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典 》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
第三十六回 阻進身兄遭弟譖 破姦謀婦棄夫逃
吳趼人 Wu Jianren
我從前在南京接過一回家乡的電報,在上海接過一回南京的電報,都是傳來可驚之信,所以我聽見了“電報”兩個字,便先要吃驚。此刻聽說南京有了電報,便把我一肚子的笑,都嚇回去了。匆匆嚮玉生告辭。玉生道:“你有了正事,不敢強留。不知可還來不來?”我道:“翻看了電報,沒有甚麽要緊事,我便還來;如果有事,就不來了。客齊了請先坐,不要等。”說罷,匆匆出來,叫了車子回去。
入門,衹見德泉、子安陪侶笙坐着。我忙問:“甚麽電報?可曾翻出來?”德泉道:“哪裏是有甚麽電報。我知道你不願意赴他的席,正要設法請你回來,恰好蔡先生來看你,我便撒了個謊,叫人請你。”我聽了,這纔放心。蔡侶笙便過來道謝。我謙遜了幾句,又對德泉道:“我從前接過兩回電報,都是些惡消息,所以聽了電報兩個字,便嚇的魂不附體。”德泉笑道:“這回總算是個虛驚。然而不這樣說,怕他們不肯放你走。”我道:“還虧得這一嚇,把我笑都嚇退了。不然,我進了一肚子的笑,又不敢笑出來,倘使沒有這一嚇,我的肚子衹怕要迸破了呢。”侶笙道:“有甚麽事這樣好笑?”我方把方纔聽得那一番高論,述了出來。侶笙道:“這班人可以算得無恥之尤了!要叫我聽了,怒還來不及呢,有甚麽可笑!”我道:“他平空把李商隱的玉溪生送給杜牧,又把牧之的樊川加到老杜頭上,又把少陵、杜甫派做了兩個人,還說是父子,如何不好笑。況且唐朝顔清臣又寫起宋朝蘇子瞻的文章來,還不要笑死人麽。”侶笙笑道:“這個又有所本的。我曾經見過一幅《史湘雲醉眠芍藥裀圖》,那題識上,就打橫寫了這九個字,下面的小字是‘曾見仇十洲有此粉本,偶背臨之’。明朝人能畫清朝小說的故事,難道唐朝人不能寫宋朝人的文章麽。”子安道:“你們讀書人的記性真了不得,怎麽把古人的姓名、來歷、朝代,都記得清清楚楚的?”我道:“這個又算甚麽呢。”侶笙道:“索性做生意人不曉得,倒也罷了,也沒甚可恥。臂如此刻叫我做生意,估行情,我也是一竅不通的,人傢可不能說我甚麽。我原是讀書出身,不曾學過生意,這不懂是我分內的事。偏是他們那一班人,鬍說亂道的,鬧了個斯文掃地,聽了也令人可惱。”
我又問起秋菊的事。侶笙道:“已和內人說定,擇人遣嫁了。可笑那王大嫂,引了個阿七媽來,百般的哭求,求我不要告他。我對他說,並不告他。他一定不信,求之不已,好容易纔打發走了。我本來收了攤就要來拜謝,因為白天沒有工夫,卻被他纏繞的耽擱到此刻。”
我道:“我們豁去虛文,且談談正事。那阿七媽是我嚇唬他的,也不必談他。不知閣下到了上海幾年,一嚮辦些甚麽事?這個測字攤,每天能混多少錢?”侶笙道:“說來話長。
我到上海有了十多年了。同治末年,這裏的道臺姓馬、是敝同鄉;從前是個舉人,在京城裏就館,窮的了不得,先父那時候在京當部曹,和他認得,很照應他。那時我還年紀輕,也在京裏同他相識,事以父執之禮;他對了先父,卻又執子侄之禮。人是十分和氣的。日子久了,京官的俸薄,也照應不來許多。先母也很器重他,常時拿了釵釧之類,典當了周濟他。
後來先父母都去世了,我便奉了靈柩回去。服滿之後,僥幸補了個廩。聽見他放了上海道,我仗着從前那點交情,要出來謀個館地。誰知上了二三十次衙門,一回也不曾見着。在上海
