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演绎 諸葛亮日記   》 6.讓對手同意我的意見--我的東吳之行      遲雙明 Chi Shuangming

  與東吳公司的合作在我們蜀漢公司的發展史上有着極其重要的地位。現在想起來我都非常後怕,如果合作不成,我們公司將無立錐之地,"天下三分"的隆中路綫這第一腳就踩空,把腳踝扭傷,我諸葛孔明的個人前途又何從談起?
  其實,我當時完成了一個看起來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曹操大兵壓境,孫權狐疑不决,我們市場、資本都幾乎兩手空空,卻要去跟人傢談什麽合作,而且要求地位平等,衹準成功不許失敗。如果就這麽黃口白牙地正面去談,說得天花爛墜恐怕也難以說動孫權。
  我適時地耍了幾個小心眼兒,讓東吳公司的决策層最終同意了我的意見。
  第一步,激活孫權。照理說,東吳公司創立、經營了幾十年,品牌響亮,市場穩固,有與曹操一搏的基礎。但是一方面曹操統一了北方市場之後傾力南下,兵鋒正銳,表面看來其咄咄逼人的市場攻略一般企業很難招架;另一方面孫權本人是個了不起的人物這不假,連曹操都說"生子當如孫仲謀",但畢竟沒有經歷過這麽大的戰陣,一旦失敗要承擔公司所有權易主甚至傾傢蕩産的災難性後果,這不能不令他思前慮後。我面見孫權首先以言激他,我說你孫總衹能跟曹操合作,而且曹操提什麽條件你答應什麽條件,因為就目前雙方實力對比看硬抗你是抗不過他的。我說我們劉總跟你不一樣,曹操名聲很臭,劉總不願與這樣的人為伍,雖然力量弱,但劉總有志氣,一定要跟曹魏公司見個真章。孫權一聽眼睛一瞪,這是什麽話!噢!你們劉總不怕曹操,難道我就怕他不成?我江東人才兩旺,真要幹起來,誰笑到最後還不一定呢。
  他的氣兒上來了,我第一步的目的就達到了。
  第二步,強化信心。我告訴孫權曹操必敗。曹操一口吃下比自己實力還強的北方袁氏兄弟的公司後十分得意,更加目空一切,看不起任何對手,所謂驕兵必敗,此其敗象之一;南方市場與北方市場有很大的不同,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復雜性,曹操勞師遠征必水土不服,此其敗象之二;曹操忙於四處兼併,不管對象是否能融合到自己的公司中,勢必造成"消化不良",像他剛匆忙兼併的荊州公司壯其聲威則可,幹實事則敗事有餘,此其敗象之三。我說孫總你如能充分利用曹操的這些弱點,曹操又怎能不敗。
  第三步,孫劉聯合的必要性。我說孫總你還看不清這個形勢嗎?明擺着曹操是想獨霸全國市場。即使這一次曹操的南下攻勢未能成功,他肯定還會有第二次、第三次。所以孫總你必須聯合外來力量對曹操形成牽製之勢,三方互為犄角纔可形成相對平衡的均勢。放眼天下,能有資格跟你孫總合作抗曹操的能有誰呢--唯有我們劉總而已。劉總雖然暫時力弱,但他是曹操最為忌憚的人物,憑現有實力可與您共同應付目前的局勢,憑其個人品質、能力和在業內的號召力,將來有了一塊屬於自己的市場後,咱們劉孫合作,至少可保不敗。所以我說孫總,咱們都是明白人,為了抗衡曹操這個強大的對手,你必須以平等的態度為曹操,也為你自己再製造和扶持劉總這樣一個對手。
  孫權聽了哈哈大笑。
  第四步,穩固信心。我知道,通過前幾步孫權抗曹的想法已占上風,但尚未穩定。我知道在營銷問題上孫權對周瑜言聽計從,在東吳公司嚮有"內事不决問張昭,外事不决問周瑜"的傳統。因此我再施激術,以周瑜的敵愾之心堅定孫權的信心。
  這樣,我兩手空空去東吳,讓孫權、周瑜這些本來瞧不起我們的對手完全同意我的意見,客觀上最大限度地保護和擴大了我們公司的自身利益。
  我的成功心得:像熟悉自己一樣熟悉對手
