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百年巴金   》 第六章 做讀者和作者的朋友(6)      陳瓊芝 Chen Qiongzhi

  蕭乾說,儘管他最初的三本書是商務出的,然而他是在1934年鼕遇到巴金並進入團结在文化生活出版社周圍的青年作傢隊伍之後,纔真正大踏步走上文學道路的。抗戰時期流離動蕩,堅持寫作很不容易。1938年3月,蕭乾在昆明接到巴金的信,催促他完成長篇小說《夢之𠔌》,並通知此書已列入“文學叢刊”和“現代長篇小說叢書”的計劃,“不可半途而廢”。在巴金的督促鼓舞下,兩個月之後這部長篇小說交捲了。蕭乾說:“‘文生社’不僅僅是個把書稿變成鉛字的出版社,它更是我們那一代人在精神上的凝聚點。”是的。巴金常常對文學青年說,“寫吧,把你自己心靈中美的東西貢獻出來”;“寫吧,衹有寫,你纔會寫”。他曾經稱贊茅盾“是文藝園中一位辛勤的老園丁,幾十年如一日澆花拔草,小心照料每一朵將開或初放的花朵”。這也正是他自己的寫照。  作為編輯,他心裏時時裝着讀者。他在《刊行“文化生活叢刊”的緣起》中這樣寫道:  我們刊行這部叢刊,是想以長期的努力,建立一個規模宏大的民衆的文庫。把學問從特權階級那裏拿過來,送到萬人面前,使每個人衹出最低廉的代價便可以享受到它的利益。至於我們的薄弱的能力能否完成這一宏大的志願,那就完全靠着讀者大衆的支持了。  這不是空話。那時巴金正是生命中火花四射的時候,在上海寫文章、辦刊物、編叢書,好像有用不完的精力。四面八方的讀者來信成了他力量的源泉。他把心交給讀者,讀者也把心交給他。他們把不肯對父母和兄弟姐妹講的話,把心底的秘密,都告訴他,有了睏難求助於他。他成了讀者最信任的朋友。  有過這樣一個故事:1937年前後,巴金收到一封讀者從杭州寄來的求援長信。寫信人是個安徽姑娘,同後母處不好,外出找工作,又失戀了,準備去杭州自殺,被一位遠親勸阻後帶發出傢修行,廟裏的和尚又對她起了歹心……她希望巴金能幫她逃離虎口。巴金和朋友再三商量,最後還是和靳以、魯彥到杭州去了。巴金假說是這女孩的舅父,替她付清了八十多元房飯錢,又為她買了去上海的火車票,一直把她送到親舅父的傢中。  在具體編輯業務上巴金是多面手。文化生活出版社規模不大,人手也少,從組稿、審稿、校對到插圖、裝幀,事無巨細,都要他親自去做。種種甘苦,自不待言。他在給瀋從文的一封信中說到,看的校樣“大半是疙裏疙瘩的譯文,要改不知從什麽地方下手改;不改,又覺得連自己也看不懂,更不好意思拿去折磨讀者”。  還有一次,預備出一本熟朋友的譯稿,以為一定很好。因為他以前的著譯都很不錯。想把它早些出版,沒有看就拿去付排,等校樣送來一看,簡直不知所云,從頭到尾完全照原文按字排列,就像在查字典一樣……面對如此情況,他的工作量之大可以想像了。他這種認真負責、精益求精的敬業精神隨處可見。有一次,他發現已下廠的高爾基的《草原故事》譯稿有錯字,便直接到印書的華文印刷所去找排字工人,請他當場改好。偏偏那個年輕工人急着下班赴女友的約會,顯得很不耐煩。巴金軟纏硬磨,講了不少好話,終於達到了目的。他曾給《人民日報》一位編輯寫信請他代為改正即將發表的1942年4月16日給瀋從文信的第三頁第三行的一個錯字。原文是:“寫小說不是一個再平常沒有的事麽?”他請其將“一個”改為“一件”。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鷺江出版社
第一章 一位作傢的誕生(1)第一章 一位作傢的誕生(2)第一章 一位作傢的誕生(3)
第二章 在死鬍同裏看見了一綫亮光(1)第二章 在死鬍同裏看見了一綫亮光(2)第二章 在死鬍同裏看見了一綫亮光(3)
第二章 在死鬍同裏看見了一綫亮光(4)第二章 在死鬍同裏看見了一綫亮光(5)第二章 在死鬍同裏看見了一綫亮光(6)
第二章 在死鬍同裏看見了一綫亮光(7)第三章 美麗的夢(1)第三章 美麗的夢(3)
第三章 美麗的夢(4)第三章 美麗的夢(5)第三章 美麗的夢(6)
第三章 美麗的夢(7)第三章 美麗的夢(8)第三章 美麗的夢(9)
第三章 美麗的夢(10)第三章 美麗的夢(11)第四章 愛情的三部麯(1)
第四章 愛情的三部麯(2)第四章 愛情的三部麯(3)第四章 愛情的三部麯(4)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