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思考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
第37节:中国古代文化常识(37)
马汉麟 Ma Hanlin
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
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其余诸进士再参加朝考,考论诏奏议诗赋,选擅长文学书法的为庶吉士,其余分别授主事(各部职员)、知县等[14]。庶吉士在翰林院内特设的教习馆(亦名庶常馆)肄业三年期满后举行"散馆"考试,成绩优良的分别授翰林院编修、翰林院检讨[15],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或分发到各省任知县。
附带说一说贡生。清代有岁贡、恩贡、拔贡、副贡。每一年或两三年由地方选送年资长久的廪生入国子监肄业的,称为岁贡。逢国家庆典进贡的生员,称为恩贡。每三年各省学政就本省生员择优保送国子监的,称为优贡。每十二年各省学政考选本省生员择优保送中央参加朝考合格的,称为拔贡。乡试取入副榜直接送往国子监的,称为副贡。
科举还有武科一类。唐朝武则天时代就开始有武举了,后代相沿,直到清代还有武科考试,这里不细说了。
科举是封建时代最高统治阶级收买士人为之服务的一种手段,汉代的察举也是同样的性质。封建皇帝并不隐讳这一点。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下诏说:"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16]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下诏说:"夫泛驾之马,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17]《唐摭言》记载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18]知识分子热衷于功名利禄者,把科举当作入仕的途径,因此也就甘心受人收买和笼络,虽老死于科场亦无所恨。--"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19],一千多年以前,早就有人揭露了科举制度的实质了。
科举的创办人是6世纪初的隋炀帝杨广。与此同时,杨广还进行了一系列社会改革。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当属把全国重心从西北向东南转移。他的这些举措,大约一百年后,在武则天、李隆基等人手中得到了实施,并被后世继承,左右了此后一千多年里中国社会的格局。
注释:
[1]《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张守节《正义》引应劭云:"避光武改茂才也。"[2]见《抱朴子·审举》。秀才本应贤良,而连字都不认得;孝廉本应孝廉,而察举的却是与父不同居的不孝之子。
[3]见《汉书·晋望之传》颜师古注,《唐摭言》卷一。但是《文心雕龙·议对》说,射策是"言中理准,譬射侯中的",这是对射策的另一种解释。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节:中国古代文化常识(1) | 第2节:中国古代文化常识(2) | 第3节:中国古代文化常识(3) | 第4节:中国古代文化常识(4) | 第5节:中国古代文化常识(5) | 第6节:中国古代文化常识(6) | 第7节:中国古代文化常识(7) | 第8节:中国古代文化常识(8) | 第9节:中国古代文化常识(9) | 第10节:中国古代文化常识(10) | 第11节:中国古代文化常识(11) | 第12节:中国古代文化常识(12) | 第13节:中国古代文化常识(13) | 第14节:中国古代文化常识(14) | 第15节:中国古代文化常识(15) | 第16节:中国古代文化常识(16) | 第17节:中国古代文化常识(17) | 第18节:中国古代文化常识(18) | 第19节:中国古代文化常识(19) | 第20节:中国古代文化常识(20) | 第21节:中国古代文化常识(21) | 第22节:中国古代文化常识(22) | 第23节:中国古代文化常识(23) | 第24节:中国古代文化常识(24) | |
| 第 I [II] [I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