住的窮了,不能回去。我想這位馬道臺,不象這等無情的,何以這樣拒絶我。後來仔細一打聽,纔知道是我捨弟先見了他,在他跟前,痛痛的說了我些壞話。因他最恨的是吃鴉片煙,捨弟便頭一件說我吃上了煙癮。以後的壞話,也不知他怎麽說的了。因此他惱了。我又見不着他,無從分辯,衹得嘆口氣罷了。後來另外自己謀事,就了幾回小館地,都不過僅可糊口。捨眷便尋到上海來,更加了一層纍。這幾年失了館地,更鬧的不得了。因看見敝同鄉,多有在虹口一帶設蒙館的,到了無聊之時,也想效顰一二,所以去年就設了個館。誰知那些學生,全憑引薦的。我一則不懂這個竅,二來也怕求人,因此衹教得三個學生,所得的束脩,還不夠房租,到了今年,就不敢幹了。然而又不能坐吃,衹得擺個攤子來鬍混,哪裏能混出幾個錢呢。”我聽了這話,暗想原來是個仕宦書香人傢,怪不得他的夫人那樣明理。因問道:“你令弟此刻怎樣了呢?”侶笙道:“他是個小班子的候補,那時候馬道臺和貨捐局說了,委了他瀏河釐局的差使。不多兩年,他便改捐了個????運判,到兩淮候補,近來聽說可望補缺了。”我道:“那測字斷事,可有點道理的麽?”侶笙道:“有甚麽道理,不過鬍說亂道,騙人罷了。我從來不肯騙人,不過此時到了日暮途窮的時候,不得已而為之。好在測一個字,衹要人傢四個錢,還算取不傷廉;倘使有一個小小館地,我也决不幹這個的了。”
我道:“是鬍說亂道的,何以今日測那個‘捌’字,又這樣靈呢?”侶笙笑道:“這不過偶然說着罷了。況且測字本是窺測、測度的意思,俗人卻誤了個拆字,取出一個字來,拆得七零八落,想起也好笑。還有一個測字的老笑話,說是:有人失了一顆珍珠,去測字,取了個酉字,這個測字的斷不出來。旁邊一個朋友笑道:據我看這個酉字,那顆珠子是被雞吃了。
你回去殺了雞,在雞肚裏尋罷。那失珠的果然殺了傢裏幾個雞,在雞肚子裏,把珠子尋出來了。歡喜得了不得,買了彩物去謝測字的,測字的也歡喜,便找了那天在旁邊的朋友,要拜他做先生,說是他測的字靈。過兩天,一個鄉下人失了一把鋤頭,來測字,也取了個酉字。
測字的猝然說道:這一把鋤頭一定是雞吃了。鄉人驚道:雞怎的會吃下鋤頭去?測字的道:這是我先生說過,不會錯吃。你衹回去把所養的雞殺了,包你在雞肚裏找出鋤頭來。鄉人那裏肯信,測字的便帶了他去見先生說明緣故。先生道:這把鋤頭在門裏面。你傢裏有甚麽常
關着不開的門麽?鄉人道:有了門,哪裏有常關着的呢。衹有田邊看更的草房,那兩扇門是關的時候多。先生道:你便往那裏去找。鄉人依言,果然在看更草房裏找着了。又一天,鐵店裏失了鐵錘,也去測字,也拈了個酉字。測字的道:是雞吃了。鐵匠怒道:憑你牛也吃不下一個鐵錘去,莫說是雞!測字的道:你傢裏有常關着的門,在那門裏找去,包你找着。鐵匠又怒道:我店裏的排門,是天亮就開,卸下來倚在街上的。我又不曾倒了店,哪裏有常關着的門!測字的道:這是我先生說的,無有不靈,別的我不知道。鐵匠不依,又同去見先生,說明緣故。先生道:起先那失珠的,因為十二生肖之中,酉生肖雞,那珠子又是一樣小
而圓的東西,所以說是雞吃了;後來那把鋤頭,因為酉字象掩上的兩扇門,所以那麽斷;今天這個鐵錘,他鐵匠店裏終日敞着門的,哪裏有常關的門呢。這個酉字,竪看象鐵砧,橫看象風箱,你衹往那兩處去找罷。果然是在鐵砧底下找着了。這可雖是笑話,也可見得是測字不是拆字。”我道:“測字可有來歷?”侶笙道:“說到來歷,可又是拆字不是測字了。曾見《玉堂雜記》內載一條雲:‘謝石善拆字,有士人戲以乃字為問。石曰:及字不成,君終身不及第。有人遇於途,告以婦不能産,書日字於地。石曰:明出地上,得男矣。’又《夷堅志》載:‘謝石拆字,名聞京師。’這個就是拆字的來歷。”我道:“我曾見過一部書,專講占卜的,我忘了書名了。內中分開門類,如六壬課、文王課之類,也有測字的一門。”
