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股票 外匯理財寶典:外匯投資一本通   》 第37節:第六章 影響匯率的因素(2)      彭鼕初 Peng Dongchu

  金融資産(股票、債券等)貿易的迅速膨脹使分析傢和經紀商以新的視角來審視貨幣。諸如增長率、通貨膨脹率和生産率等經濟變量已不再是貨幣變動僅有的驅動因素。源於跨國金融資産交易的外匯交易份額,已使由商品和服務貿易産生的貨幣交易相形見絀。資産市場方法將貨幣視為在高效金融市場中交易的資産價格,因此,貨幣越來越顯示出其與資産市場,特別是股票間的密切關聯。
  20世紀70年代以後,資産市場說取代了匯率的國際收支流量分析,成為匯率理論的主流。
  第二節經濟指標因素
  理論總歸是理論,它最終還是要轉化到實際操作中來。前面說過,外匯匯率的變動與各國經濟、政治、軍事等因素密切相關,那麽,影響匯率的經濟因素主要有哪些呢?在實際市場操作中,對基本經濟因素的分析,都是通過收集、整理和分析各國反映經濟發展各個方面的經濟指標(經濟數字)來進行的。
  對外匯市場影響最大的首先是美國每月(或每季度)公佈的經濟統計數據,其次是歐元區國傢(主要為德國和法國)、日本、英國的統計數據,再往後是澳大利亞、加拿大、瑞士等國的統計數據。之所以美國的經濟數據影響最大,主要原因在於美元是國際外匯交易市場中最重要的貨幣,同時美元在國際貿易的結算方式中占有50%以上的比重。各國投資者都非常關註美國的經濟數字,以把握投資的時機。一些重要的美國經濟數字常在北京時間20∶30公佈,因此,對亞洲地區的外匯交易員而言,常會因為等數字公佈而工作到深夜,即常說的“等數字”現象。
  此外,在一些特定的市場預期或匯率波動的情況下,有關國傢的貨幣政策官員或著名的評論機構、人物,或有影響性的報刊發表的講話、演講、文章等,也會對匯市産生較大影響。這種影響在各國沒有重要數據公佈的時期,表現得尤為強烈。
  美國政府公佈的經濟數字可以分為三類:先行指標、同步指標和滯後指標。先行指標是指某些經濟要素會在經濟隨某一模式或趨勢發展之前而發生變動;同步指標是指某些經濟要素會在經濟隨某一特定模式或趨勢發展時而發生變動;滯後指標則是指某些經濟要素會在經濟隨某一特定模式或趨勢發展後而發生變化。
  下面的指標中,“領先指數”屬於先行指標,其餘的都屬於同步指標或滯後指標。
  一、國內生産總值(GDP)(影響指數:★★★★★,影響力大且久遠,但反應慢)國內生産總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簡稱為GDP,是指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一個國傢或地區所生産的全部最終産品和勞務的價值。它不但可以反映一個國傢的經濟表現,更可以反映一國的國力與財富。它是宏觀反映國民經濟運行狀況的“晴雨表”,是政府和社會各界使用頻率最高、影響最大的綜合指標。一個國傢或地區的經濟究竟處於增長還是衰退階段,從這個數字的變化便可以觀察到。GDP公佈的形式會以總額或百分比率為計算單位。當GDP的增長數字處於正數時,即顯示該地區經濟處於擴張階段;反之,如果處於負數,即表示該地區的經濟進入了衰退時期。
  一般來說,國內生産總值共有四個不同的組成部分,包括消費、私人投資、政府支出和淨出口額,用公式表示為:GDP=C+I+C+X 。式中:C為消費;I為私人投資;C為政府支出;X為淨出口額。從經濟學來講,國內生産總值又有三種形態,即價值形態、收入形態和産品形態。從價值形態看,它是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産的全部貨物和服務價值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資産貨物和服務價值的差額,即所有常駐單位的增加值之和;從收入形態看,它是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直接創造的收入之和;從産品形態看,它是貨物和服務的最終使用減去貨物和服務的進口。
  由於國內生産總值是一定時間內所生産的商品與勞務的總量乘以“貨幣價格”或“市價”而得到的數字,即名義國內生産總值(名義國內生産總值增長率等於實際國內生産總值增長率與通貨膨脹率之和),因此,總産量即使沒有增加,僅價格水平上升,名義國內生産總值仍然會是上升的,但在價格上漲的情況下,國內生産總值的上升衹是一種假象。有實質影響力的是實際國內生産總值變化率,所以使用國內生産總值指標時,還必須通過GDP縮減指數,對名義國內生産總值作出調整,從而精確地反映産出的實際變動。因此,一個季度GDP縮減指數的增加,便足以表明當季的通貨膨脹狀況。如果GDP縮減指數大幅度增加,便會對經濟産生負面影響,同時也是貨幣供給緊縮、利率上升、進而外匯匯率上升的先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機械工業出版社
第1節:前言(1)第2節:前言(2)第3節:第一章 外匯簡介(1)
第4節:第一章 外匯簡介(2)第5節:第二章 匯率與匯率制度(1)第6節:第二章 匯率與匯率制度(2)
第7節:第二章 匯率與匯率制度(3)第8節:第二章 匯率與匯率制度(4)第9節:第二章 匯率與匯率制度(5)
第10節:第三章 外匯市場(1)第11節:第三章 外匯市場(2)第12節:第三章 外匯市場(3)
第13節:第三章 外匯市場(4)第14節:第三章 外匯市場(5)第15節:第三章 外匯市場(6)
第16節:第三章 外匯市場(7)第17節:第三章 外匯市場(8)第18節:第三章 外匯市場(9)
第19節:第四章 外匯交易(1)第20節:第四章 外匯交易(2)第21節:第四章 外匯交易(3)
第22節:第四章 外匯交易(4)第23節:第四章 外匯交易(5)第24節:第四章 外匯交易(6)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