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 》 媒體人許知遠的青春自述:那些憂傷的年輕人 》
寫作的第三條道路(1)
許知遠 Xu Zhiyuan
倘若我們認定人類的智慧現在應該停滯,不再發展,衹有在這種情況下,文學纔應該使用大衆的語言。否則情況理應相反:大衆應該用文學的語言說話。
——約瑟夫·布羅茨基
叔本華在一篇論及如何寫作的文章中提到這樣一個觀點:“像偉人一樣思考,像普通人一樣說話。”這句話促成了我對於媒體寫作的初步理解。長期以來,我們目睹文字被兩種傾嚮支配着:一種是經院式寫作,他們摒棄了語言本身的美感,用一種缺乏彈性與韻味的術語進行科學式描述,這種寫作是封閉的,拒絶門外人參與的;另一種是完全民間式的寫作,或者濫情,或者用粗暴的論斷將語言與思想徹底稀釋,這種寫作很容易挑起我們的激動,但是這種激動是如此廉價與短暫。
叔本華的話為我指出了寫作的第三條道路。這種寫作方式是開放的、鮮活的,同時又有着其核心所在。它既清晰地傳達自己意見,又盡量避免這種意見的粗暴與隨意性。像偉人一樣思考,保證了寫作者對事件本身的超然與旁觀者的立場;而像普通人一樣說話,則拒絶讓寫作成為少數人的私密遊戲。這兩點正是媒體寫作的原則所在。
首先需要澄清媒體寫作長期所遭受的玷污。媒體是現代社會的核心所在,在世界變得如此紛亂與龐雜的今天,在一個被尼采稱作“讀報取代了每日祈禱”的現代社會,媒體成了人們感知世界的惟一方式。不管你如何唾棄大衆媒體給你帶來的“表象的世界”,你必須承認你已經生存於一個媒體渲染出的社會氛圍當中。
媒體成了這個時代的教堂,媒體寫作者是這個時代的牧師。媒體寫作者肩負起構造現代人精神殿堂的重任。今天,我們已經不可能指望大衆通過閱讀《紅與黑》來獲得人性感悟,通過閱讀《古羅馬英雄傳》來獲得崇高感,通過閱讀《國富論》來瞭解經濟學的基礎……媒體寫作成了連接人類文化中最崇高的情感、最令人驚嘆的智慧與現實大衆的惟一紐帶,他們可能正在努力闡述現代社會的定義與意義。
讓我們重新回到寫作方式的問題。我承認學院化寫作有其存在的充分理由,這種深受題材及背景知識結構限製的寫作註定是冷漠與孤僻的,要求其體現“介入”精神不但不合情理,也缺乏可行性。因此,這種寫作基本上可以排除在媒體寫作之外。在這裏,我需要着重評述的是後一種民間式的寫作。因為它比“學院化”更深廣地介人大衆意識,因此對於大衆的智力狀態與情感所造成的危害也極大。
首先,我反對武斷、以快感為主導的寫作。這樣的作者常會高舉爭取自由、民主、人權這樣的偉大旗幟,把喬治·奧威爾、索爾仁尼琴等視為同道。他們攻擊的是那些早已竪立在那裏、人人皆知的標靶,不厭其煩地用各種例證準確無誤地擊中靶心,然後為整個行動貼上“常識性寫作”的美麗標簽。
當我們仔細分析他們所攻擊的對象時,比如“專製”,我們會發現隱藏在這個正確詞語背後的,是作者對於世界的簡單與粗暴的理解。就像奧威爾在《1984》中描述的那種情形,極權制度所做的一切努力,在於縮減詞彙,減少人的智力活動,用單調的宣傳口號取代一切。而當我們仔細觀察奧威爾及其忠誠的追隨者時,我們一樣會看到,出於急於爭取受衆的心態,他們采取了和批判對象同樣的方式。他們的寫作充斥着清晰卻單調的、簡明卻重複的、刺激卻粗暴的詞彙,這樣的載體已經决定了思想的平面與膚淺。寫作在他們手中變成了另一種宣傳。我們反對“專製”、“極權”、“宣傳”的原因,是我們渴望更豐富的思想方式與生活方式,而非為了反對而反對。
與這種宣道式寫作往往並肩戰鬥、相輔相成的是濫情式寫作。這種寫作者常常讓自己與讀者陷入一種感動的狀態,希望感受所謂的“靈魂的蕩滌”。他們習慣列舉一些慘痛的場景,希望讀者因此而感受到寫作者悲憫的情懷。但是,他們或許忘記了這一點,真正的悲憫常常帶着笑容出現的。當寫作不能夠超越苦難本身,而僅僅成為一種苦難的狀態與細節呈現,這種所謂的感動,不可能有更多的價值。面對不幸而産生感動是一種自然情感,但是當你把這種個人化的感動無限製地誇大,甚至固定成一種抒情式的寫作模式,這種感動的目的無法不令人懷疑。這種抒情,可能正危險地滑嚮濫情。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海南出版社 |
|
|
目錄 | 自序:46年之後 | 那些曾經年輕的人啊 一(1) | 那些曾經年輕的人啊 一(2) | 那些曾經年輕的人啊 二 | 一條人文主義狗(1) | 一條人文主義狗(2) | 沒有顔色的青春(1) | 沒有顔色的青春(2) | 荒原上的我們(1) | 荒原上的我們(2) | 男人快樂原則(1) | 男人快樂原則(2) | 生於70年代(1) | 生於70年代(2) | 優雅的愛情到哪裏去了(1) | 優雅的愛情到哪裏去了(2) | 曖昧的懷舊 | 砸爛背後的眼睛 | 古登堡、互聯網與資訊焦慮(1) | 古登堡、互聯網與資訊焦慮(2) | 窺探者的狂歡節(1) | 窺探者的狂歡節(2) | 鏡 子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