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生活 柏楊聯袂夫人探究兩性人生:男左女右   》 第37節:妻子們(1)      柏楊 Bai Yang    張香華 Zhang Xianghua

  妻子們
  今年(2000)3月,我的丈夫柏楊過八十歲生日,壽筵由與他合作數十載的遠流出版公司籌辦。當天,除了我們夫婦和一群兒孫之外,到場的賓客大約一百六十位,是我們結婚以來,場面最大的一場盛會。
  壽筵開始,由壽星柏楊嚮親友致谢辭,之後,並由我們夫婦共同揭開高高堆在一張餐桌上、喜氣洋洋的紅色壽桃(代替了西方的蛋糕)。當禮儀完畢,我們轉身下臺之際,主持人之一的卜大中先生,把我叫住,要我說幾句話。
  這樣的機緣不多,因為一嚮在公衆場合與柏楊在一起,我都扮演妻子的角色,他在臺上講話,我就藏身在臺下,甚至躲得遠遠的,避免曝光。我們又不是選舉造勢,何必夫妻一起同臺?我總覺得,像柏楊曝光率這麽高的人,作為他的妻子,最好含蓄一些,才能平衡。同時,也可以把衆人的焦點分散,不致因為柏楊這樣一個爭議性的人,一旦說出什麽驚世駭俗的話,夫婦一起同時被圍剿。
  可是這次不然,這天我身為"壽婆",哪有不和壽星唱和之理?我接過麥剋風登上臺講了幾句話,居然博得滿堂喝彩聲、笑聲、歡呼聲。第二、三天,接下來的日子,遇到當晚赴宴的親友,他們一致推崇我的緻辭,甚至,許多人從媒體的報紙,或電視臺新聞報道中,看到我的緻辭,都紛紛嚮我致意,這些人,有些是當晚不及邀約的鄰居、朋友,或素未謀面,纔剛認識的陌生人。我覺得好高興,好像做小學生時,偶然被老師選出來參加演講比賽,意外得到大奬一樣。
  我到底說了什麽,可以獲得這份大奬?我的講詞大致如下:"……柏楊剛纔在致谢辭中,提到要謝謝他的妻子---香華,我以為要補充一下。柏楊一生的遭遇太麯折坎坷了,事實上,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的妻子,陪伴他一起成長,我衹不過是柏楊妻子們(復數)其中的一個,而且也是今天僅僅在場的一個。因為'前人種樹',纔有今天我這個妻子的福分……"接着,我介紹柏楊與前妻生育的孩子們上臺,代替他們的母親,參加這場盛會。我就是如此據實報告,而獲得贊揚的。
  "妻子們"的正確數字是幾個?五個。開始知道柏楊一共娶了五位妻子時,連我都吃了一驚。我們結婚八年之後---1985年,那時兩岸鬆綁,兩地親友開始有了聯繫。我偶然替柏楊整理書桌,發現了一大疊的信函,因為紙質差異,一看就知道是由對岸寄來的,信的內容密密麻麻,好像有滿腔的辛酸要傾訴。開始我以為是對岸的讀者,嚮他吐苦水、話傢常,接着我發現這批信件,事實上是兩批,因為字跡不同,對柏楊的稱謂也不同,一位稱他作"父親大人",另一位稱"親愛的爸爸"。這個發現立刻使我瞭解到,這是柏楊失散多年的兩個女兒從內地寄來的,其中一個姓郭,另一個姓崔(後來弄清是從母姓)。發現了這個事實時,正是凌晨三時---那是我一嚮為柏楊整理書房的時間,我要趁他入睡,工作不受阻撓時,纔好"下手"整理,否則,他往往以"亂中有序"來阻止我"執行任務"。
  半夜,回到被窩裏,我發現柏楊是醒着的,於是,我思考了一下,這個啞謎要如何解開?第一個涌嚮心裏的念頭是:可憐的柏楊,可憐的孩子,和可憐的母親們。那是怎樣一個傢國破碎的年代啊!動亂、抗戰、逃難、分離、饑餓、死亡……這些我們今天衹有在電影上纔看得到的苦難情節,就發生在我們身邊親人的身上。"悲莫悲兮生別離",柏楊的心如何承載這麽多的悲苦?時局動蕩,危在旦夕,骨肉分離,傢人拆散,這是何等催心肝、落淚水的場面啊!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目錄第2節:張香華的開場白第3節:柏楊緻責任編輯的一封信
第4節:愛情如火(1)第5節:愛情如火(2)第6節:愛情如火(3)
第7節:愛情如火(4)第8節:愛情如作戰(1)第9節:愛情如作戰(2)
第10節:愛情與金錢第11節:老夫少妻(1)第12節:老夫少妻(2)
第13節:老夫少妻(3)第14節:老夫少妻(4)第15節:為啥喜歡老傢夥(1)
第16節:為啥喜歡老傢夥(2)第17節:為啥喜歡老傢夥(3)第18節:人是會變的(1)
第19節:人是會變的(2)第20節:人是會變的(3)第21節:愛情效用遞減律(1)
第22節:愛情效用遞減律(2)第23節:愛情效用遞減律(3)第24節:大男人沙文主義(1)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