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家类 》 智空和尚講禪 》
第36節:躍出水面的魚
釋智空 Shi Zhikong
有一隻紅鯉魚在暴雨來臨前耐不住憋悶,縱身躍出池塘的水面,長長地透了一口氣,並在陰沉沉的池塘上方畫下了一道紅色的絶妙的剪影。
在入水之前,它聽到從岸上傳來了一句天籟般的贊美:“呀,多漂亮的一條紅鯉魚!”
第一次聽到這麽美妙的聲音,紅鯉魚激動得連拍了好幾個水花:“真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終於有人懂得欣賞我的美了!”它的夥伴們從來都沒稱贊過它。
夥伴們的缺乏美感讓紅鯉魚對剛纔的贊美更覺可貴,一種乍逢知己的驚喜充斥着它的內心:“也許我該結識結識那個人。”
想到這些,紅鯉魚就在水中猛遊了一圈,憋足了勁,閃電一般躍出水面,再一次高高地出現在池塘上方。
水外的世界真是很刺激,紅鯉魚有一種鯉魚過竜門的成就感,它一邊享受着風拂過身體的涼爽與愜意,一邊睜圓了眼睛去搜尋那個一生難得一遇的知音。
但它衹看到了一張網,一張鋪天蓋地的網,當那張骯髒的漁網裹住它美麗的軀體時,它聽到了那個一模一樣的聲音:“哈,逮着了!”紅鯉魚就這樣永遠告別了生它養它的池塘。
期望得到外界的認同,這一點無可厚非,但同時應該擦亮眼睛,萬不可陶醉於別人的贊美,就算這種贊美足以使人神魂顛倒。
人都是有自我的,每個人都希望獲得別人的肯定。自大自信的人需要這種肯定,自卑的人更是需要。自大自信的人聽到別人對他的肯定,等於為自己的自大自信找到了強有力的證據,自卑的人通常條件比較差,他更需要別人的肯定以建立自己的信心,甚至連與事實脫離的肯定他都信以為真。
這種迷魂湯是“補藥”,運用得法,可以幫助人們發展;但它也是“毒藥”,它會讓你在感受到虛幻的快樂的同時,也影響你辨別真偽的判斷力,使你輕易地落入潛在的危險之中。
言行不一的樵夫
一隻狐狸為躲避獵人們追趕而逃竄,卻恰巧遇見了一個樵夫,它請求樵夫讓他躲藏起來,樵夫叫狐狸去他的小屋裏躲着。
一會兒,許多獵人趕來,嚮樵夫打聽狐狸的下落,他嘴裏一邊大聲說不知道,又一邊做手勢,告訴他們狐狸躲藏的地方。獵人們相信了他的話,但並沒留意他的手勢。狐狸見獵人們都走遠了,便從小屋出來,什麽都沒說就走了。
樵夫責備狐狸,說自己救了他一命,他卻一點謝意都不表示。
狐狸回答說:“如果你的手勢與你的語言是一致的,我就該好好地感謝你了。”
這個樵夫言行不一,表面上說要保護狐狸,暗地裏卻出賣狐狸,但是出賣沒有成功,而且還受到了狐狸的指責,樵夫是咎由自取。
像樵夫這樣的人很多,他們在別人面前呈現多面性,善與惡會因不同的刺激而以不同的面貌出現。
一個人和你初見面時,表面上非常熱情,但是你一定要高度警覺,他的內心可能在盤算如何在你的身上獲取利益。他也可能會出於自身的利益,暗地裏出賣你。
蜘蛛和熊蜂
一隻蜘蛛來到了飛蛾經常出沒的地方,它立刻忙碌了起來:選了兩根樹枝做框架,爬上爬下地趕着抽出銀白的網絲,織成了一張既結實又不易看出來的蜘蛛網。網織成後,蜘蛛縮到一片樹葉底下藏了起來,鬼鬼祟祟地等待着獵物的到來。
不到一會兒工夫,一隻好奇心很重的飛蛾落網了。蜘蛛看到在網上苦苦掙紮着的獵物,迅速地從隱蔽處爬了出來,很快就把飛蛾俘獲了。它張開那張帶毒的嘴,準備先把飛蛾毒死,然後再慢慢地把它吃掉。
一隻熊蜂正好停在離蜘蛛網不遠的地方,它親眼目睹了蜘蛛的陰謀詭計。稟性正直的熊蜂對蜘蛛這種陰險卑鄙的行為十分憎惡,它决定要幫飛蛾一把,不讓蜘蛛的陰謀得逞。於是,它鼓動翅膀,發出威嚴的警告,緊接着就振翅朝着姦詐的蜘蛛飛去。正準備對飛蛾下毒手的蜘蛛還沒有回過神來,熊蜂已飛到了它的身邊,把身上那致命的硬刺狠狠地刺進了蜘蛛的胸膛,而飛蛾就在生死存亡的剎那間得救了。
這個有趣的故事,似乎想告訴人們兩方面的道理:一是搞陰謀是沒有好下場的;二是要樂於助人,行善積德。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蜘蛛做夢也沒有想到,它的陰謀詭計,早已被停歇在附近的熊蜂看得清清楚楚。當它正要對飛蛾下毒手的時候,熊蜂迅速飛了過來,搞陰謀的蜘蛛最終落得了可悲的下場。
故事中的熊蜂,可算是一個“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俠義之士。它目睹了蜘蛛的陰謀詭計,毅然出手相助,一舉擊敗了手段卑鄙的蜘蛛,救出即將遭難的飛蛾。這種助人為樂的精神是值得贊揚的。
人們應以蜘蛛為鏡,做事要光明磊落,不搞陰謀詭計。同時,更應當以熊蜂為學習的榜樣,見人有災,傾囊相助;遇人有難,拔刀相救,做一個見義勇為,有利於他人,有益於社會的人。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序:禪,妙不可言(1) | 第2節:序:禪,妙不可言(2) | 第3節:序:禪,妙不可言(3) | 第4節:序:禪,妙不可言(4) | 第5節:盲人點燈 | 第6節:不幸的騾子 | 第7節:不願說話的長頸鹿 | 第8節:聰明的狐狸 | 第9節:得勝的鬥雞 | 第10節:火焰和木柴 | 第11節:好為人師的老山羊 | 第12節:葡萄樹和老樹 | 第13節:鵜鶘 | 第14節:自私的驢 | 第15節:楊樹 | 第16節:言行不一的樵夫 | 第17節:相遇 | 第18節:小孩買油 | 第19節:痛苦和安逸的蚌 | 第20節:屎殼郎的報復 | 第21節:桃樹 | 第22節:石頭和道路 | 第23節:獅子的反思 | 第24節:跳蚤和綿羊皮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