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异国风情 》 大小眼看美國 》
第37節:紐約證券交易所為何叫價聲依舊(2)
陳強 Chen Jiang
如今,進入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參觀,手續可繁瑣了,不僅需要預約,而且還要核對證件,在網上審查個人背景,然後拍照,過安檢門。在保安處通過審核拿到參觀證後,我確信前一段引起美國FBI註意的買槍事件並沒有給我留下什麽"後遺癥"。
我們由接待人員帶着上樓,在過道上往下看交易大廳。衹見場內有十多個馬蹄形的交易站,每個交易站又有十多個交易櫃臺,周圍站着一大堆穿藍色製服的人。那天是星期二,上午9點30分,開市的鐘聲敲響,場內頓時活躍起來,電腦屏幕上的數字開始急劇跳動,那些穿製服的人手持掌上電腦開始在各交易站之間快速移動,然後聚集在交易站前大喊大叫……那熙熙攘攘的場面,簡直像個農貿市場。
1792年5月17日,24個從事股票交易的經紀人在華爾街一棵樹下集會,宣告了紐約股票交易所的誕生。令人驚訝的是,兩個多世紀過去了,這種面對面的股票交易方式在這個曾經號稱世界第一的證券交易所依然延續。據接待人員介紹,場內人員分"專傢"和"經紀人"兩批。專傢守在交易站不動,衹買賣自己分配到的幾支股票,他們主持競標、執行買賣、記錄和傳送價格信息。那些在場內走動的是經紀人,他們在接到顧客要求買賣某支股票的指令後,便到相應的交易站找專傢。股票交易的情景,就像拍賣會,專傢將從面前衆多經紀人的叫聲中選出最好的價碼。
這種我們曾經在電影上見過的炒股鏡頭,現在在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是看不到了。"如今網絡已進入千傢萬戶,你們為什麽不采用網上交易,而保留這種面對面的交易呢?"針對我的提問,接待人員回答說:"一是我們大傢習慣這種人氣很旺的生意方式,二是面對面處理大宗的股票買賣比網絡上安全。"
出了紐約證券交易所,我們來到位於時報廣場的納斯達剋(NASDAQ)7層樓高的戶外電視大屏幕前感受世界經濟脈搏的跳動。這是世界上第一傢電子證券交易市場,它給公衆印象最深的就是股票指數不斷變動的藍色弧形玻璃幕墻。貼近玻璃幕墻,隱約可見幾個人在擺弄着幾臺攝像機,帶隊的老師說這是在做現場直播。由於該市場主要通過網上直接交易,名義上的"交易大廳"其實就是這麽一個大型的攝影棚,歐美主要財經新聞電視臺的記者派駐在這裏進行即時行情報道。
今天,無論是上市公司的數量還是股票的平均日交易量,衹有36年歷史的NASDAQ都已超過老牌的NYSE,成為全球最大的證券交易市場。這從側面說明了電子交易的先進性。可是,為何紐約證交所故步自封,守着古老的面對面交易方式不變呢?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代序 | 第2節:自序(1) | 第3節:自序(2) | 第4節:自序(3) | 第5節:為什麽說誠信是美國社會的通行證(1) | 第6節:為什麽說誠信是美國社會的通行證(2) | 第7節:為什麽說誠信是美國社會的通行證(3) | 第8節:為什麽說誠信是美國社會的通行證(4) | 第9節:美國社會生活中的"活雷鋒"(1) | 第10節:美國社會生活中的"活雷鋒"(2) | 第11節:美國社會生活中的"活雷鋒"(3) | 第12節:免費公共資源從何而來(1) | 第13節:免費公共資源從何而來(2) | 第14節:殘疾人在美國處處受優待(1) | 第15節:殘疾人在美國處處受優待(2) | 第16節:美國窮人如何過日子(1) | 第17節:美國窮人如何過日子(2) | 第18節:美國窮人如何過日子(3) | 第19節:市長為啥不領一分錢工資(1) | 第20節:市長為啥不領一分錢工資(2) | 第21節:市長為啥不領一分錢工資(3) | 第22節:為什麽要由陪審團來審案(1) | 第23節:為什麽要由陪審團來審案(2) | 第24節:為什麽要由陪審團來審案(3)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