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 》 健康攜夢人 》
第36節:懸崖樹·豌豆花
劉心武 Liu Xinwu
懸崖樹·豌豆花
社區裏有一位年逾八十的老翁,每當看到他,我總不由得想起中國當代詩人曾卓寫的短詩《懸崖邊的樹》,其中最打動我的兩句是:“它彎麯的身體,留下了風的形狀。”衹是這位老翁所留下的“風的形狀”,衹見於他的面龐,而他的腰板,目前依然挺拔。他的面龐上,有幾道粗獷的,仿佛刀刻的褶皺,那幾道褶皺之間,則布滿細瑣的紋路。跟他靠近時,他生命中那懸崖樹般的滄桑感,噴溢於外,對視時,他那仿佛蓄滿豁達樂觀能量的眼神,更直沁我的胸臆。他的微笑很特別,淡如清水,沒有漣漪,衹給你一派寧靜,卻勝過一切禮節,使你體味到豐富的意藴。
他在懸崖上所經歷的風雨衝刷滌蕩,這些年都陸續寫在了一大沓毛邊紙上,墨筆小楷,繁體竪寫。他曾拿給我看過,說明並不是要我幫助他公開發表,衹是希望我能就他那文本的整體格調提出意見。讀後,返還他時,我直言,沒有太強的感動,卻有不小的驚訝。類似的經歷,我已經聽過讀過很多,曾多次被感動得眼熱淚流。但以往所聽所讀,似乎都沒有他這文本那麽澹定。他留下了風的形狀,卻平靜得出奇地促人流淚深思。
中國有着不少的“懸崖樹”。經歷風雨衝刷磨礪,根須牢牢抓住山土,雖然“留下了風的形狀”,卻拒絶沉淪,沒有墜入崖下深𠔌,晴日裏展示出一身頑強的青翠,成為一道歷史性的風景,這是“懸崖樹”們的共性。
但是,他這棵“懸崖樹”,卻又有着其個性。社區居民都知道他有一個獨特的習慣,就是經常發“紅包”。他在社區緑地健身、散步時,與人們藹然相處,但寡言少語。他很少,甚至可以說基本上不參與展示性的慈善活動。他害怕被表揚、被報道,害怕過分地對他致谢。他總是能默默地、巧妙地把“紅包”遞送到某些人手中:低工資高負擔的緑化工、遭受火災後的人傢、無經濟能力讓孩子參加暑期夏令營的傢長、不慎被燙傷的小保姆、大學畢業後一時沒有求到職的應屆畢業生、感冒咳嗽的小保安……以雪中送炭為主,卻也會錦上添花:誰傢喬遷之喜、紅白喜事、孩子順利升學、病人康復出院歸傢……他也會送上“紅包”。
他退休金不菲,子女雖不在身邊,都給他贍養費,他確實比較富裕,但有些人就是不理解:他怎麽養成這麽個嗜好?他那“紅包”都是真正地用市場上賣的紅色封套來裝捐助,最多的據說達到一千塊。
這就又讓我想到了丹麥童話大師安徒生的一篇童話,他寫到一隻成熟的豆莢裏的幾粒豌豆,起初自己不能决定自己的命運,被一個頑童拿來夾在彈弓裏隨意彈射,其中有一粒豌豆被彈射到了一處閣樓水筧旁的瓦縫中,那瓦縫裏衹有少量的淤泥,但那粒豌豆就在那一點泥土裏紮下了根,長出藤蔓,開出粉白的花朵。那閣樓是住着一戶貧窮人傢,一個有殘疾的孩子,不能下樓活動,每天衹能從老虎窗裏朝外張望,他聽父母講起過花園,卻從來沒有去過花園,但他忽然發現,老虎窗外漸漸有了緑苗,又漸漸有了藤蔓,後來更開出了鮮嫩的花朵,那不就是一個空中花園嗎?於是他雙手合十,感謝上蒼這豐美的賜予。
這位老翁也就如同那閣樓老虎窗外,水筧邊,瓦縫裏躥出的豌豆花,他的樂善好施,給予人的絶不僅是物質上的襄助,而是寶貴的人情滋養。
懸崖樹,充溢着陽剛之氣;豌豆花,體現出脈脈柔情。他一身兼秉剛柔二氣,難能可貴。
有一次他對我說,總結一生,可用三個字概括:緣、善、愛。他這樣排列這三個字,自有他潛在的道理。但是,依我一孔之見,這三個字無妨排列為:善、愛、緣。善是心根。一切美德,一切美人美事,皆根源於善。中國人常說的良知、良能,我以為就是善的本能與行善的能力。人因有善根,故能生發出愛苗,愛的枝葉繁茂了,能以開出豔麗的愛之花:人類大愛,國傢大愛,社群之愛,親情之愛,友情之愛,當然,還有男女情愛……而愛果成熟的過程裏,緣分便紛至沓來。
我願以他為榜樣,將懸崖樹和豌豆花的稟賦,浸潤自己的靈魂。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碎語嘮叨說隨筆 | 第2節:目錄 | 第3節:自序 | 第4節:大吉魚 | 第5節:打地鋪(1) | 第6節:打地鋪(2) | 第7節:大碗 | 第8節:河畔羊群 | 第9節:換季詩 | 第10節:健康攜夢人(1) | 第11節:健康攜夢人(2) | 第12節:健康攜夢人(3) | 第13節:客廳裏的嗡嗡聲 | 第14節:母雞吃蛋 | 第15節:一粒膠囊(1) | 第16節:一粒膠囊(2) | 第17節:夏威夷黑珍珠 | 第18節:替嫂 | 第19節:小圓攏子(1) | 第20節:小圓攏子(2) | 第21節:瓊花謎 | 第22節:果香滿溢夜光杯 | 第23節:牙文明(1) | 第24節:牙文明(2) | |
| 第 I [II] [III] 頁
|
|