侶笙道:“這都是後人附會的,還托名邵康節先生的遺法。可笑一代名人,千古之後,負了這個冤枉。”
我暗想這位先生甚是淵博,連《玉堂雜記》那種冷書都看了。想要試他一試,又自顧年紀比他輕得多,怎好冒昧。因想起玉生的圖來,便對他說道:“有個朋友托我題一個圖,我明日又要到蘇州去了,無暇及此,敢煩閣下代作一兩首詩,不知可肯見教?”侶笙道:“不知是個甚麽圖?”我便取出圖來給他看。他一看見題簽,便道:“圖名先劣了。我常在報紙上,見有題這個圖的詩,可總不曾見過一句好的。”我道:“我也不曾細看裏面的詩,也覺得這個圖名不大妥當。”侶笙道:“把這個詩字去了,改一個甚麽吟嘯圖,還好些。”我道:“便是。字面都是很雅的,卻是他們安放得不妥當,便攪壞了。”侶笙翻開圖來看了兩頁,仍舊掩了,放下道:“這種東西,同他題些甚麽!題了污了自己筆墨;寫了名字上去,更是污了自己名姓。衹索回了他,說不會作詩罷了。見委代作,本不敢推辭,但是題到這上頭去的,我不敢作。倘有別樣事見委,再當效勞。”我暗想這個人自視甚高,看來文字總也好的,便不相強。再坐了一會,侶笙辭去。
德泉道:“此刻已經十點多鐘了,你快去寫了信,待我送到船上去,帶給繼之。”我道:“還來得及麽?”德泉道:“來得及之至!並且托船上的事情,最好是這個時候。倘使去早了,船上帳房還沒有人呢。”我便趕忙寫了信,又附了一封傢信,封好了交給德泉。德泉便叫人拿了小火輪船及如意,自己帶着去了。
子安道:“方纔那個蔡侶笙,有點古怪脾氣。他已經窮到擺測字攤,還要說甚麽污了筆墨,污了姓名,不肯題上去。難道題圖不比測字幹淨麽?”我道:“莫怪他。我今日親見了那一班名士,實在令人看不起。大約此人的脾氣也過於梗直,所以纔潦倒到這步地位。他的那位夫人,更是明理慈愛。這樣的人我很愛敬他,回去見了繼之,打算要代他謀一個館地。”子安道:“這種人衹怕有了館地也不得長呢。”我道:“何以見得?”子安道:“他窮到這種地位,還要看人不起;得了館地,更不知怎樣看不起人了。”我道:“這個不然。
那一班人本來不是東西,就是我也看他們不起。不過我聽了他們的鬍說要笑,他聽了要恨,脾氣兩樣點罷了。”說着,我又想起他們的說話,不覺狂笑了一頓。一會,德泉回來了,便議定了明日一準到蘇州。大傢安歇,一宿無話。
次日早起,德泉叫人到船行裏雇船。這裏收拾行李。忽然方佚廬走來,約今夜吃酒,我告訴他要動身的話,他便去了。忽然王端甫又走來說道:“有一樁極新鮮的新聞。”我忙問甚麽事。端甫道:“昨日你走了之後,景翼還在樓上哭個不了,哭了許久,纔不聽見消息。
到得晚上八點來鐘,他忽然走下來,找他的老婆和女兒。說是他哭的倦了,不覺睡去,此時
醒來,卻不見老婆,所以下來找他。看見沒有,他便仍上樓去。不一會,哭喪着臉下來,說是幾件銀首飾、綢衣服都不見了,可見得是老婆帶了那五歲的女兒逃走了。”我笑道:“活應該的!他把弟婦拐賣了,還要栽他一個逃走的名字,此刻他的妻子真個逃走了也罷了。”
端甫道:“他的妻子來路本不甚清楚,又不曾聽見他娶妻,就有了這個人。有人說他是個鹹水妹,還有人說他那女孩子也是帶來的。”我一想道:“不錯。我前年在杭州見他時,他還說不曾娶妻。算他說過就娶,這三年的工夫,那裏能養成個五歲孩子呢。”端甫道:“他也是前年十月間到上海的。鴻甫把他們安頓好了,纔帶了少妾到天津去,不料就接二連三的死人,此刻竟鬧的傢散人亡了。景翼從昨夜到此刻還沒有睡,今天早起又不想出去尋找,不知打甚麽主意。”我道:“來路不正的,他自然見勢頭不妙,就先奉身以退了。他也明知尋亦無益,所以不去尋了,這倒是他的見識。”端甫見我們行色匆匆,也不久坐,就去了。我同德泉兩個,叫人挑了行李,同到船上,解維嚮蘇州而去。
