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人生不過如此   》 第37節:第二篇 人生若衹如初見(20)      林語堂 Lin Yutang

  利用此種概念,可資以辯護娶妾制度。中國人把婚姻看做一個家庭的事務,倘婚姻不順利,他們准許娶妾。這至少可以使家庭保全為一社會的單位。歐美人則反乎是,他們把婚姻認為個人的羅曼蒂剋的情感的事務,是以准許離婚,可是這一來,拆散了社會單位。在東方,當一個男子成了大富,無事可做,日就腐化,乃不復愛其妻子,為妻子者,不得不勉自抑製其性欲,不過她居於家庭中,仍能保持其堅定崇高之地位,仍為家庭中很有光榮的首領,圍繞於兒孫之間,在生命的另一方面領受其安慰。在歐美,那些摩登夫人嚮法院提出了離婚的訴訟,敲一筆巨額生活費,走出了家庭,多分是去再嫁的。是那些不被丈夫愛護而能保持家庭中榮譽地位的比較幸福呢?還是拿了生活費而各走各路的比較幸福呢?這一個問題殆為一迷惑不可解的大啞謎。在中國婦女尚未具備西方姊妹之獨立精神時,那些棄婦常為無限可憐的人,失掉了社會地位,破碎了家庭。世界上大概有一個幸福婦人,便另有一個無論怎樣盡人力所及總不能使她成為幸福的婦人。這個問題就是真正的婦女經濟獨立也不能解决它。
  在中國,這樣的情形每日都有見聞,而那些摩登姑娘以其殘忍的心腸攆出人傢原來的妻子,照我看來,跟我們的祖宗的野蠻思想相差不過毫釐之間,雖然她們的摩登足以不容另一女人以同等的身份同居,在過去,往往有一個實際是好婦女,受了環境關係的支配,緻勾搭上了已經結了婚的男子,而她又衷心愛他,因服順自動的願充偏房之選,並甘心低下地服侍大婦。而現在則各不相讓,彼此掮着一夫一妻製的招牌,想攆出另一個人而攘取她的地位,這在女子看來,可以認為較為進步的方法。這是摩登的、解放的與所謂文明的方法。倘婦女界自身喜歡這種辦法,讓她們這樣幹下去好了,因為這就是她們自身纔是第一個受到影響的人。年輕貌美的女子。自然在她們的同性鬥爭中會獲得勝利而犧牲了老的女人。這個問題實在是既新而又長久了的。婚姻制度是永久不完美的,因為人類天性是不完美的。我們不得不讓這個問題以不瞭瞭之。或許衹有賴天賦之平等均權意識和父母責任心之增進,始能減少這種案件的數量。
  當然,辯護娶妾制度是廢話,除非你準備同時辯護一妻多夫製。辜鴻銘是愛丁堡大學的碩士,是一位常喜博引卡萊爾(Thomas Carlyle)和亞諾德(Mathew Arnold)文字的學者,他曾經辯護過多妻制度。他說:“你們見過一把茶壺配上四衹茶杯,但是可曾見過一隻茶杯配上四把茶壺嗎?”這一個比喻的最好的答辯莫如《金瓶梅》中西門慶的小老婆潘金蓮說的那句話:“哪有一隻碗裏放了兩把羹匙還會不衝撞的麽?”潘金蓮當然不是無意說這句話的。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第一篇 我生之初尚無為(1)第2節:第一篇 我生之初尚無為(2)
第3節:第一篇 我生之初尚無為(3)第4節:第一篇 我生之初尚無為(4)
第5節:第一篇 我生之初尚無為(5)第6節:第一篇 我生之初尚無為(6)
第7節:第一篇 我生之初尚無為(7)第8節:第一篇 我生之初尚無為(8)
第9節:第一篇 我生之初尚無為(9)第10節:第一篇 我生之初尚無為(10)
第11節:第一篇 我生之初尚無為(11)第12節:第一篇 我生之初尚無為(12)
第13節:第一篇 我生之初尚無為(13)第14節:第一篇 我生之初尚無為(14)
第15節:第一篇 我生之初尚無為(15)第16節:第一篇 我生之初尚無為(16)
第17節:第一篇 我生之初尚無為(17)第18節:第二篇 人生若衹如初見(1)
第19節:第二篇 人生若衹如初見(2)第20節:第二篇 人生若衹如初見(3)
第21節:第二篇 人生若衹如初見(4)第22節:第二篇 人生若衹如初見(5)
第23節:第二篇 人生若衹如初見(6)第24節:第二篇 人生若衹如初見(7)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