  現實中每個人每天都要與人交往,比如上司、同事、朋友、親戚等等,而交往的媒介主要是語言,所以如何說話直接影響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與關係。那麽與對手交往,要想爭取自身利益最大化,就要設法讓對手沿着自己設定的思維軌跡思考。為此,必須首先熟悉對手。《韓非子》針對這個問題做了十分詳細的闡述:
  "凡說之難,非吾知之,有以說之之難也;又非吾辨之能明吾意之難也;又非吾敢橫失而能責之難也。凡說之難,在知所說之心,可以吾說為之。所說出於為名高者也,而說之以厚利,則見下節而遇卑賤,必棄遠矣!所說出於厚利者也,而說之以名高,則陽收其身,而實疏之;說之以原則,則陰用其言,顯棄其身矣。"
  這段話的意思大致為:進言實在是太難了,而最大的難處並不在於自己本身知識太少,也不在於自己有口難言,表達不出來,更不在於自己缺乏勇氣。進言之難是難在如何洞悉對方的心意,而采取對方所希望的辦法。例如一個想追求美名的人,若是跟他談重利,就會被他看不起;相反的,若跟一個喜歡利益的人談話,必定不能跟他談名聲,否則也會被敬而遠之。而對方若是表面為了名,私底下為利,若以高名去遊說,他必定表面贊同而實際上疏遠;若以利去遊說,他必定私下采納而表面離棄。
  以此為前提,再推演出更具體的進言訣竅:"凡說之務在知飾所說之所種,而滅其所恥。彼有私急也,必以公義示而強之。真意有下也,然而不能已,說者因之飾其美而少其不為也,而實不能及,說者為之舉其過而見其惡,而多其不行也。有欲種以智能;則為之舉異事之同類者,多為之地,使之資說於我,而佯不知也,以資其智。"
  這段話大意是,要稱贊對方引以為自豪的事情,而忘記他自覺可恥的事情。對方如果對自己的行動有所顧慮,害怕是不是太好利了,在這種情況下,就要對他的行動賦予正義的名聲,以加強他的信心;如果對方行為的動機卑下,但卻屬迫不得已,那麽說服者就要誇飾他的好處,使他安心;如果對方理想很高卻苦於達不到理想,那麽自己就要指出此事的不足,告訴他不這麽做也無傷大雅。同樣之理,若要勸說對方中止危險的事情,就應該暗示出對他不利的方面,而不要提及自己知道的利害關係。
  這絶不是阿諛逢迎,而是處理人際關係的一種法則。每一個人都喜歡聽到別人恭維自己,設身處地的為自己考慮。有一些人往往不註意談話方式,樂於挑別人的毛病,而不善於真誠地贊揚別人的優點,結果往往不受大傢的歡迎。因此,在與人打交道之前,必須首先分析對方的心理和欲望,用言語打動別人,這樣才能最終說服別人,並贏得別人的好感。這樣,人傢纔會不經意間按你的思路走下去。
  諸葛錦囊: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知彼,才能把自己的意見"強"加於彼,事情才能成功。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話說三國
引子 我在考慮出路問題1.先成傢還是先立業
2.為出山做好一切準備3.我是這樣選擇老闆的
4.我導演了三顧茅廬這出戲5.我的價值能給他增值--關於隆中之對
1.我一般不摻和老闆的傢事2.我是如何"控製"老闆的
3.得先鎮住關張二廝4.怎一個"靠"字了得--關於與東吳的合作
5.這是你死我活的鬥爭6.依靠周瑜除掉周瑜
7.魯肅這個呆鳥被我涮了8.朋友、助手、對手
9.選姜維做我的接班人1.關鍵時刻露一手
2.讓對手水深火熱3.是我讓我們的皮包公司有了根據地
4.業績重要 盡心盡力更重要1.老闆的婚姻大事自當放在心上
2.業績是自己的 光榮是老闆的3.別讓老闆纍着
4.時刻清楚老闆喜歡什麽討厭什麽5.老闆的話該聽就聽,哪怕是錯聽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