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倘同归,两鳏当对耰。
强歌非真达,何必师庄周?
——《闻正辅表兄将至以诗迎之》
两个年过花甲的老者,全都成了鳏夫。东坡认为,庄周为了摆脱丧妻之痛,在那里鼓盆而歌,并不是真正的超脱(达),我们不必学他。在这首诗下,他特意加了一段注语:
轼丧妇已三年矣!正辅近有亡嫂之戚,故云。
可见他对闰之的追思之情,虽身处蛮荒困境仍深铭于心。闰之活着的时候,不仅喜欢拜佛诵经,还经常买鱼放生。
绍圣三年(1096)正月,又值闰之生日,六十一岁的苏轼在惠州,与朝云一道买鱼放生,并写下《蝶恋花·同安(君)生日放鱼,取金光明经救鱼事》。词曰:
泛泛东风初破五。
江柳微黄,万万千千缕。
佳气郁葱来绣户,
当年江上生奇女。
一盏寿觞谁与举?
三个明珠,膝上王文度。
放尽穷鳞看圉圉,
天公为下曼陀雨。
闰之生于闰正月,由此词可以见出,生日应在初五。青神滨临岷江,东坡用“当年江上生奇女”对亡妻加以赞誉。“三个明珠”,即苏迈、苏迨、苏过三个儿子,这是东坡《祭亡妻同安郡君文》中“三子如一,爱出于天”的复述。“王文度”乃晋人王述的宝贝儿子王坦之,《晋书·王述传》说:
(王)述爱坦之,虽长大,犹抱置膝上……坦之,字文度。
“圉圉”是所放之鱼甚多、未能尽得水中欢游之意,《孟子·万章上》曾记载郑国的子产命人放鱼,“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赵岐注曰:“圉圉,鱼在水羸劣之势貌。”东坡在“放尽穷鳞看圉圉”之时,希望天神能往池中注进大雨,同时也向闰之灵前置放吉祥的曼陀罗花。《金光明经》卷四《流水长者子品第十六》说,流水长者之子放水救鱼,天神曾将曼陀罗花下雨一般置积他的膝上。东坡的“天公为下曼陀雨”,一语双关,深深表达了自己对亡妻的思念和祝愿,闰之在天之灵倘若有知,定也会“泪飞顿作倾盆雨”呢。
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正月十五,六十五岁的东坡先生复被贬到天涯海角的儋州,在那里,他写下《追和戊寅岁上元》一诗,再次使用“牛衣对泣”的典故,表达对闰之的怀念。他在诗后的《跋》语中说:
又复悼怀同安君,未章故复有“牛衣”之句,悲君亡而喜予存也。
由此可以看出,东坡先生对“老妻”的怀念,与其生命引始终。说他写给闰之的诗词文章“仅一二篇”而已,真乃《庄子》所谓“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逍遥游》)。
公元1101年,宋徽宗即位,东坡遇赦北归,不久病逝于常州,弥留之际,他给弟弟留下的遗言是:将我与你嫂嫂一起,埋在嵩山脚下,那里很像家乡的峨眉山……很显然,东坡直到垂危,都没忘记闰之的遗愿。
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四月,东坡的三位儿子护送父亲灵柩,经淮、汴至汝州。苏迈中途前往京师,将继母润之灵柩从汴京城西的惠济院迁至颖昌。四月二十三日,苏辙与他的夫人史氏联名,再写一篇祭文,在告慰兄长之前,先抚慰老嫂亡灵。仅将这篇哀词略加删削,作为本章的结束:
呜呼!
天祸我家,兄归自南,没于毗陵。
诸孤护丧,行于淮汴,望之拊膺。
自嫂之亡,旅殡西圻,九年于今。
兄殁有命,葬我嵩少,土厚水深。
道出颍川,家寓于兹,迎哭伤心。
茔兆东南,精舍在焉,有佛与僧。
往寓其堂,以须兄至,归于丘林。
虽非故乡,亲族不遐,勿畏勿惊。
呜呼尚飨 !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