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类 讀論語心得全集   》 第37節:論語心得(37)      劉廣宇 Liu Anyu

  宋國有個人,見別人傢的莊稼長得很好,總覺得自己傢的莊稼長得太慢,很是着急。有一天他忽然想出了一個好辦法,於是便將自己地裏的禾苗一棵一棵全部拔高了一些。看着自己傢的莊稼一下子比別人傢的莊稼長高了,感到非常高興。回到傢裏他得意地對傢人說:“今天可把我纍壞了,我一個人讓地裏所有的莊稼都長高了一大截!”他的兒子聽完他的詳細介紹,立刻跑到地裏去看,結果發現他們傢的禾苗全都枯死了。這個拔苗助長的故事也充分地說明了欲速則不達的道理。
  有價值的語言技巧應建立在仁德之上
  孔子是非常重視語言技巧的人,他曾經說過:“諫者有五,吾從之諷。”意思是說,勸告別人的說話方法有五種,我推薦最富技巧性的比喻與暗示。
  孔子最反對的就是那種不顧對方心理感受與尊嚴,一味“冒死進諫”的直腸子做法。因為對別人的勸告是以效果來衡量的,勸告無效卻反而引起對方心裏的不痛快,是最愚蠢的做法。而在實踐中所表現出來的語言技巧,也是可圈可點,很值得我們學習。
  陳侯修築凌陽臺,因為耗工巨大,多人反對,結果激怒了陳侯,接連殺了幾個反對築臺的人,又因為修築工程進展遲緩,他又把三個監吏也抓了起來,準備砍頭,而陳國的群臣中因為怕忤怒陳侯,沒有一個人敢於勸阻。
  恰好孔子到了陳國,拜訪陳侯之後,與陳侯一起登上凌陽臺四下觀望,然後孔子上前祝賀說:“凌陽臺是多麽的美啊,陳侯又是多麽的賢德啊,從古至今,凡是聖人修築高臺,哪裏有不殺一個人而把臺修築得如此美麗而壯觀呢。”陳侯聽了,心裏有愧,半晌也不吭一聲,衹是悄悄派人放掉了被抓起來的三個監吏。
  與孔子同時代的齊國賢臣晏子,也是一個懷有仁德之念的語言大師。有一次,齊國有個人得罪了齊景公,齊景公大怒,命人將他綁起來,並召集左右武士來肢解他,有敢於勸諫者,定斬不饒。於是晏子走出來,左手持着這人的頭,右手拿着刀,仰面嚮齊景公問道:“古時候賢明的君主在肢解人的時候,是從哪裏下刀呢?”齊景公聽後離開了他的座位,說:“把這人放了吧,過錯都在寡人。”
  孔子重視語言的技巧,是因為語言能夠起到縱使是百萬軍隊也達不到的效果,能夠推重仁德之念,幫助別人排憂解難。但是,如果失去了仁德之念,語言不是用來化解憂難,不是用來排解爭紛,而衹是為了達到私人的目的,那麽,這種語言的技巧,就成為了巧言令色的文過飾非,甚至流之於阿諛奉承,這時候的語言技巧越是高明,就越是不足取,越是襯托出說話人的人格卑下。
  東晉元興元年,恆玄由江陵攻入晉都建康,殺死了司馬元顯,奪取了朝政,第二年又逼迫晉安帝禪位,從此代晉自立,建國號楚。有一天,桓玄正睡在床上,忽然之間,床塌陷進了地面,這時候侍中殷仲文卻拍馬屁說道:“這是因為聖德太深厚了,連大地都無法負載。”
  封建專製時代,巧言令色一度大行其道,南朝宋文帝在天泉池釣魚,垂釣了半天沒有任何收穫,這時候大臣王景急忙拍馬屁道:“這實在是因為釣魚人太清廉了,所以釣不到貪圖誘餌的魚。”
  五代時還有一位大臣王瑩,也是巧言令色的高手。梁武帝即位時,有猛虎闖入建康城,大象進入江陵,梁武帝不悅,就詢問群臣,群臣不敢回答,這時候王瑩出列,奏報道:“過去有擊石拊石,百獸率舞的說法,而今陛下受命登基,老虎大象都來祝賀啊。”其阿諛逢迎之態,令人作嘔。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相互溝通的最主要工具,富於技巧的語言能夠打動人心,起到極大的作用,但如果說話的人衹是出於私心,或是沒有絲毫的仁德之念,衹是一味的阿諛奉承,這種語言就失去了價值,對人對己都沒有任何好處。
  所以,真正有價值的語言技巧衹能是建立在仁德的基礎之上,不僅要有公正之心,更要有仁德之念,再輔以委婉的表達方式,纔是真正智慧的體現,於人於己都能夠獲益。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論語心得(1)第2節:論語心得(2)第3節:論語心得(3)第4節:論語心得(4)
第5節:論語心得(5)第6節:論語心得(6)第7節:論語心得(7)第8節:論語心得(8)
第9節:論語心得(9)第10節:論語心得(10)第11節:論語心得(11)第12節:論語心得(12)
第13節:論語心得(13)第14節:論語心得(14)第15節:論語心得(15)第16節:論語心得(16)
第17節:論語心得(17)第18節:論語心得(18)第19節:論語心得(19)第20節:論語心得(20)
第21節:論語心得(21)第22節:論語心得(22)第23節:論語心得(23)第24節:論語心得(24)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