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天空 成就全新的自己:女人,發現你的優勢   》 第36節:女性善於吵架      烏特·艾爾哈特 Ute Ehrhardt

  女性善於吵架
  老是同一種意見。無聊!
  無休止地尋求一致是女性的一大絆腳石。無論是在職場中還是在傢裏,男性似乎都比較善於處理長期存在的對峙。他們比較善於排解。這與健康地處理緊張局面毫無關係。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一係列調查證明,對於與妻子爭吵期間構成的緊張情緒,男性的緩解能力明顯不如女伴。
  對於許多女性來說,女人擅長吵架的說法乍聽起來仿佛一種貶低,不足為信。她們沒有認識到自己的優勢。有位能幹的少婦甚至略帶挖苦地問我:"當他安詳地躺在我身邊昏昏欲睡的時候,有誰會保持警覺徹夜難眠呢?"
  也許,男性衹是表面上在安睡,內心緊張對他們所造成的長期影響仍然比對女性大。
  女性的情緒影響力
  有一種成見顯得根深蒂固,在我們頭腦裏貼着一張女性的標簽,上面寫着:女性是一種溫柔、幾乎沒有任何攻擊能力的生物。即使我們對女性的這種溫和性格並非堅信不移,大多數女性仍然會竭力避免公開表示對此的懷疑。也許我們自己也喜歡這種說法,放棄這種被誤認的優點似乎也太不聰明,或者,我們缺乏勇氣去樸實感人地遵從自己的憤怒、惡意和狡猾。
  一些細緻的調查對配偶之間的爭論進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女性具有情緒影響力。
  在很多方面,女性甚至常常與男性一樣具有肉體攻擊性。當然,男性給女性造成的傷害要危險得多。男性不僅力氣更大一些,而且束縛也顯然比女性少,在利用肉體優勢方面,更是肆無忌憚。
  然而,女性的內心比較堅韌。她們常常不斷地回到某個爭執點,直到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而且,她們大多掌握比較有效的放鬆策略。在爭吵過後,她們會尋找與女友談心或者其他途徑來消除自己的緊張情緒。因此,她們至少是在生理上比大多數男性恢復得快。
  誰的皮更厚?
  即便是在結婚35年以後,一場情緒衝動的爭吵對男性所造成的精神負擔仍然大大高於女性。
  女性認為在爭吵時失去自製沒有什麽大不了的。而男性在與配偶發生對抗的時候則體驗到那種被科學家稱之為"漫溢"的感覺:脈搏頻率和其他精神負擔的生理指數明顯升高。即使大喊大叫仍然找不到宣泄緊張情緒的閘門。即使在結婚多年之後,男性仍然難以容忍爭吵,即使這樣的爭吵能夠使他們積纍豐富的經驗。
  對於女性來說,無休止的爭吵是正常力量測試的一部分,是關係作用的一種形式。男性出現漫溢傾嚮的時間比女性早很多。雖然大多數男性都認為,自己的配偶有可能因為感情激昂而窒息,然而從生理上來看,能夠保持冷靜和清醒的還是女性。
  您認為這違反了一切生活經驗嗎?
  衹要仔細一點觀察就不難發現:女性非常善於緩解緊張情緒。大聲抱怨、劇烈的情緒發作,都不會使女性深受感動。這些主要作用於心理放鬆。女性生理的緊張水平恢復正常的速度明顯比男性快。另外,感情爆發還會感化對方。
  一個突如其來的電話可以打斷一次激烈的舌戰。誰去接電話?女性接電話的比率大大高於男性。當男性還在竭力恢復鎮定的時候,她們已經泰然自若地與來電者談天說地了。或者,孩子們突然鬧了起來。誰打起精神去照顧他們?也許他會去酒館或者躲進自己家庭作坊的角落,但肯定不會這麽快恢復平靜。相反,她則為孩子們燒飯,與他們交談,並且不受影響地處理日常瑣事。
  旁觀者也許無法立即發現一個男人已經感情漫溢,因為他外表給人一種退縮的印象。實際上,能夠讓人發現他處於極度緊張狀態的往往衹是一些很小的信號:手沒好氣兒地動個不停,脫下外衣,竭力步履平穩地在房間裏來回走動。
  在與男性發生口角的時候您有多少次是假定的輸傢?--尋找他漫溢的信號:焦慮不安、手濕潤、咀嚼肌肉係統有節奏的痙攣、出汗。故作平靜的言談和外表的沉着鎮定並不能證明他心平氣和。
  找出他的痛點。將其從沉睡中引誘出來。這一切進行得如此之快,會讓您感到大吃一驚。當您責怪他們不可靠、自私自利、精神恍惚或者漠不關心的時候,大多數男性都會有反應。於是,真正皮厚的是誰,也就一目瞭然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第1節:馬上行動(1)第2節:馬上行動(2)第3節:馬上行動(3)
第4節:我們身上藴藏着更多第5節:女性更適應獨居生活第6節:女性如何思考(1)
第7節:女性如何思考(2)第8節:女性如何思考(3)第9節:女性如何思考(4)
第10節:認識自己的真正能力(1)第11節:認識自己的真正能力(2)第12節:是吵還是忍
第13節:睜開眼睛勇往直前(1)第14節:睜開眼睛勇往直前(2)第15節:睜開眼睛勇往直前(3)
第16節:衹要我想要,我就能得到第17節:恍然大悟的瞬間(1)第18節:恍然大悟的瞬間(2)
第19節:恍然大悟的瞬間(3)第20節:女性優勢的核心第21節:女性比較擅長談判
第22節:女性還有更多優點(1)第23節:女性還有更多優點(2)第24節:以網絡式思維代替步進式思維(1)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