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者 玄奘西遊記   》 第36節:一波三折(1)      錢文忠 Qian Wenzhong

  第十二講 一波三折
  玄奘在龜茲辯經中大獲全勝,卻因為大雪封路不得不暫時滯留在龜茲。這段時間玄奘不僅留心觀察了當地的文化、佛教,還特別記錄下了龜茲大多數人是扁頭這一奇怪現象,這是為什麽呢?
  玄奘由於大雪封路而不得不在龜茲停留了兩個月的時間。在這兩個月裏面,玄奘到處走走看看,對龜茲做了很深入的觀察,留下了很多關於這個國傢的非常珍貴的歷史記載。例如,玄奘在龜茲的時候,聽見當地的老人講,龜茲以前有個國王名叫金花,而這位金花國王在《舊唐書?龜茲傳》裏面也有記載:“高祖即位,其主蘇發勃駃遣使來朝。勃駃尋卒,子蘇發疊代立。”這裏的“蘇發勃駃”是梵文的譯音,它的意思恰恰就是金花。“蘇發疊”也是從梵文音譯而來,是金天的意思。這就完全可以和玄奘的記載互相印證。
  那麽玄奘在龜茲的時候,應該正好是金花的兒子金天在位的時候。這個金天國王,根據史籍記載,在貞觀四年(630年)的時候,還曾經嚮唐朝獻過馬。再加上玄奘初到龜茲之時,在皇宮裏接受過國王的款待,因此我們可以推測,他和金天打過交道。但是為什麽《大唐西域記》裏面衹記下了金天的爸爸金花這個名字,而沒有留下關於金天的記載?這是一個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大唐西域記》這部書很奇特,雖然它一方面所記載的內容非常精確和清晰,我們可以把它同別的史籍去對照,甚至可以拿它和考古發掘的結果相印證,但是另一方面,它還是留下很多謎。然而不管怎樣,有一點我現在是非常肯定的,那就是這父子倆肯定都是扁頭。
  《大唐西域記》記載說,龜茲當地有一種非常特殊的風俗(當然實際上不僅僅龜茲有,在西域的其他地方也有):“其俗生子以木押頭,欲其匾【01】也。”也就是說,龜茲人以扁為美,為了這份美,他們不惜用木板壓迫小孩子稚嫩的小腦袋。我們現在大概很難相信這是歷史上真實發生過的情況,可是,當地墓葬出土的頭蓋骨和壁畫、塑像等等,都證明了玄奘的說法絶對不是子虛烏有,嚮壁虛造,而是事實。由此,我們前面所說的金花和金天兩位國王是扁頭,也就不足為奇了。
  玄奘還記錄了龜茲都城西門外的大會場,通往會場道路的兩邊都立有巨大的佛像,高九十餘尺,相當於我們今天七八層樓那麽高。這裏是召開“五年一大會”的地方。這“五年一大會”是一種佛教風俗,也就是我們講的佛教當中非常重要的“無遮大會”,是信仰佛教的國傢和國王,在一定的時間之內召集一個大會,到時候高僧雲集。所謂的“無遮”,就是無遮無蓋,就是不管是否信仰佛教,誰都可以來。當然在這期間會有各種各樣的活動,比如講經、辯論、施捨、齋供等等,全部費用都由國王來提供。這個“無遮大會”在漢族地區的歷史上也經常舉辦,不一定是全國性的,有的時候也有地方性的。
  玄奘另外還記載說當地每年在秋分前後還有“行像”的風俗,就是說到了某一個特定的時節,要把廟宇裏或者傢裏供奉着的佛像擡出來,遊行一圈。其實在漢族地區“行像”的風俗過去也一直有,但是時間是在四月初八,也就是佛誕生的日子(關於佛的誕生日,南傳佛教、北傳佛教、大乘佛教、小乘佛教、藏區佛教、蒙區佛教都有不同的說法)。
  但是如果大傢以為玄奘留下的記載僅僅是和佛教有關,對歷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對我們理解我們本身用漢字寫成的史籍沒有什麽幫助的話,那就是大錯特錯了。玄奘不但留心觀察龜茲的佛教狀況,更記錄下很多珍貴的歷史資料。例如,在《大唐西域記》中有這樣一條記載:
  管絃伎樂,特善諸國。
  也就是講龜茲的管弦樂,在西域諸國裏面是特別出名的,水平特別高。要知道,龜茲一代的音樂,自古以來就非常著名,無論是漢文史籍的記載,還是龜茲周圍(比如千佛洞)的壁畫,以及考古發現出土的實物,都完全可以證明這一點。也就是說,可以證明玄奘的記載和判斷。
  龜茲音樂對漢族音樂的影響十分的深遠,今天我們視之為完全是我們漢族的傳統音樂裏邊的一些樂器,比如二鬍、琵琶等等,毫無疑問都是西域的樂器,甚至像嗩吶,原本也是阿拉伯、波斯一帶的樂器,“嗩吶”壓根兒就是一個外來語,它是從波斯語音譯而來。那麽具體說到龜茲音樂傳入內地的最早的文字記載,出於二十四史之一的《晉書?呂光載記》,據記載,太元九年(384年),呂光討伐龜茲,把龜茲的音樂人才帶回到了涼州(在古代,文化交流的一個重要的形態,或者說是載體,其實往往是殘酷的戰爭。這也凸顯出玄奘的重要價值,因為他是以非常和平的、個人化的西行求法的行為,在人類文化交流史上寫下了極其濃厚的一筆。這種情況並不多,法顯、玄奘、馬可波羅是屈指可數的幾個人)。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西遊記 百傢講壇
第1節:前 言第2節:目 錄第3節:玄奘身世(1)第4節:玄奘身世(2)
第5節:玄奘身世(3)第6節:皈依佛門(1)第7節:皈依佛門(2)第8節:皈依佛門(3)
第9節:求學之路(1)第10節:求學之路(2)第11節:求學之路(3)第12節:求學之路(4)
第13節:潛往邊關(1)第14節:潛往邊關(2)第15節:潛往邊關(3)第16節:偷渡國境(1)
第17節:偷渡國境(2)第18節:邊關被擒(1)第19節:邊關被擒(2)第20節:邊關被擒(3)
第21節:險象環生(1)第22節:險象環生(2)第23節:身臨絶境(1)第24節:身臨絶境(2)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