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思考 何以為生:文化名人的經濟背景   》 第37節:鬍適的經濟狀況(3)      陳明遠 Chen Mingyuan

  又美金$100,按照匯率合國幣320圓(1美金=國幣3.2圓)
  (一)、(二)兩項共計29 380.61圓
  付過(十六年底即1927年12月止)24 237.05圓
  又付(十七年即1928年11月底止)2 901.47圓
  共付27 138.52圓
  兩筆,存2 242圓(參看《鬍適與江鼕秀》124-125頁,經我核算。)
  從這個帳單可以看出,到1928年底,僅鬍適在亞東圖書館的版稅和稿酬,共計近3萬銀圓,合今人民幣約120萬元(20年代1銀圓約合今人民幣40元)。
  而鬍適1930年末再度回到北京大學之後,過着教授、學者兼社會活動傢的生活,著述更多、收入也更多了。
  30年代文化人集聚處--米糧庫
  1930年11月,鬍適又從上海回到北平,任北京大學文學院長。鬍適回北平以後,租賃了東城地安門內米糧庫4號的房子,這裏比早先陟山門的房子更寬敞了。
  有文章談起鬍適之教授說:"他傢那時在米糧庫。北京城區的米糧庫不失為一個文化人的區域。短短的一節鬍同,一號住着陳垣、傅斯年,三號住着梁思成、林徽音,四號住着(鬍)適之先生。"有了陳垣、傅斯年、梁思成、林徽音這樣的文化名流做鄰居,鬍適又天生的好客、好交往,真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了。他們形成了"京派文化人"的群體。
  米糧庫4號是一座寬綽的大洋樓。洋樓前面有一個很大的庭院,有樹木、有花圃、有散步的場所;庭院左邊還有汽車庫。從大門到洋樓是一條長長的路。從洋樓嚮右轉入後院,是廚房和鍋爐間,還有一帶空地,空地後面是土丘,外面有圍墻。
  洋樓共三層,底層入門處是客人挂衣帽間。屋內左邊是客房;右邊是餐廳。亞東圖書館來北平編輯鬍適著作的編輯人員,都在這客房裏居住和工作,汪原放到了北平也住在這裏。客房背後很大,從那裏嚮東就是進入大廳的過道。
  這個大廳又高又寬闊,原先是一個大舞廳,鬍適改建用做藏書室。大廳的南面,是一間長方形的書房。書房東頭開一個小門通一小過道,又開一個小門出庭院,以便鬍適散步。
  大廳北面有一間房,作為鬍適助手的工作室和寢室,西面開一門通後院,可以走上小丘,登臨眺望。當時鬍適的助手羅爾綱,是上海中國公學的畢業生,住在鬍適傢中幫助整理稿件。
  二樓嚮南最大的一間房是鬍適夫婦的寢室,附有浴室衛生間。另有幾間是兒子鬍祖望、鬍思杜的寢室,也附有浴室衛生間。
  徐志摩來北平時,住在樓上。
  三樓是女傭楊媽的住處住。鬍適傢中雇傭門房一人,廚子一人,打掃雜役兩人,女傭一人,司機-人。(根據羅爾綱在《鬍適瑣記》中的回憶資料整理。)
  30年代日常生活狀況
  1931年鬍適擔任北京大學文學院長兼中文係主任時,月薪600銀圓,合今人民幣約2萬元(30年代1銀圓約合今人民幣30-35元);這是他的本職固定收入。此外稿酬、版稅更加可觀。
  鬍適從1930年11月到1937年7月住在北平的7年間,他正式出版的專著、選集就有20多種。鬍適的月薪加上版稅和稿酬,估計每月平均收入1 500銀圓左右,合今人民幣4.5萬元。年收入合今人民幣54萬元。
  鬍適雖然還不如康有為、梁啓超那樣富裕,但他的平均年收入是魯迅(晚年月平均收入690銀圓、合今人民幣2萬元左右)的兩倍多。魯迅自認為是"中産的知識階級分子"(見《二心集·序言》),那麽鬍適可算中等偏上的知識分子文化人。
  石原臯在《閑話鬍適》一書中,描寫鬍適的日常起居如下:
  鬍適的書齋。我現在談的是鬍適在鐘鼓寺、陟山門、米糧庫三處的書房。這幾處的書房基本上是一樣,大小稍有不同。房內有一張很大的寫字檯,一兩個書櫥,一張旋椅,幾張小椅,四壁空空如也,沒有懸挂字畫。書桌上自然有文房四寶,有白錫包或大炮臺紙煙一聽,紙煙灰缸一隻,火柴一盒,記事臺歷一本,此外,滿桌都是書籍,看起來很紊亂。桌上的書籍,任何人都不去動它,稍微一移動,他就要費心去找了,傭人衹將桌子上面的灰塵拂去。他在書房中看書、寫作時,我們都不進去打擾他。江鼕秀愛打牌,打牌場所也遠離書房,使打牌的聲音傳不到書房那裏。書桌的抽屜,沒有上鎖。稿件和須要保存的書信,一部分放在抽屜內,另一部分則保存起來……鬍適自印有稿紙,直行,每行二十字,分格,對折,署"鬍適稿紙"四字。他寫作時用毛筆,直寫,字體不潦草,很少塗改,一稿完成,好似重抄一遍。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新華出版社
第1節:我算清了魯迅一生掙的錢(1)第2節:我算清了魯迅一生掙的錢(2)
第3節:《新青年》同人為何不要稿費(1)第4節:《新青年》同人為何不要稿費(2)
第5節:魯迅參與"索薪"鬥爭(1)第6節:魯迅參與"索薪"鬥爭(2)
第7節:魯迅參與"索薪"鬥爭(3)第8節:魯迅為版稅而奮鬥(1)
第9節:魯迅為版稅而奮鬥(2)第10節:致命的昏和賣(1)
第11節:致命的昏和賣(2)第12節:魯迅、琉璃廠和舊書、文物
第13節:對琉璃廠的眷念第14節:魯迅和電影(1)
第15節:魯迅和電影(2)第16節:魯迅和電影(3)
第17節:王韜的經濟狀況(1)第18節:王韜的經濟狀況(2)
第19節:康有為的經濟狀況(1)第20節:康有為的經濟狀況(2)
第21節:康有為的經濟狀況(3)第22節:康有為的經濟狀況(4)
第23節:章太炎的經濟狀況第24節:蔡元培的經濟狀況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