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类 话春秋 品兵法:孙子   》 第37节:二十八、 重振旗鼓战吴兵(2)      子金山 Zi Jinshan

  据《左传》记载:双方真正的大战爆发于阖闾九年(公元前506年)十一月庚午日。
  所以,好戏开场还早,咱们先论证一番吴军此次出征的几大特点,尤其是兵种、装备、主要作战方式。
  前面也简单说过,春秋末期各诸侯国的军力组成、部队编制,以及武器装备等。但具体到吴国,与北方诸国却略有不同,大概与越国相近,部队以水军为主,陆军为辅。这主要是由于吴越两国境内江河湖汊密布,沼泽众多,陆军不如水军行动自如的缘故。
  有好些侃史者猜测:吴国的部队,由于地理水文所限,其陆军主要兵种是“徒兵”——即步卒。
  这也容易理解,孙子在其兵法中所指导的有些也就是步兵作战,多次提及“徒兵”一词。尤其在实验性质的吴王宫中训练女兵时,更明显是步兵编队列阵。因为车兵训练非一朝之功,训练听话的马匹比训练宫中美女要难得多。
  再就是驮手,那绝对是技术兵种,战车的安危其实就在这一人手上,各兵车的配合更不是短期所能够操练得默契如同双手配合。据载,训练一支能作战的战车部队,时间要达七年之久,方能冲锋陷阵,指挥如意。
  尤其是吴军配备的兵器,以短剑为主,辅以近战威力巨大的吴钩——弯刀,这显然也是步兵的作战利器,其材质锋利是强于各诸侯国的,这是吴军的优势所在。
  吴军的甲是由牛皮或犀皮做成的上衣;胄即头盔,一般是由青铜铸成。根据出土的文物看,衣甲上一般还嵌装有保护前胸后背的青铜片,大多为圆形,称为护心镜,古时的梳妆镜也是青铜铸成,所以至今镜子的“镜”子有个金字偏旁。
  所以,猜测孙武训练的是由步兵组成的部队也是有点道理的。
  但是,假如再细致些,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孙武在其兵书中强调过:对缴获敌军十辆兵车的立功者要重奖,这就说明,孙武甚是稀罕那些兵车,自己的部队也肯定装备这冲锋守卫都威力巨大的东西,不然,缴获来干吗?
  再就是楚国将领口中的旁证,《左传》中记载:“武城黑谓子常曰:‘吴用木也,我用革也,不可久也。不如速战。’”——有些专家理解为营帐,但本地的楚军都没有木材构筑营寨,远道的吴兵哪来的木头?还能用宝贵的战船来运输木质建筑材料?要说在当地伐树,那么楚军也会呀。
  所以,只能理解为兵车材质。楚国牛多,兵车防护用皮质,吴国树多巧匠多,所以用木质,各国习惯已经形成,要临时改动也不容易。
  史载的齐国出兵“革车八百乘”,也清楚地说明了:武城黑口中的“革”与“木”,都是指的兵车材质。
  就是出土的汉简上也明确记载:孙武在帮助吴王训练女兵时,让自己的车夫充当司马,让自己的护车手充当舆司空。——有此编制职称,吴国拥有战车部队无疑。
  还有就是客观需要,吴军千里远征,虽然借淮水上行,能省力地运输军资,但弃舟登陆之后,兵车肯定成了全军的命脉。沉重的粮草总不能指望士兵们肩扛手提,陆路行军,车辆还是主要的负重工具。据专家考证,革车即是指的辎重车。
  再就是冲锋突袭作战,兵车无疑是威力最大的玩意,就相当于现代的坦克车吧。驰马肯定要比奔跑迅速,接敌后容易逃脱,杀入敌阵后产生的威慑力无疑大于步兵,光四匹奔马践踏就是令人生畏的杀伤工具。
  要逃避敌军车兵的追击,步兵只能靠地形,否则就是等着被宰杀。而战车不同,奔驰在前面的沾着大便宜:随便丢下个方木等障碍就算万事大吉了,等追兵排除了障碍物,被追者早就没影了。
  所以,综合分析,吴军还是配备了战车的,不过,由于吴军的特点,步卒的战斗力及分量稍重于他国而已。
  但是——又是“但是“这个水词儿——任何事情都有意外,在即将开始的大决战中,吴国的战车能发挥多大威力呢?请大家接着往下看。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第1节:孙子 序言第2节:一、 孙子出世话春秋第3节:二、 吴国机遇谈伍员(1)
第4节:二、 吴国机遇谈伍员(2)第5节:三、 辗转数国逢孙武第6节:四、 安居三载著兵书(1)
第7节:四、 安居三载著兵书(2)第8节:五、 鱼肠利刃刺王僚第9节:六、 阖闾治国气象新
第10节:七、 勇士风采皆斗狠(1)第11节:七、 勇士风采皆斗狠(2)第12节:八、 庆忌才是真英雄
第13节:九、 孙子谈兵论作战第14节:十、 吴王面试考孙子第15节:十一、 孙子受命练女兵(1)
第16节:十一、 孙子受命练女兵(2)第17节:十二、 春秋战争面面观第18节:十三、 孙武率军夺舒邑
第19节:十四、 战事间隙话强楚第20节:十五、 强楚也有难过时(1)第21节:十五、 强楚也有难过时(2)
第22节:十六、 兵法未载持久战第23节:十七、 阖闾背后造敌人第24节:十八、 孙子兵法初见功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