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兰波:履风而行的男子
Es tan corto el amor, y es tan largo el olvido.
我曾被彩虹罚下地狱,
幸福曾是我的灾难,我的忏悔和我的蛆虫:
我的生命如此辽阔,不会仅仅献身于力与美。
--阿尔蒂尔·兰波《地狱一季》
1854年10月20日,阿尔蒂尔·兰波出生在法国香槟区夏尔维尔市的贝雷戈瓦大街。他的父亲长期服役在外,喜欢冒险,在兰波6岁时离家出走;母亲呆板冷漠。这个被"缪斯的手指触碰过的孩子",从14岁开始写诗,到19岁完成《地狱一季》,短短的5年时间就完成了作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全部作品,实现了他在文字上"我愿成为任何人"的狂想。
在所有的文学天才中,兰波无疑属于最有光芒、最神秘、最疯狂的一个。
"告诉我,什么时候才能把我送到码头?"
已经快要死去的兰波说。
他已经十几年没有回到法国了。
他雇了16个非洲黑人把他抬到海边,他的仆从绑了一个担架,他们昼夜兼程地往码头上赶。
他的腿里有一根小刺,后来导致了致命的癌症。
1891年5月9日他从埃塞俄比亚回到法国。5月27日,兰波做了右腿的截肢手术,然而这还是没能抑制癌细胞的扩散。同年11月10日,兰波在马塞医院逝世,享年37岁。
临死的前一天,兰波对妹妹说:
"已经是秋天了。是离开的季节。走吧。我需要太阳。太阳会治愈我。"
最后一天,他还口述了一封信,写给轮船公司,订了一张去非洲的票。他太想要太阳了。
他忍受不了停顿,他需要不停地漂泊。哪怕是在失去腿以后,这个履风而行的男子,这个灵魂充满不安的诗人,他一刻都不想停下来,只想向前,向前!
"告诉我,什么时候才能把我送到码头?"
据说,这是兰波的遗言。据说,他生前的同性恋伴侣、诗人魏尔伦在兰波死后,失魂落魄地穿梭于当年他们疯狂地抛洒青春的街道,口中总是念着兰波的遗言:
"告诉我,什么时候才能把我送到码头?"
传说中有一种鸟,它没有脚,它只有不停地飞,停下来的时候也就是它死亡的时候。这种鸟像极了兰波。
从来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将短短的37年截然分成两段: 前一段他是举世无双的天才诗人,是一个狂乱地爱着的人;后一段他彻底否定了自己的诗歌和诗人的身份,他到处去流浪。他在欧洲各地游荡数年之后,辗转至亚洲、非洲多个国家,变换了采石场场主、雇佣兵、军火走私商、殖民地监工、咖啡出口商、勘探队员等多种职业。
向前,向前,兰波老是在说。
他一直往前走,走过沙漠,走过荒滩,走过城市,最后到达了大海。
他说,生活在别处。他说,我要成为任何人。
停下来,就成了此处,就不是别处了,于是他不停地流浪,不停地往前走。
在路上,是最幸福的。
一次又一次出走,是最美丽的。
1871年,巴黎年轻有为的诗人保罗·魏尔伦收到了来自乡下的一封信,信里有18首非常特别的诗,署名: 阿尔蒂尔·兰波。他立刻回信写道: "亲爱的天才的灵魂,到我们这儿来吧,我们召唤着你,我们期待着你。"
17岁的兰波什么行李也没带,就坐火车来到巴黎。
魏尔伦早早地就到火车站等候,他那年27岁,家境富裕,衣着考究,是巴黎人热烈追捧的诗人。
他在人群中看见一个少年,粗服乱头,眼神冷漠,用比常人快几倍的速度大踏步地往前走,迎面来了一个年轻的乞丐,他掏出一块硬币毫不犹豫地给了乞丐,这大约是他身上最后的一点钱。
不,这不可能是他,写出那么让他叹服的诗歌的作者,不可能这么年轻。
兰波根据魏尔伦给的地址自己找上门去了。
那是一座豪华的大房子,开门的是魏尔伦漂亮的岳母。
请问魏尔伦是住这里吗?
你是兰波?你在火车站没有碰到他吗?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