一路上曉行夜泊,在水面行走,倒覺得風涼,不比得在上海那重樓迭角裏面,熱起來沒處透氣。兩天到了蘇州,找個客棧歇下。先把客棧住址,發個電報到南京去,因為怕繼之有信沒處寄之故。歇息已定,我便和德泉在熱鬧市上走了兩遍。我道:“我們初到此地,人生路不熟,必要找作一個人做嚮導纔好。”德泉道:“我也這麽想。我有一個朋友,叫做江雪漁,住在桃花塢,衹是問路不便。今天晚了,明日起早些乘着早涼去。”我道:“怕問路,我有個好法子。不然我也不知這個法子,因為有一回在南京走迷了路,認不得回去,虧得是騎着馬,得那馬夫引了回去。後來我就買了一張南京地圖,天天沒事便對他看,看得爛熟,走起路來,就不會迷了。我們何不也買一張蘇州地圖看看。就容易找得多了。”德泉道:“你騎了馬走,怎麽也會迷路?難道馬夫也不認得麽?”我便把那回在南京看見“張大仙有求必應”的條子,一路尋去的話,說了一遍。德泉便到書坊店裏要買蘇州圖,卻問了兩傢都沒有。
到了次日,衹得先從棧裏問起,一路問到桃花塢,果然會着了江雪漁。衹見他傢四壁都釘着許多畫片,桌子上堆着許多扇面,也有畫成的,也有未畫成的。原來這江雪漁是一位畫師,生得眉清目秀,年紀不過二十多歲。當下彼此相見,我同他通過姓名。雪漁便問:“幾時到的?可曾到觀前逛過?”原來蘇州的玄妙觀算是城裏的名勝,凡到蘇州之人都要去逛,蘇州人見了外來的人,也必問去逛過沒有。當下德泉便回說昨日纔到,還沒去過。雪漁道:“如此我們同去吃茶罷。”說罷,相約同行。我也久聞玄妙觀是個名勝,樂得去逛一逛。誰知到得觀前,大失所望,真是百聞不如一見。
正是:徒有虛名傳齒頰,何來勝地足遨遊。未知逛過玄妙觀之後,又有何事,且待下回再記。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一回 楔子 | 第二回 守常經不使疏逾戚 睹怪狀幾疑賊是官 | 第三回 走窮途忽遇良朋 談仁路初聞怪狀 | 第四回 吳繼之正言規好友 苟觀察致敬送嘉賓 | 第五回 珠寶店巨金騙去 州縣官實價開來 | 第六回 徹底尋根表明騙子 窮形極相畫出旗人 | 第七回 代謀差營兵受殊禮 吃倒帳錢儈大遭殃 | 第八回 隔紙窗偷覷騙子形 接傢書暗落思親淚 | 第九回 詩翁畫客狼狽為姦 怨女癡男鴛鴦並命 | 第十回 老伯母強作周旋話 惡洋奴欺凌同族人 | 第十一回 紗窗外潛身窺賊跡 房門前瞥眼睹奇形 | 第十二回 查私貨關員被纍 行酒令席上生風 | 第十三回 擬禁煙痛陳快論 睹贓物暗尾佳人 | 第十四回 宦海茫茫窮官自縊 烽煙渺渺兵艦先瀋 | 第十五回 論善士微言議賑捐 見招貼書生談會黨 | 第十六回 觀演水雷書生論戰事 接來電信遊子忽心驚 | 第十七回 整歸裝遊子走長途 抵傢門慈親喜無恙 | 第十八回 恣瘋狂家庭現怪狀 避險惡母子議離鄉 | 第十九回 具酒食博來滿座歡聲 變田産惹出一場惡氣 | 第二十回 神出鬼沒母子動身 冷嘲熱謔世伯受窘 | 第二十一回 作引綫官場通賭棍 嗔直言巡撫報黃堂 | 第二十二回 論狂士撩起憂國心 接電信再驚遊子魄 | 第二十三回 老伯母遺言囑兼祧 師兄弟挑燈談換帖 | 第二十四回 臧獲私逃釀出三條性命 翰林伸手裝成八面威風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