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 》 人生不過如此 》
第36節:第二篇 人生若衹如初見(19)
林語堂 Lin Yutang
青樓妓女適應着許多男性的求愛、羅曼蒂剋的需要,蓋許多男子在婚前的年輕時代都不想錯過這樣風流的機會。我用“求愛”這個字眼是曾經熟思的,因為青樓妓女不同於一般放浪的賣淫婦也,她須得受人的獻媚報效。這樣在中國算是尊重婦女之道。有一部專事描寫近代青樓豔事的小說《九尾龜》,告訴我們許多男性追求那看來似乎容易取悅的姑娘,往往經年纍月,花費了三四千兩銀子,始科一親芳澤。這種不合理的情形,為婦女遮藏時代始有之現象。然男人在別處既無法追尋異性伴侶,一嘗風流的羅曼蒂剋況味,則此等情形亦屬事理之常。男子對於結交異性既無經驗,在家庭中又吃不消黃臉婆子的絮聒,始乃頗想嘗嘗西洋人在婚前所經歷的所謂“羅曼蒂剋”的滋味。這樣的人見了一個頗覺中意的婦女,不由打動心坎,發生類乎戀愛的一股感覺。青樓女子經驗既富,手段嫻熟,固不難略施小技,把男子壓倒在石榴裙下,服服帖帖。這便是中國很正當而通行的一種求愛方法了。
有時,一種真實的羅曼蒂剋也會發生,有似歐美人士之與情婦戀愛者。如董小宛與冒闢疆之結合經過,自從其初次會見之艱難以至其時日短促的新婚幸福生活,讀來固無殊其他一般之羅曼蒂剋也。羅曼蒂之結局,有可悲者,亦有可喜者。如李香君則長齋禮佛,終其生於寺院中,顧橫波,柳如是則享受其貴婦生活於顯宦家庭中,頗為後世所豔羨。
妓女是以讓許多男子嘗渤羅曼蒂剋的戀愛滋味,而中國妻子亦多默許丈夫享受比較入世的近乎實際生活的愛情。有時這種戀愛環境真是撲朔迷離,至如杜牧,經過了十年的放浪生活,一旦清醒,始歸與妻室重敘所謂“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也。有的時候,也有妓女而守節操者,像杜十娘。另一方面,妓女實又繼承着音樂的傳統,沒有妓女,音樂在中國恐怕至今已銷聲匿跡了。妓女比之家庭婦女則反覺得所受教育為高,她們較能獨立生活,更較為熟悉於男子社會。其實在古代中國社會中,她們纔可算是惟一的自由女性。妓女之能操縱高級官吏者,常能掌握某程度的政治實權。關於官吏的任命,凡有所說項,有所較議,胥取决於她的妝閨之中。
妓女的歸宿,總無非是嫁作小妾,或做男人外室情婦,像上面所提過的幾位,都是如此。置妾制度之歷史的久遠,殆不亞於中國自身之年齡。而置妾制度所引起的問題,亦與一夫一妻製之成立而並興。倘遇婚姻不如意,東方人轉入青樓北裏,或娶妾以謀出路;西洋人的解决方法則為找一情婦,或則偶爾幹幹越禮行為。兩方社會行為的形態不同,然其基本關鍵則不謀而合。其差異之由來,則出於社會態度,尤其婦女本身對待此等行為之態度。中國人之娶妾,為經公衆之容忍而堂皇之行為,在西洋則有恥言姘婦之習俗。
堅持以男性為中心的嗣續觀念,亦為鼓勵娶妾之一大主因。有些中國好妻子,倘值自己不能生産男孩子,真會自動要求丈夫納妾的。明朝的法律且明白規定:凡男子年滿四十而無後嗣者得娶妾。
此外,娶妾這一個方法亦即所以代替歐美之離婚事件。結婚和離婚為最睏難的社會問題,至今猶無人能解决之。人類的智慧上還沒有發明過完全解决的辦法,除非如天主教的辦法可算是一種解决之道,它蓋整個兒否認此種問題之存在。吾人所可斷言者,即婚姻為婦女惟一之保障,無論何時,男子的道德倘有疏懈,受痛苦者,厥為女性,不論是離婚,是娶妾,是重婚,或濫施戀愛。在性的關係中,好像有一種天生的永久不平等和不公平。因為性的平等這一個名詞,非造物所知;造物之所知者,厥為種族之延續而已。所謂現代婚姻,男女雙方以五○比五○為基本原則者,生産了小孩以後,實際總成為七五比二五之男性占便宜。倘令有一個婦人當雙方愛情冷淡時真肯詼諧地解除男人之束縛,則四十歲男人所能享受的利益,那個離了婚的四十歲老婦人且為生過三個孩子的母親者不能享受。真實的平等是不可能的。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第一篇 我生之初尚無為(1) | 第2節:第一篇 我生之初尚無為(2) | 第3節:第一篇 我生之初尚無為(3) | 第4節:第一篇 我生之初尚無為(4) | 第5節:第一篇 我生之初尚無為(5) | 第6節:第一篇 我生之初尚無為(6) | 第7節:第一篇 我生之初尚無為(7) | 第8節:第一篇 我生之初尚無為(8) | 第9節:第一篇 我生之初尚無為(9) | 第10節:第一篇 我生之初尚無為(10) | 第11節:第一篇 我生之初尚無為(11) | 第12節:第一篇 我生之初尚無為(12) | 第13節:第一篇 我生之初尚無為(13) | 第14節:第一篇 我生之初尚無為(14) | 第15節:第一篇 我生之初尚無為(15) | 第16節:第一篇 我生之初尚無為(16) | 第17節:第一篇 我生之初尚無為(17) | 第18節:第二篇 人生若衹如初見(1) | 第19節:第二篇 人生若衹如初見(2) | 第20節:第二篇 人生若衹如初見(3) | 第21節:第二篇 人生若衹如初見(4) | 第22節:第二篇 人生若衹如初見(5) | 第23節:第二篇 人生若衹如初見(6) | 第24節:第二篇 人生若衹如初見(7)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