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戏剧评论 》 梨園往事 》
第37節:四大須生說"譚派"
周簡段 Zhou Jianduan
四大須生說"譚派"
京劇中的"譚派",有"老譚"、"新譚"之說。老譚指的是形成於一九○○年前後的譚鑫培唱腔;"新譚"指的是形成於三十年代左右的譚鑫培之孫譚富英的唱腔。
京劇中的"四大須生",有前、後之分。前"四大須生"是餘叔岩、言菊朋、高慶奎、馬達良,皆宗"老譚"而自創新腔;"四大須生"是馬連良、譚富英、楊寶森、奚嘯伯,亦宗"老譚"而自成流派。
這裏講的"四大須生",自然指的是"後四大須生";這裏講的"譚派"自然也是"新譚派"。一句話就是譚富英。
譚氏乃梨園世傢,傳至今已歷七代。從譚志道、譚鑫培、譚小培、譚富英,到今天活躍於舞臺的譚元壽、譚孝曾、譚正岩,這七代中,竟有譚鑫培、譚富英祖孫兩位,分別創成獨具演唱風格的"譚派"。因此,舊日有一則笑話,並由此形成一幅漫畫,內容是:譚小培在中間,一邊對譚富英說:"你父親不如我父親!"另一邊又對譚鑫培說:"你兒子不如我兒子!"洋洋自得狀,溢於言表。
應該說,譚小培把最大的心力用在培養兒子身上。當時京劇界傳有"四大名媽",即坤伶李硯秀、吳素秋、李玉茹和現在臺灣的梁秀娟,四位的母親很能幹,終將自己的女兒培養成材。還有"四大名爹",即譚富英、李萬春、李少春、荀慧生,四位的父親亦很能幹,很早就將自己的兒子培養得出類拔萃。
譚富英自幼生就一副甜亮清脆的好嗓子。而且,練武功,肯吃苦;學文戲,一點就透。儘管這樣,祖父譚鑫培還說:"孩子不能讓他總在傢裏學,究屬管教不嚴,必須讓他進科班坐科!"父親譚小培說:"眼下科班,以富連成最好,可是我嚮班主葉春善提過,說不收名傢子弟。"譚鑫培說:"明兒你把春善請傢來,我見見他。"後來,葉春善畢竟礙於譚鑫培的面子,又加以譚小培的誠意,衹好破例答應,但是卻提出"約法三章":
第-,與所有學生同樣待遇,决不特殊照顧;第二,傢裏人不能常來看望,也不許隨便回傢;第三,夠什麽材料學什麽行當,不能挑揀。
這且不算,隨後又由譚小培立下"關書"。文字如下:"立關書人譚小培,今將長子裕升,現年十二歲,情願投在葉師門下為徒,學習梨園,六年為滿。言明四方生理,任憑師父代行。六年之內所進銀錢,歸葉師收用。無故不準告假回傢,倘有天災病孽,各有天命。如私自逃走,兩傢尋找。年滿謝師,但憑天良。日後若有反悔者,由中保人一面承擔。空口無憑,立字為據。"
當時富連成正值"富"字輩一科,故"富英"由此而得。先學武生,後改老生,深得蕭長華、王喜秀、雷喜福等先生傳授。坐科時已屬"尖子",有"科裏紅"之譽。十八歲出科,祖父譚鑫培已去世,父親小培又令其拜在得"老譚"真傳的餘叔岩門下,終創出自己的風格,為區別"老譚"而稱"新譚"派。有趣的是,後來,譚小培之女嫁給了葉春善之子葉盛長,二人又成了兒女親傢,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程長庚"大老闆" | 第2節:"單刀叫天"譚鑫培 | 第3節:"老鄉親"孫菊仙 | 第4節:知縣名伶汪笑儂 | 第5節:"關戲泰鬥"李洪春 | 第6節:"德藝衹馨"蓋叫天 | 第7節:名醜簫長華的念白 | 第8節:"戲簍子"趙鬆樵 | 第9節:"猴王"李萬春 | 第10節:女伶劉喜奎不畏權貴 | 第11節:程硯秋三請俞振飛 | 第12節:花臉宗師郝壽臣 | 第13節:當代名醜馬富祿 | 第14節:"四大須生"之一奚嘯伯 | 第15節:一代名旦荀慧生 | 第16節:四大名旦中的尚小雲 | 第17節:須生泰鬥馬連良 | 第18節:著名武旦宋德珠 | 第19節:"金霸王"的癖好 | 第20節:"鐵嗓青衣"王玉蓉 | 第21節:吳素秋早年二三事 | 第22節:童芷苓和她的弟弟妹妹 | 第23節:"舞臺飛人"張德俊 | 第24節:李世芳青島罹難前後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