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记 》 你最該知道的中國之名城名鎮名村 》
第37節:歷史文化交匯處——湖北武漢
何躍青 He Yueqing
中華歷史文化交匯處——湖北武漢
武漢,湖北省的省會,素有“九省通衢”之稱,位於長江和漢江的交匯處,這裏也是千年荊楚文化的發源地,具有濃郁的楚文化特色,是我國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歷史沿革
商代屬中原王朝控製。周代先後屬鄂國、鄖國和楚國。秦屬南郡,兩漢時屬荊州江夏郡沙羨縣。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在現主城區內開始形成城堡。漢陽於東漢末建成月城,至兩晉南北朝時期先後屬沙羨縣、汝南縣、沌陽縣,隋初改置漢陽縣,遂有“漢陽”之名。自唐迄清,先後為沔州、漢陽軍、漢陽府和漢陽縣治所。武昌於三國時吳黃武二年建夏口城,初為吳江夏郡治。晉代為荊州、沙羨縣、江夏郡等治所,爾後先後為南朝郢州、隋唐鄂州、宋鄂州路、元湖廣行中書省及武昌路、明湖廣承宣佈政司、清湖廣總督及湖北藩臬各司署、明清武昌府及各朝江夏縣的治所,明楚王府所在地。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以三鎮為武漢市。50年代曾為中央直轄市。現為湖北省省會。
武漢三鎮
武漢通常被稱為“武漢三鎮”,“三鎮”指的是武昌、漢口、漢陽這三塊被長江和漢江隔開的地方。漢口是武漢最繁華最熱鬧的商業區,也是華中地區商品集散的中心;武昌是武漢高等學府集中的文化區,是武漢現代城市文化的體現;漢陽則是市政府重點發展的開發區,凸現着武漢的未來。武漢的絶大部分景點都集中在武昌和漢陽,嚮中外遊客展現“江城”風情萬種的迷人風采和魅力。
武漢文化
盤竜文化:件件殷商青銅器皿,展示着當時製造業的巔峰水平,開啓江城文明之光。
知音文化:高山流水,琴臺知音,千古佳話,鑄就武漢人重情、踐諾、守信的品質。
木蘭文化:木蘭替父從軍,巾幗不讓須眉,傳承着中華民族的愛國傳統和尊老美德。
還有縈繞於斯的荊楚文化、黃鶴文化、東湖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等,都浸潤着這裏的一草一木。武漢的歷史和文化,就物化在這殘垣斷壁、亭臺樓閣與山川湖泊之中。
文物古跡
武漢是中國古代繁華的商埠,近代民主革命的中心,文物古跡衆多,新石器時代的老人橋、放鷹臺、紗帽山遺址等都很著名。古建築中尤以建於三國吳黃武年間的黃鶴樓、明嘉靖年間的晴川閣和清順治十五年的歸元寺最為著名。此外,中國古代著名文化名人屈原、張衡、諸葛亮、曹操、李白、白居易、蘇軾、嶽飛、李時珍等,都曾在此留下了足跡。
古建築——黃鶴樓
巍峨聳立於武昌蛇山的黃鶴樓,享有“天下絶景”的盛譽,與湖南嶽陽樓,江西滕王閣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黃鶴樓始建於三國時期吳黃武二年,傳說,孫權為實現“以武治國而昌”(“武昌”的名稱由來於此),築城為守,建樓以瞭望。至唐朝,其軍事性質逐漸演變為著名的名勝景點,唐代詩人崔顥一首“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已成為千古絶唱,更使黃鶴樓名聲大噪。
新景觀——長江大橋
位於武漢市內。大橋橫跨於武昌蛇山和漢陽龜山之間。是我國在萬裏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鐵路、公路兩用橋。在長江大橋的建設中,第一次采用大型管柱基礎和管柱鑽孔施工方法,是我國建橋史上的一個創舉,為以後各地大橋采用大型管徑的管柱基礎提供了寶貴經驗。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地震出版社 |
|
|
第1節:前言 | 第2節:文化古城——北京 | 第3節:三都之地——重慶 | 第4節:關外紫禁城——遼寧瀋陽 | 第5節:六朝古都——江蘇南京 | 第6節:九朝古都——河南洛陽 | 第7節:商朝的都城——河南安陽 | 第8節:北宋都城“東京”——河南開封 | 第9節:湯在此建商國——河南商丘 | 第10節:中華文明的搖籃——陝西西安 | 第11節:秦國都城——陝西鹹陽 | 第12節:臨海城市——天津 | 第13節:典故之城——河北邯鄲 | 第14節:世界文明藝術寶庫——大同 | 第15節:現存完整的明清縣城——平遙 | 第16節:晉國三城——山西新絳 | 第17節:陰山南麓的青城——呼和浩特 | 第18節:紅山文化故鄉——內蒙古赤峰 | 第19節:劉邦的故鄉——江蘇徐州 | 第20節:名人之鄉——江蘇淮安 | 第21節:水鄉古城——浙江紹興 | 第22節: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寧波 | 第23節:福地寶城“三山”——福州 | 第24節:“海上絲綢之路”——泉州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