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大川 走進大秦嶺:中華民族父親山探行   》 第37節:黃土下的城邦(2)      王若冰 Wang Rebing

  三千年,對於一步一步走嚮文明的人類歷史進程來說,實在是太漫長了--從商湯滅夏到現在,中國社會發展變遷的歷史,也無非經歷了3000年歷史歲月。那麽在大地灣文明從萌芽、發生、發展,到達到最後輝煌的這3000年間,大地灣人是不是僅僅創造了這些深埋在黃土下的村落屋捨、精美彩陶,我國最早的地畫、最早的文字,以及世界上最早的高標號"水泥"、中國最早的農耕文明呢?除了眼前可以看到的這些遺跡、遺物,我們還能以何種方式復原或者想像大地灣那歷經了3000多年而長盛不衰的生活景象呢?
  帶着理不清的疑問,我從六七千年以前大地灣人給我們留下的那一片殘垣斷壁中走了出來的時候,館長告訴我,就在這座建築面積420平米,三進三開門岩石人巨型建築周圍,還掩埋着發掘後又回填的100多座房屋遺址。
  西安半坡村原始人聚居區內,僅僅發現了40房屋遺址;比大地灣晚了一兩千年的大汶口,也沒有發現更大的聚居建築群落。這或許就是郎樹德先生將這裏視為我國遠古時期城市前身的理由吧?
  在一個地方聚集了那麽多房子,這不是城市又是什麽呢?
  大地灣山坡下五營鄉政府後面的一塊平地上,有三座復原了的大地灣氏族部落聚居村落。那是一種半地穴狀的圓錐形建築,幾根木棒呈" 人"字形聚攏到一起,外側塗以青草泥巴,既可避風擋雨,又可防禦野獸攻擊。屋內有禦寒取暖,燒飲煮飯的火塘。
  這是距今七八千年以前,大地灣一期的房屋。
  那個時候,大地灣人還處在母係氏族時期。這座房屋的支配權,還在女人手裏。文管所講解人員開玩笑說:"那時候,這房門是永遠敞開的,衹要女人願意,可以和部落裏任何一個男人發生關係。"
  大地灣人在建立自己的城邦的時候,是從河𠔌開始,一步一步嚮坡地上發展的。從清水河𠔌地到大地灣山坡,僅僅幾華裏路途,大地灣人整整走了3000多年!
  3000年間,大地灣上空的太陽起了又落,落了又起,人們在混沌初啓之時並不清明的天空下摸索、 發現、學習,並且開始熟練地狩獵、捕魚,在當時肯定十分濕潤肥沃的坡地上種下第一株糜子和油菜。當漫長而恐怖的黑夜降臨之際,被猛獸驅趕着的人們驚悚地穿過密林,蹚過湍急的河水,朝如今已建起一座大地灣博物館的高坡上聚攏過來。那時的大地灣人,也許還沒有交流語言。人們打着手語,用簡單的音節相互溝通,並在這至今看起來都是一塊風水寶地的斜坡上聚居起來。另一個附近部落的人緊隨其後,也來到了大地灣的山坡上。漸漸地,大地灣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群落,建起了密集如城鎮的屋捨。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花城出版社
第1節:我所瞭解的秦嶺(代序一)(1)第2節:我所瞭解的秦嶺(代序一)(2)第3節:我所瞭解的秦嶺(代序一)(3)
第4節:從崦嵫山開始(1)第5節:從崦嵫山開始(2)第6節:創世記(1)
第7節:創世記(2)第8節:創世記(3)第9節:創世記(4)
第10節:創世記(5)第11節:東方聖母(1)第12節:東方聖母(2)
第13節:東方聖母(3)第14節:東方聖母(4)第15節:東方聖母(5)
第16節:神農(1)第17節:神農(2)第18節:一個民族的背影
第19節:東方特洛伊之戰(1)第20節:東方特洛伊之戰(2)第21節:大禹(1)
第22節:大禹(2)第23節:大禹(3)第24節:遭遇《黑暗傳》(1)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