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思考 》 從狼性到羊性:中國人的性格歷程 》
第37節:我們應該嚮韓國人學習什麽(28)
張宏傑 Zhang Hongjie
我們不知道這個世界是否會最終走嚮大同。不過,從有國傢起的遠古,到可以預見的將來,决定國與國之間關係走嚮的都會是實力原則和利益原則,而不是什麽虛無縹緲的"道義"。
四、獨島的光榮與釣魚島的痛
(一)大智若愚還是大愚若智?
一直以來,中國都被周圍國傢認為是個巨大的威脅。中國的崛起過程屢受"中國危脅論"睏擾。
然而,天日昭昭,世界古代歷史上找不出比中國更善良的大國,中國的善良已經可以被稱為懦弱。從秦始皇時代起,中國人的對外關係史就是一部防御史,長城可以做證。歷史上很多時候,中國需要用寶貴的糧食、絲綢甚至公主來換取和平。至於"黃禍",那是遊牧民族的光榮或者罪惡,中國不過是諸多被摧殘者之一,把帳算到中國頭上實在是本末倒置。在有記載以來的對外關係史中,中國一直奉行"厚往薄來"政策,朝貢關係實際上是中國用本國人民的血汗勞動換取一個虛無的面子,它給中國帶來心理上的愚蠢的滿足,給另一方的卻是巨大得驚人的利潤。
近現代史上,也找不出中國這樣心慈手軟顧全大局凡事忍讓的模範國傢。拼光了傢底慘勝日本之後,大陸和臺灣立刻爭先恐後地嚮日本人表現"以德報怨"的慷慨大度。中印戰爭中印度軍隊一觸即潰,四散奔逃,第二天卻發現中國軍隊已經退回自己境內,並且把俘虜的軍車擦得鋥明瓦亮,完璧奉還。在南海諸島爭端、釣魚島爭端中,別的國傢紛紛出動軍艦,果斷地進行武力占領,中國卻安於由"人大"發表幾句嚴正聲明。華人在印尼被屠殺,其慘無人道令全世界發指,唯有中國一聲不吭。在本國人民忍饑挨餓的時候,中國的大米被源源不斷地送到別的國傢,用來結交第三世界朋友。
在全世界對中國的種種做法大惑不解的時候,中國卻在暗暗冷笑,冷笑這些國傢的驚訝。也不怪它們,它們纔有幾百年的歷史!它們出過幾個哲人!它們懂得什麽叫"大智若愚"嗎?它們懂什麽"上善若水"嗎?它們懂得"人心嚮背决定鬥爭的勝敗"嗎?它們的語言裏有"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三分何等清閑"這樣的閃光字句嗎?那些動不動就把"某國的利益"挂在嘴邊的國傢是何等地愚蠢啊,它們為了一時的小利,互不相讓,刀兵相見,短視無知!它們如果翻翻中國古書,就會發現他們實行的是"霸道",必定會敗在"恥於言利"的"王道"腳下。中國的政策表面上看起來軟弱,實際上卻是無比強大,如太極拳一樣,無形無跡,綿裏藏針。中國目光遠大,心胸寬廣。總有一天,大傢會看到中國是毫不利已,專門利人的,中國就是國際上的雷鋒。總有一天,我們會感動他們,讓他們放棄爭奪,傾心嚮化,擁戴中國為領袖,在中國的帶領下,一起建立全世界的美好明天。所以,在別人越是喊"中國威脅論"的時候,我們就越是要老老實實,安安分分,讓事實戳穿那些別有用心的謠言吧!
然而,事實卻讓中國一再尷尬。中國的忍讓似乎沒有感動任何人。日本人得了便宜還賣乖,說什麽也不肯嚮中國道歉,還動不動搞一些參拜靖國神社、修改教課書之類的小動作刺激中國。印度人更是老實不客氣。既然中國人退了回去,我就當仁不讓把你的領土改成我國的一個邦。然後我還要試射原子彈,並且嚮全世界公佈就是為了針對中國。中國地圖上的南海諸島其實大半已經被其它國傢實際控製了。至於援助他國的大米,有的居然在後來被用做與中國軍隊作戰時的沙袋。
(二)韓國人給我們上了一課
類似中日釣魚島這樣的爭端,其實早在韓日之間上演過。
韓日之間,有一個小島,長不過200米,全是礁石,不生草木。韓國人稱之為獨島,日本人命名叫竹島。這個小島在韓日關係中的地位,恰如中日之間的釣魚島。二戰前,日本占有該島,獨立之後的韓國宣佈對該島擁有主權。
日本人保衛領土的决心在釣魚島問題上給中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當初他們也是以這樣的决心去保衛竹島。他們把這一問題寫進教課書,並且在一切可能場合宣佈自己對竹島的主權。與此同時,1953年5月,日本右翼人士趁韓戰正酣,登上了這個無人小島,修建了標志物。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一言難盡的日本(1) | 第2節:一言難盡的日本(2) | 第3節:一言難盡的日本(3) | 第4節:一言難盡的日本(4) | 第5節:一言難盡的日本(5) | 第6節:一言難盡的日本(6) | 第7節:一言難盡的日本(7) | 第8節:一言難盡的日本(8) | 第9節:一言難盡的日本(9) | 第10節:我們應該嚮韓國人學習什麽(1) | 第11節:我們應該嚮韓國人學習什麽(2) | 第12節:我們應該嚮韓國人學習什麽(3) | 第13節:我們應該嚮韓國人學習什麽(4) | 第14節:我們應該嚮韓國人學習什麽(5) | 第15節:我們應該嚮韓國人學習什麽(6) | 第16節:我們應該嚮韓國人學習什麽(7) | 第17節:我們應該嚮韓國人學習什麽(8) | 第18節:我們應該嚮韓國人學習什麽(9) | 第19節:我們應該嚮韓國人學習什麽(10) | 第20節:我們應該嚮韓國人學習什麽(11) | 第21節:我們應該嚮韓國人學習什麽(12) | 第22節:我們應該嚮韓國人學習什麽(13) | 第23節:我們應該嚮韓國人學習什麽(14) | 第24節:我們應該嚮韓國人學習什麽(15)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