三年、二十九年、三十二年頒布了號召植樹造林的上諭。宣統元年,清政府製定了《推廣農林簡明章程》,要求"或官辦或民辦或官民合辦",植樹造林,"振興林業"。德國人強租膠州灣後,在青島建設苗圃、林場,於市區、水源、風景、公路等處大規模植樹造林。光緒年間,廣東嘉應(今梅縣)人楊亮生發起成立自西股份公司,種植鬆、杉、竹等樹木和橘、橙等果樹;華僑何麟書在海南島創辦瓊安公司,引進南洋橡膠樹苗,營造橡膠林。這是我國民族資本經營産業化林業的開端。
  進入民國以後,北洋政府於民國四年頒布《造林奬勵條例》,其中,宣佈以每年的清明節為植樹節。植樹節起源於美國,後來許多國傢紛紛仿效。但中國國土遼闊,南北各地溫差較大,四月五日左右的清明節,北方氣候較寒,仍可植樹;而南方氣候較暖,草木已萌發,樹苗一經移栽,有礙成活,於生長亦不利。所以,植樹節定於清明節確有不妥,許多人士紛紛提出另擇佳日。國十八年,國民政府中有人提議:孫中山是領導推翻幾千年封建帝製、創立民國的偉人,名垂千古,以他的逝世紀念日三月十二日定為植樹節,無論在意義上或時令上均甚合宜。這一提議順利通過。1930年3月12日,國民政府要員齊集南京中山陵,舉行了首次"國父逝世紀念植樹節儀式"。
  植樹節的確立及其他措施推進了植樹造林事業的發展。在官辦方面,如國民政府農林部於四十年代設立了五處水源林區,營造水源林約三萬餘畝;在民辦方面,如陝西榆林、靖邊地區的農民自發種植了旱柳、沙柳防沙林帶,吉林白都納(今扶餘)、遼寧康平的農民種植了楊、榆樹農田防護林,直隸遵化沙河上遊的農民種植了防洪林帶。據國民政府農林部的檔案資料,截止民國三十五年,全國各省共植樹近十四億株。但在動蕩的民國時期,植樹造林事業總體上仍很落後。
  新中國的植樹造林成就巨大,舉世矚目。全國人大常委會於1979年確定3月12日為植樹節。已行之全國,深入人心。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序(1)第2節:序(2)第3節:'書春'的筆墨生涯
第4節:新春話年畫第5節:北京人買年貨第6節:北京人年關搪賬
第7節:門神挂錢窗戶花兒第8節:平民之傢做年菜第9節:佳餚美酒醉除夕
第10節:爆竹聲中一歲除第11節:迎春福、祿、壽(1)第12節:迎春福、祿、壽(2)
第13節:探親訪友話蒲包第14節:北京人吃餃子第15節:北京"雜拌兒"
第16節:新春逛廠甸(1)第17節:新春逛廠甸(2)第18節:新春逛廠甸(3)
第19節:新春逛廠甸(4)第20節:晚清官場拜年習尚第21節:侗族春節習俗
第22節:春節話青田年糕第23節:漫話"初五開市"第24節:元宵之夜燈如畫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