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紅樓藝術   》 附錄5 《紅樓》脈絡見分明      周汝昌 Zhou Ruchang

  世上萬事皆有其外因的來竜去脈,又皆有其內身的經絡脈息。《紅樓夢》非但不是“例外”,即在“例內”也屬於一個範例的規格品位。
  
  《紅樓夢》的“去脈”比較易曉易講,比如數不清的“續書”,大傢鹹悉了。還有“變形續書”“脫化仿造”、“對臺唱戲”,都有,但未必人人盡明。一條綫是認清主角原是賈寶玉的,於是便有《歧路燈》、《兒女英雄傳》,都寫一個公子哥兒最後得成“正果”,暗與雪芹對壘,是一類。從《鏡花緣》到《海上花列傳》,則是認定寫一群女流為主題的,有意效顰,並不象前一類包含着要唱“對臺戲”的用心和野心。
  
  例如文康,大不以雪芹為然,處處針鋒相對——安老爺對賈政,安公子“竜媒”對寶玉,何玉鳳、張金鳳這“金玉”二鳳,專對釵黛,大丫嬛長姐兒則專對襲人。連薛姨媽都有個“舅太太”來針對。其餘可推而悟矣。一句話,自從《紅樓》出來,有志於寫小說的幾乎沒有不在此書的影響範圍之內的。雪芹的了不起,於此也就不難體認一二了。
  
  但若說到“來竜”,可就不那麽容易講解了,因為那“綫路”復雜得多。粗略而言之,似乎可以分為幾層來窺測歷史根由——
  
  中國的小說,與西方的本非一回事,它是“史”的一支,故名“野史”、“稗史”、“外史”、“異史”、“外傳”……。宋代“說書”,雖分幾支派,而“講史”是主流首席。這講史,以“三分”尤盛,即後來《三國演義》的故事,遠自唐代民間就講它,膾炙人口。何也?或以為是人心嚮劉反曹,其實這是後來的“傾嚮性”,變本加厲的結果。“三國”故事的靈魂——引人入勝的焦點是什麽?是文武人才,琳琅滿目,三方是各有千秋,難分高下。正如東坡的詠嘆:“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人,人才,纔是魅力的核心,事情的實質。
  
  繼“三國”之後的第二部堪與“平起平坐”的才子書是什麽呢?是《水滸》。這是北宋末年的史跡故事——有點兒象“瓦崗寨”時代的群雄四起,但不盡同,也是先由民間講述積纍,最後由一位文學家將它“定型”。《宣和遺事》衹記有宋江為首的“三十六人”,但到了《水滸傳》,三十六已僅僅是“天罡”之數,還另有“七十二”條好漢,屬於“地煞”。36+72=?有趣!是等於108。這就是後世人人口中能道的“一百單八將”,“一百單八條緑林好漢”。
  
  為什麽非是108不可?要想回答這個問題,從西方文化的意識中是尋它不到的。這是中華文化的“數學哲理”的古老課題,本文字數有限,暫且“按下慢表”。
  
  《水滸》的偉大何在?就在於一點:“三國”講的,雖然人才濟濟,群英大聚會,成為一時之盛,可是沒超越帝王將相這個範圍。《水滸》作者的偉大,正在於他的“眼高於頂,膽大於天”,竟然立下大志,要寫一群為人卑視或仇視的“強盜”!
  
  強盜者,本來就有壞人,有人誤以為強盜都是“革命傢”,萬事豈可一概而論,但梁山好漢卻都是良民被逼落草為寇、占山為王的。寫他們,不也就是與“三國”對臺唱戲了嗎?
  
  但是,這個“對唱”的本質卻又是一致的——詠嘆的對象,依然是人,是人才。看事情衹有一條“直綫單綫式邏輯”來對待人間萬象,當然會認為凡是“翻案”“針對”,就不再包含“繼承”的實質一面了。
  
  但寫梁山人才畢竟又自有特點——我用的語言表述法是:《水滸》關懷的是人才的遭遇與不幸,人才的埋沒與毀棄,這是一切問題的根本性問題。
  
  雪芹深探地為施耐庵的“文心”感動了——欽佩萬分,可是他不是盲目崇拜偶像的人,他對施公也“有意見”:為什麽幾乎沒寫出一個令人贊嘆傾倒的女流來,反而兩出“殺嫂”都寫了姓潘的兩個不正派的壞女人?
  
  雪芹是大不以此為然的。這是因為,他經歷了諳悉了許多女才人、女豪傑、女英雄,而她們的命運卻比梁山好漢還不幸,還悲慘,還可憐可嘆,可痛可哭!他覺得施公太偏心,也太無情了。
  
  於此,忽然一個巨大的思想火花在雪芹頭腦中爆出萬丈的光茫——他一下子决定了他的終生事業:誓為一群親見親聞的女兒寫出一部傳神寫照的新書,專與《水滸》相“對”!
  
  這個“對”,包括了一切,連名目也可以成為對仗:
  
  緑林好漢——紅粉佳人
  
  江湖豪傑——脂粉英雄
  
  對仗,是漢字文學語言的一個重要的美學因素,用西方拼音文字的意識來“評論”它是睏難的。西方衹有“排句”,與中華的對仗也並不是一回事。
  
  對仗,當然不衹是“字面”的事。它總是“字裏”的思想感情的一種表現。對仗,又是文學手法與結構上的一個重要因素。對仗,包含了對照、對比、對稱、對應。雪芹的書,運用這些,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雪芹的書,是“翻”《水滸》,然而又是繼承《水滸》:他采取108這個最主要的結構中心。他“對”準了施公,有意識地寫了108位女子。他的書後《情榜》,是“對”施公的《忠義榜》。他的人物品目法則是:以12為“單元”,正釵十二名,副釵十二名……,排為“九品十二釵”,12×9=?正等108!
  
  這就是雪芹的結構大法則。從女子主要人物的數目,到全書的章回數目,都是一百零八!
  
  全書以“盛衰”、“榮辱”、“聚散”、“悲歡”、“炎涼”……為兩大“扇”,前後各五十四回書,“分水嶺”在五十四與五十五回之間。第五十四回是“盛”的頂峰,第五十五回是“衰”的起端,前後筆墨、氣氛、情景事跡……俱各大異,構成了內身的大對稱,大變化,大翻覆,大滄桑——前之與後,後之視前,有天壤之別!
  
  草草說來,雪芹這位從古罕有的特異天才,將他的書安排在一個嚴整精奇而又美妙的大結構上。他從《水滸》得到了啓示,但他的思想與藝術,大大超過了施公的水平與境界。
  
  脈絡是分明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但是不幸,今傳120回本並非雪芹原著,已將它的骨肉、血脈、精神、丰采都改變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紅樓一春夢
自序解題第一章 《紅樓》文化有“三綱”
第二章 “奇書文體”與《紅樓》“三要”第三章 一架高性能的攝像機第四章 脫胎·攝神·移生
第五章 一喉兩聲 一手二牘第六章 巨大的象徵第七章 伏脈千裏 擊尾首應
第八章 勾勒·描寫·積墨第九章 “奇書”之“秘法”第十章 “補遺”與“橫雲斷嶺”
第十一章 怡紅院的境界第十二章 “詩化”的要義第十三章 熱中寫冷 細處觀大
第十四章 鼕閨夜景第十五章 明修暗度第十六章 衆生皆具於我
第十七章 兩次餞花盛會第十八章 鼓音笛韻(上)第十九章 鼓音笛韻(下)
第二十章 奇特的“即事”詩第二十一章 海棠·菊花·柳絮第二十二章 精巧的“構件”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